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应以水泥企业应从差别化观念来看待自身实力水平学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115 浏览:24648
论文导读:是不能只视其税收多少判断企业的实力;二是要大力保护那些能在科技高123下一页
【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水泥企业的数量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已令世人瞩目、无可争辩。但这个速度的含金量如何,其实力真的已傲立全球了吗?本文就以国内外水泥企业的差距来谈评企业实力的问题。
【关键词】水泥企业;差异化;实力
首先,在讨论企业实力的标准上,可能就会各持已见:相当多的官员与媒体都将企业拥有的资产雄厚、生产规模大、产品数量多、上交税收高、员工队伍庞大等当做企业实力强的标志。而且确有相当多的企业家是在不断追求扩大规模,以增强实力。他们并没想过,企业实力的标准并非如此,这与国力强大决不是以地大人多的道理一样,它应当表现在产品质量优劣以及单位产品的能耗高低上。这两点才是企业产品低成本、高售价从而获得高额利润的动力和拥有的真正实力。更有甚者,有些人认为,在质量与能耗上,企业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努力的事,连想都不想它们。
再说企业如何发展实力。在国内当今实力强大的企业中,少有能靠自身能力公平竞争获得地位者,而更多是靠国家政策优惠发展至今,这种发展并不会促进企业拥有实力。以石化行业与电力行业为例,他们依靠国企独霸市场的优势,经济实力在国内已堪称一流,员工中最低工资都会让其它行业“瞠目”,已公认为“社会不公正”的典型。而这些企业的业绩又很可怜:我国油价从来不能自我主宰,我国可比电价从来都是居高不下,正因他们是国家的“宠儿”,各项经济指标很难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剖析水泥当今的发展局面,更可看出这种观点的盛衰。我国水泥年总产量近30亿吨,占全球水泥总产能的60%左右,早就世界第一,但是那些大集团的水泥并不比兄弟企业有质量优势,其水泥不但无法售出高价,而且还带头靠降价在行业内恶性竞争。再看他们的单位水泥能耗所处水平,不仅不能拿出来向同行炫耀,而且有时高得令人难以启齿。即便到了如此地步,当面对市场供大于求、销售困难时,他们所呼吁的:仍是要关闭日产××吨以下生产线,仍是企业的重组兼并,仍是共同限产保价,唯独不提努力降低能耗与提高质量。为什么?因为那些呼吁是他们走向独霸市场,进而垄断市场的台阶。通过调查,我们可以证明:凡靠降价与同行拼杀的企业,他们仅仅掌握了商业手段,而靠升价销售的企业,一定是靠高技术含量在市场上说话。当今的水泥市场,即便5000t/d生产线,如果在质量与能耗上不占优势,根本没有资格要求兼并、关闭小规模的生产线。因为内行的用户购买水泥,根本不用看你是几千吨的生产线。如果真的依靠国家保护,仍是按规模划杠杠,强行关闭,则国力永远不会强大。
明白人都应有此共识:只有当中国企业是靠质量与能耗执掌市场之时,才是中国拥有一大批实力强大企业之日。到那时,也只有那时,国力才会强大,强大到不再受人欺负的地步!现在中国与国外产品的竞争,还是靠爱国,依靠政治呼吁来抵制外货。如果说某些产品是高科技,我们尚需时日开发与研制的话,为什么像水泥、钢铁等大路货,并没有深不可测的技术含量,但在质量与能耗上就不敢承认差距去奋力追赶呢?这只能怪罪我们的企业体制不是完全按市场规律办事。这种体制下产生的理念,就是急于发财、不用服从科学规律、尽量“短、平、快”地走捷径。从而导致决策中过于重视建设速度与规模,不重视投资质量,有意删除影响质量与能耗的关键设施。比如:水泥企业竟不投资矿山建设,不重视原燃料的均化处理,这些最低级的错误,已成为业内通用法则。尽管我们的技术已从立窑进步到预分解窑,有了质的飞跃,但最终导致建设的千余条生产线,居然成了低水平的重复拷贝。一旦经济不景气,这些低水平建设怎能不成为一堆破铜烂铁呢!
简单技术都想走捷径,复杂技术就更不愿意费事;再加之中国的专利保护很少有效,使国内先进技术的发展,只能靠剽窃别人成果,或是花钱“买来主义”。这种现状严重打击了愿动脑筋、肯于钻研的力量,彻底封堵住了能产生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通道。其结果莫说经济上要继续受国外高科技的盘剥,而且政治上也要永远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
其实,本文的观点早在一百年前,就由远见卓识的前辈所提出,他们的口号是“工业救国”、“科技救国”、“教育救国”等等。当今,我们早已告别了封建时代,应该有条件铲除那些诸如本文所提的社会痼疾,不让它们阻碍企业实力的提高。因此,国家的政治改革势在必行,一是不能只视其税收多少判断企业的实力;二是要大力保护那些能在科技高论文导读:捧场,最多只不过是一场国内市场的宣传而已,对于我们提升国际品牌毫无实际意义。在水泥行业中,谁是生产企业的龙头老大?谁的发展速度快,又持有后劲?谁的实力在行业中具有影响力?谁的管理理念代表着行业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如果要评选全国水泥企业的十强、百强,是什么标准?这是一个很耐人深思的题目。评得好,可以推动行业
峰上勇于攀登者。近期,在建材工业的许多媒体上,凡涉及我国水泥产业的各种报道中屡见“国际领先”、“头把交椅”、“名列榜首”、“金字招牌”、“世界之最”、“全球首创”等褒扬之词。对于我国水泥产业近年来在国内外所取得的长足进步,笔者深感欣慰。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在综合实力、盈利能力、长期绩效和抗风险能力等诸多方面,我国水泥产业的龙头企业集团与著名的跨国集团相比依然存在相当的差距。这些差距不仅表现在水泥与商品混凝土的生产领域,在水泥技术装备制造与研发领域中的差距可能还更大一些。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现今龙头水泥企业集团与国际跨国水泥巨头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首先是对原料矿山复垦和矿区生态重建工程几乎还是空白,尚未列入社会责任范围之内,急需补做,逐步还清历史欠账。其次是对水泥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建立,完善水泥——混凝土大一统产业应抓紧进行,不能局限于生产水泥。第三是水泥产业的盈利能力太低,人均年利润更低,大都只有跨国公司的1/5~1/10。这是我国“小水泥”统治水泥工业半个多世纪以来,被市场认定“水泥工业就是土法生产”、“水泥就是没有技术含量”、“水泥就是污染”、“水泥就是不值钱”的苦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扭转水泥(利润)太低的历史遗留问题,所有的水泥企业还得继续付出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代价。第四是安全生产与员工健康保障制度尚未完善。
在吨熟料的污染物排放及单位能耗方面,我国龙头水泥集团应该比这些跨国水泥集团占有优势。因为它们经营水泥产业已有上百年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水泥厂也有近百家,不可避免地还会有一定数量的落后旋窑仍在生产运转中;不像我国许多龙头集团那样拥有清一色的新型干法窑,而且都是近年刚投产的,能耗指标和排放指标理应优于跨国公司的总平均水平。现在应该立即行动的是,我们必须及时持续地监测并公布这些能耗与排放数据,积累资料。至于替代原料和替代燃料的应用,我国水泥工业仍处于后进状态,尤其在替代燃料的研发与投入上差距很大,有些瓶颈尚须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全面引导与支持才学术论文下载www.7ctime.com
能突破。 笔者认为,我国龙头水泥集团要跻身国际舞台,必须首先向世界公众认真地提交年度环境报告和节能报告。这是起码的准入门槛。在国际上,中国水泥企业至今还拿不出一份年度环境报告来,实在令人汗颜。时至今日客观条件已基本具备,应指日可待。这在提升品牌声誉方面的作用远比扩张几百万吨的产能要显著得多。否则任凭媒体如何捧场,最多只不过是一场国内市场的宣传而已,对于我们提升国际品牌毫无实际意义。
在水泥行业中,谁是生产企业的龙头老大?谁的发展速度快,又持有后劲?谁的实力在行业中具有影响力?谁的管理理念代表着行业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如果要评选全国水泥企业的十强、百强,是什么标准?这是一个很耐人深思的题目。评得好,可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评不好,只是一次数字游戏而已。
以产能、产量论英雄,是惯用思维,将生产量与销售量核实清楚,最容易统计结果。当前,相当数量的企业集团都在为争这类排位靠前而拼命。无非是两方面:一方面以最少投资、最高速度建设大量廉价的生产线,甚至简陋到只有最便宜的窑磨装备来求得能生产水泥的地步;另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收购现有运转并不好,甚至已濒临倒闭的生产线(注:运转好的并不愿意被收购),让不少民营老板脱手转危为安。但靠这两个手段迅速膨大的企业,尽管现在说起来产能有数千万吨、甚至上亿吨,但由于装备并不先进,产品质量并不优,成本与能耗更不低。所谓集团效应从来都是有利有弊,仅靠‘大’并一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道理谁都清楚,只有企业产品质量高端、能耗最省这两大优势,才标志它拥有最大的实力,才能最后赢得市场与用户。只是市场经济赶上了‘中国特色’,才会有只追求产量的发展。现在的关键是,如何用数字衡量或体现这两大优势,对企业的实力进行论文导读:
评选呢?
质量好可以有若干指标:出厂水泥或熟料强度及稳定性、需水量、含碱量、与外加剂的相容性等等,原国家建材主管部门曾用这些指标在企业间组织过打分评比,但现在水泥企业已经发展如此之多,用此办法就要耗费大量精力,未免难些。但现在的市场经济——水泥售价已经在发言,不少地区会有个别企业的水泥鹤立鸡群,比周围同行每吨售价要高出10~20元,而且还卖得快。这是该企业水泥质量被用户认可的最好象征,证明他们的质量控制肯定有独道之处。
对于能源消耗量的标准,尽管它是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高低的集中体现,实践中还需要规定各种能令人信服的做法。比如,熟料煤耗中统一原煤热值的计算方法,熟料的标号与煤耗的换算方法,原燃料的计量与统计方源于:论文的写法www.7ctime.com
法,水泥电耗因品种差异的换算方法等等。但是,只要对上述内容进行统一后,就完全可以用上一生产年度总的原煤采购量、用电量与销售的熟料、水泥量进行计算。
为了落实这两大指标,还可以将具备的生产条件作为参照。比如,有无自备矿山,是否自主开采、均化设施的配备、计量仪表的完备水平、甚至企业的管理与技术人员的素质、企业实施的考核办法。都可以成为该企业在质量与能耗上拥有优势的旁证,因为这些方面的欠缺,都会对质量与能耗有致命损伤;反之,这些方面占先,质量与能耗就必定胜出。
还可以用最终企业实现利润来体现它的实力,但各企业面临的市场条件相差较大,机遇不同,甚至地方政策不同,财富累积的速度不会相同。有时企业管理与技术水平并不好,只是敢上了好机遇,市场飞涨,就能赚得高额利润;有时却相反。当然,这还与企业的销售政策及能力有关,但毕竟客观因素的影响更大一些。就像有钱的人不一定是最有能力、素质最高的人一样,企业还是要靠质量与能耗的优势,无论到何时,它终究是企业生存的法宝、竞争的实力。
关于环保指标、安全指标也应该考虑,在当今中国,它们已是企业存在的先决条件,如果环保不达标,或是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国家都有严厉的惩罚制度,企业理应停产整顿。在比较企业实力中,这些指标是否决票。
有了合理的原则标准,就会有鼓励引导企业努力的方向,就像国际上评选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城市或评选最佳高校一样,对城市制定建设方针、高校制定办校方针都会有益处,水泥企业如何取得最佳经济效益,通过最有实力的评选,将会使更多企业家有了明确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