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青岛市青岛市当前失业情况分析及策略研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225 浏览:47611
论文导读:0万人就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性行业更是吸纳人数最多的领域。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对青岛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举足轻重。而目前,青岛市第三产业人员的就业比重还不到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发展水平,第三产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加强就业市场秩序规范。就业问题,实质上是劳动力资源的有

【摘要】青岛市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失业状况严重,如何认识当前失业现象,采取怎样措施应对失业问题成为令我们不容忽视的课题。本文将针对此问题,基于青岛市失业状况现状,从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等角度分析,提出应对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青岛市失业现状;城镇失业率;第三产业
2013年夏季,全中国有接近700万的高校毕业生将离开校园,面临就业问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7ctime.com
题。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生活中的突出话题,而就业问题中的失业现象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青岛市的失业现状如何,应该怎样去认识失业问题,又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应对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青岛市目前失业现状

青岛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2012年青岛市当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01%、2.81%、2.92%、2.95%、2.93%。单从数值上看,青岛市目前失业率仍保持较低水平,没有任何就业危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城镇失业率计量采用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就业人数两个指标,计算公式为:
城镇失业率=城镇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数+城镇就业人数)×100%
其中,城镇失业人数,指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能力、有就业要求却未就业并已在劳动部门登记的城镇居民人数。城镇就业人数,指城镇范围内的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经营收入或者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数目。通过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发现,以这样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评估青岛市失业状况值得商榷,这种计算方式不仅大大缩小了青岛市失业人口的统计范围,也严重低估了青岛市失业的真实规模与程度。首先,失业率公式没有包含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中国失业现状的特殊现象,他们才是人口中最庞大的却没有被正式统计进去的失业人员;其次,该公式的统计数据来源仅限于在青岛市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登记入册的则不在统计范围内;最后,失业人员没有包含下岗职工,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中特有的失业现象。如果将以上三点考虑进来,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分析,目前青岛市的失业率为25%左右。这个数值可能偏高,但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的失业现象的确比统计局公布的结果严重的多。
青岛市统计局数据同样表明,青岛市GDP增长率在这五年中分别为13.2%、12.2%、12.9%、11.7%、10.6%,这表明青岛市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按照主流经济学说的观点,经济增长与失业呈反向关系,也就是说,随着经济增长,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就业需求会相应增加,社会就业情况也会有所改善。但是目前,青岛市乃至整个中国出现了整体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就业状况快速恶化的奇怪现象。年末城镇登记人数的逐年增加这一现象表明,经济增长已经不能有效改善就业状况。

二、青岛市目前失业状况分析

针对以上现状,笔者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试总结导致青岛市失业现象的原因如下:
(一)特殊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以后,青岛市经济发展积极响应大青岛发展新格局战略部署,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新兴产业为引导的新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稳步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这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第一、二产业大量释放劳动力,流向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产业,客观上对就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结果造成大量不符合要求的劳动人员脱离生产过程,加入到了失业者的行列,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结构性失业”。
(二)客观上劳动力资源供给远大于需求。失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自然现象。建国初期人口政策方面的失误,造成青岛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发展速度。适龄劳动人口的基数过于庞大,给现在和将来带来了巨大的失业源。因此,失业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结果。再者,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产业结构调整以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相当缓慢。但是如今,第一、二产业的大幅度收缩,造成每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也加重了青岛市的就业负担。
(三)劳动力自身素质影响其就业机会。青岛市劳动力素质从总体上说不高。据调查,大量失业、下岗人员中女性过半,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人数亦达到七成。近年来,受到技能水平、年龄限制以及再就业措施落实难等因素的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加大。这部分失业群体又由于种种原因,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方面存在困难,面对新时代知识经济的竞争已经明显力不从心。与此同时,近十年的高校扩招政策造就了另一大批高学历劳动力参与竞争的局面,无疑给他们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三、应对青岛市失业现状的政策建议

失业是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政策的国家都不可能避免的问题,同时,合理的失业现象也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基于此,关于如何应对青岛市失业问题,将其控制在适度、合理的范围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应当最大,就业增长速度最快,能够有效扩大就业容量,有效吸纳第一、二产业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据国外学者研究,第三产业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吸纳200万人就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性行业更是吸纳人数最多的领域。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对青岛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举足轻重。而目前,青岛市第三产业人员的就业比重还不到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发展水平,第三产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加强就业市场秩序规范。就业问题,实质上是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劳动力市场,在这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目前青岛市形成的就业市场还是一种断裂的、不完整的就业市场。首先是城市和农村就业市场的断裂。在农村,就业要求较高的城市户籍人员几乎不参与竞争。其次,城市就业市场中的“劳动力市场”与“人才市场”的断裂。前者为无学历无职称的人员准备,后者则是学历人才、经验人才的竞争市场。后者对前者人员来说,基本上是关闭的。同时,个别用人单位甚至会设立诸如年龄、身高、籍贯等规定来限定劳动人员参与就业,对竞争者更是不利的。因此,应当尽快规范青岛市就业市场,营造公平合理的求职环境。
(三)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提升劳动力自身文化水平,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应当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劳动力就业、解决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着力点。面对加入WTO之后,尤其是如今中、日、韩自贸区概念提出以后,产业和行业结构发展的新形势,青岛市应当合理安排职业技能教育,综合运用各类培训资源,推动劳动力培训方面的大力发展,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为劳动者创业与就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侯贺文,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