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讨甄选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素材甄选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14 浏览:15229
论文导读:因几则素材彼此独立,相互之间的关联度不大,使得学生对原理的把握也较为零散、琐碎,整体效果不佳。另外,教师展示的素材,一会儿是“历史回眸”,一会儿是“动画演示”,一会儿又是“歌曲联唱”,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来不及深入思考,也没有机会表达看法,自然无法透彻地理解原理,更难以激活思维、展示个性、提高认识了。 
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越来越重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收效明显。
然而,审视当前的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在素材甄选上出现了偏差:或只注重堆砌素材,让人眼花缭乱,却无思维的启迪和智慧的提升;或海阔天空,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或不当关注、选取负面影响的素材,缺乏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以致生活化教学表面热闹、效果不佳。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生活化教学要取得实效,在素材甄选时应遵循以下三个策略。

一、重质轻量,精选生活素材

新课程下,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教师乐于从生活世界中汲取素材,但有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与素材选取重量不重质不无关系。实践证明,即使是生活素材,也不是应用得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希腊著名寓言家伊索曾说过,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因此,教师在素材选用前应认真思考选用的目的,仅仅是让学生纯粹地了解一下现实生活、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还是为了正确引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否则,在短短的一节课里过多地引用素材,不但教师自己手忙脚乱,把生活化教学搞成杂乱的材料拼凑,也会使学生疲于应付,大大压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结果只能是华而不实,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宗旨。
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为例,它是《生活与哲学》中囊括知识点较多的一个框题,其中主要包括了四条哲学原理,即“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有效利用素材讲清这些原理,并让学生的思维有所触动、心智有所提升呢?笔者曾见某教师选取了“攻打锦州”“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中国流行歌手的嗓音特色”等源自生活的素材,素材本身贴切生活,也能说明相应的哲学道理,但因几则素材彼此独立,相互之间的关联度不大,使得学生对原理的把握也较为零散、琐碎,整体效果不佳。另外,教师展示的素材,一会儿是“历史回眸”,一会儿是“动画演示”,一会儿又是“歌曲联唱”,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来不及深入思考,也没有机会表达看法,自然无法透彻地理解原理,更难以激活思维、展示个性、提高认识了。
笔者的做法是,围绕“自我”这条主线精选素材,设计板块,展示教学。
第一板块:认识自我。笔者以古希腊德拉斐神庙里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和老子的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为教学导入,让学生简要、客观、全面地对自己以及同学的优缺点作个评价,由此引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学习。
第二板块:发展自我。笔者先向学生展示了专业机构发布的有关调查结果:当前困扰学生成长的问题主要有“学习成绩”“人际关系”“身体状况”“家庭环境”等四方面。然后向学生提问:目前,困扰你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展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的讲解,并归纳出凡事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这一解决矛盾的认识论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第三板块:超越自我。笔者先播放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生平事迹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钱伟长的成才之路和卓越贡献;然后请学生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畅谈如何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原理出发,在未来的人生征途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
笔者的授课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认为这堂课以“我的成长”为主线,精选素材,步步衔接,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哲学观点的同时,深入地进行了自我剖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教学设计清晰、过程流畅,充满了人文关怀,尤其突出的是围绕“个人成长”所选择的素材主题突出、联系密切,有很强的实效性。学生课后反映,这堂课收获很大,不但深刻地领会了对立统一观点的内涵,而且运用这一哲学观点重新认识了“自我”,大大清晰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要使选用的生活化素材充分发挥实效,应注意把握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启发性,即在众多可供选择的素材中,坚决剔除过于追求表面刺激效果的内容,只选择那些最具分析价值、对学生成长最有启发性的内容。因为思想政治课的灵魂在于它的思想性,只有蕴含思维张力的素材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达成教学目的。二是趣味性。“兴趣是最好论文导读:
的老师”,只有生动有趣的素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三是典型性。教师应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收集和整理典型案例、重大题材,并深入剖析,举一反

三、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二、以生为本,贴近学生实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并体现这种已有经验和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背景中,使之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背景显然是指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素材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容易被学生所吸纳。
在本市一次高中政治优质课评比中,某教师借班讲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精心选取了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的素材,想以此启迪学生体验、探究“系统优化论”。应该说,在讲“系统优化论”时,引用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素材是非常合适的,因为这一系统不仅能很好地阐释“系统的含义、特征、系统优化的方法”等教材知识点,还能启发学生树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价值观,为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但该课在引入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这一素材时存在着“致命”伤:所借班级的学生身处城市,源于:论文的标准格式www.7ctime.com
根本不了解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从而就完全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以致一堂很生活化的授课,因素材无法被学生接受而造成学生思维出现“短路”、师生互动失灵的不良后果。
笔者也参加了这次评比并有幸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赛前,笔者了解到借班所在学校正值运动会前夕,于是就选取运动会中最扣人心弦的项目——4×100接力赛作为生活化素材。笔者考虑,接力赛既要求运动员具有优秀的个人素质,更注重团体的默契配合。因此,如何组合最佳比赛阵容并取得佳绩,无疑是学生当时最关注的话题。于是,笔者在课前拍摄了比赛班级四位接力赛成员的照片,将其附在课件中,请学生思考如何排兵布阵以设计出最佳的比赛方案。课上,学生看到了朝夕相处的同学照片,倍感亲切,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学生纷纷结合参赛同学的特点设计比赛方案,谁该跑第一棒,谁该跑二、三棒,谁负责最后冲刺。笔者因势利导,和学生一起归纳出比赛的要点:一要注重整体性,个人发挥应该服从于整体目标;二要遵循有序性,应根据每位运动员的特点,调整接力次序。总之,比赛要个人服从整体,通过结构优化,合理布局,优化组合,使四名接力运动员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至此,水到渠成,学生对“系统的含义、特征、系统优化的方法”等教材知识点已心领神会。不仅如此,学生在理性思考、综合探究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哲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习得的知识于学生而言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以实际解决问题的现实工具。课后评课教师一致认为,笔者所选的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师生间实现了思维共振、情感共鸣。 由于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国家统编的示范性教材是经过“脱域机制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处理过的文本性课程,其配置的素材存在着无法及时反映和兼顾各地学生生活实际的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甄选教学素材时应考虑以下四个因素:一是地域因素。应选取能反映本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底蕴、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发展战略和需求的地域性素材,越近越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二是时间因素。应尽可能选取贴近学生当下生活需要、富有时代气息的素材,尤其要关注学生最新的生活实际以及现代化技术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新越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三是学校因素。应选取反映本校办学传统、理念、特色直至班级文化的各种素材,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四是家庭因素。应结合不同学生的家庭结构、人际关系、家庭教育等因素选用素材。

三、价值引领,坚持正确导向

论文导读:呈、生机盎然,赋予了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只要我们在生活化教学中精心甄选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坚持正面引导,充分展示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必能使课堂教学生动而高效,完满地达成教学目标。上一页123
 生活是五彩斑斓的,既有正面的元素,也有负面的成分。因此,一方面,封闭教学,使课堂成为世外桃源的做法只会让学生步入社会后因反差太大而手足无措、处处碰壁。另一方面,热衷于选用反面素材的做法会让课堂成为装满社会问题的染缸,强化负面影响,助长阴暗心理,价值导向失衡,背离学校“教书育人”这一根本宗旨。
与其他各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具有突出的价值导向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格日趋独立,但社会阅历不足,思想容易偏激。因此,思想政治教师选取生活化素材时一定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对生活中假恶丑案例应批判地运用,让课堂教学充满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清好坏,辨明是非,为终身发展奠定正确的思想基础。
例如,笔者曾见某教师在讲授“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框时选取了“小悦悦”事件。教师问学生:“‘小悦悦’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果你遇到类似事件,救不救助不相识的人?”教师的意图非常明确,要求学生遇到类似事件时要拒绝冷漠,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可是,学生的回答却与教师的意图相去甚远。他们置“救不救助陌生人”问题于不顾,纷纷谴责当前社会上频频发生的见危不救、见恶不忿、见弱不帮、见苦不悯的道德失范行为,情绪非常激动,场面一度失控。
在笔者看来,学生对问答方向的偏离本是有益的动态生成,本可成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谴责无良司机和18名冷漠路人,警醒国人关注态度冷漠、责任意识匮乏的道德现状固然必要,但不能从“小悦悦”事件得出我们现今的社会道德已经普遍沉沦的结论更为关键。事实上,在关键时刻怀揣着朴素的道德本能和人性良知,对危难者施以援手大有人在。如在“小悦悦”事件中挺身而出的拾荒者陈贤妹,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扶助摔倒老人、虽被冤枉却依然无悔的南通大巴司机殷红彬,更不用说四川雅安地震之后的举国相助……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皆天经地义。在当今社会里,沉默、平凡但善良的人占了大多数,当今社会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为改变社会道德冷漠的现状而努力。相信如此引入的生活化素材,必能充分发挥正确导向的作用,从而弘扬正气、讴歌正义,凝聚和释放正能量,带领学生摆脱狭隘的视野。
生活精彩纷呈、生机盎然,赋予了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只要我们在生活化教学中精心甄选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坚持正面引导,充分展示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必能使课堂教学生动而高效,完满地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