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视域后殖义视域中混杂性论述学报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383 浏览:119438
论文导读:
全球化时代以来,世界政治、世界文化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同化。后殖义理论思潮因其对西方文化“现代性”价值背后隐含的文化霸权的深刻思考,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后殖义思潮早在19世纪后半叶随着殖义出现就暗潮涌动,但真正意义上的后殖义始自印度1947年独立后才确立,随后,“后殖民批评”(postcolonial crilici)这一理论术语便进入当代文化学术话语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大潮渐衰,后殖义理论异军突起,迅速活跃成为文化研究的主流批评话语。后殖义理论代表分别是爱德华·W·赛义德(EdwardW,Said),霍米·巴巴(Homi K.Bhabha),佳亚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 C.Spivak)。他们以关注在后结构主义层面上的后现代主义所谓“不确定性”与“非中心化”等问题中的相似性并称一派,探讨了帝国与殖民化等相关问题,重点构建文化权力、文化霸权、文化身份、文化机遇、女性作用、等后殖义概念。同时,后殖义也对传统文学进行强有力的“解构”,使得第三世界文学从边缘向中心移动,弘扬少数族群文学及其批评。其中,文化“混杂性”理论基于后殖义在全球化文化研究中深入解析,成为反对文化霸权的一项重要策略。后殖民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7ctime.com
主义体系中的混杂性理论先后历经了赛义德混杂化文化视角考量,随后由霍米·巴巴建构混杂性文化观的两个阶段。
“混杂性”(Hybridity)又被翻译为杂交性、杂合性、杂糅性,“杂交”本源于生物学,后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19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马修斯·阿诺德提出英国文化是多种文化合成的观点使“混杂性”走进文化研究领域。“混杂”并不是指两种异质事物简单叠加,而是在其相互影响作用下,产生一种兼具两种事物特性又不属于两种事物的新事物。在后殖义批评中,赛义德首先提出了混杂化的文化批评视角。赛义德的理论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批判色彩,其理论基石为“东方主义”,批评的锋芒直指西方的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主义。在《东方学》(Orientali)和《文化与帝国主义》(Cultureand Imperiali)中,赛义德借助福柯关于知识与权力关系理论以及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来剖析西方人研究东方的东方学,他指出:“在所有这些领域——性别、阶级与种族里,批评很正确地集中在西方世界中那些塑造并制约了对那些所谓的从属阶层的表现的结构性因素上。因此,描述本身的特点就是使附属者永远成为附属者,低等阶级永远是低等阶级。”明确认为西方体系中叙述建构的东方学显现出一种文化权力与文化霸权。赛义德不仅有力地批判了文化霸权主义,并且提出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建构多元文化空间的文化策略颠覆文化霸权。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中,他认为东方人正是由于丧失了文化话语权,才使得族群文化处于边缘化地位,被处于话语权力中心地位的西方人以自己的立场丑化和歧视东方人,东方人反抗就得进行话语权革命,获得话语独立与自由,恢复民族文化的合理地位。对此,他率先质疑西方文化的纯粹性:“所有的文化都交织在一起,没有一种是单一的,单纯的。所有的都是混合的,多样的,极端不相同的。”东西方文化在交往之后两者之间的界限已经逐步模糊化,西方文化潜移默化地带有东方文化的文化因子,失去了文化的纯粹性,已不那么纯粹的西方文化自身所标榜的优越性与先进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石。“按赛义德的话,性是文化变异的一种形式,杂交把差异的文化混杂一体,杂交所产生的反叛能量,以分离的模糊空间所有的骚动和困惑挑战居于中心的统治性文化规范。”赛义德所使用的“文化混合化”的概念,其实就是“混杂性”,其目的是提出消除本质主义,超越东、西方的二元对立,使东西方的对话走向新型的平等互渗的对话关系。
在后殖义理论中,全面地建构了混杂性文化观的是霍米·巴巴,使“混杂性”成为后殖民理论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霍米·巴巴是后殖义理论最年轻的代表,具有一种极具挑战性和解构性的后殖民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风格,“混杂性”理论影响了当今全球化后殖民语境下的民族和文化身份研究。巴巴的理论著作《文化的定位》(The Location of C论文导读:
ulture)以及主编的《民族与叙事》(Nation and Narration)为文化批评在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身份研究领域开拓了新的理论平台。他的“模拟”“文化差异”“文化翻译”“少数族化”和“本土世界主义”等等概念在文化研究中流行。
混杂性理论是巴巴在后殖义视域下对文化定位的关注中提出的,《文化的定位》以及后来的一些论文重点思考了民族、边缘性、地域、历史、位移和居间的疆界等问题。巴巴在考量世界文化特征时,否定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提出文化差异性这一区别于文化多样性的表述方式。文化多样性承认的是不同文化具有一系列彼此分裂的行为方式、价值理念与文化观念,于是在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中,就形成以西方自我为中心,审视与评判他者文化的现象。文化差异则不同,“文化差异强调我们对‘文化象征和符号的同质化影响’的意识,也强调要对‘总体的文化合成的权威’抱持一种质疑的态度。文化差异强调‘表意性的文化边界’,在这里,‘文化的局限被认为是一个阐述文化差异的问题’。”在这里,不同的文化观念、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只不过是人类面对自然和社会生存时不同的解决方式而已,正如斯特劳斯所言,只是人类面对同样问题的集中可能选择的方式的一种,很难形成孰优孰劣的判断。“在殖民地的表意领域内,文化差异主张一种对于符号的‘误读’或‘误用’(这就在发声的层面上产生出一种话语的不稳定性,这种富有成效的‘暧昧模糊’解构了殖民话语边界的固定性,并建构起‘混杂的身份认同’,它也‘超越’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二元对立。”“文化差异性”的提出否定了西方中心主义思维方式对文化价值的评判与批评。巴巴进一步主张尊重被殖民者那些差异性的历史与习俗,并且被殖民者以带有自身特色的“模拟”的形式去对抗殖民文化的同化。那么,无论是殖民者还是被殖民者,其文化身份究竟何为呢?“就说话的‘文化知识主体’而言,文化差异提供了一个文化认同观念,它恰恰建构于话语发出的过程之中。”易言之,文化生成并非一个静态过程,而是在叙述中动态建构的,文化主体的话语不仅表现了文化差异性,并且构建了文化认同感。巴巴拒绝任何一种原生发的、稳固不变的民族文化身份,认为文化主体时时刻刻表现为主动或被动接受文化差异的、极具混杂性甚至矛盾性的文化身份,尤其是少数族群文化。那么,少数族群文化存在状态如何呢?巴巴在此提出了另一个文化概念:“第三空间”。 后殖义理论中的第三空间一般是指超脱于二元对立之外的民族文化交融互渗的文化空间。霍米·巴巴“第三空间”的概念显然曾受到赛义德的启发。赛义德在《区别》杂志上的一次访谈中所表达的多重世界的经验描述和体认,为巴巴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一种居于其中又居于其间的文化视角。“居于其中”是指处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视角之中,“居于其间”指处于不同文化差异之间的状态,这是一个文’化交织存在的、充满着张力的文化重组空间。用巴巴的话说就是:“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会打开一片‘间隙性空间’(interstitial space)、一种间隙的时间性,它既反对返回到一种原初性‘本质主义’的自我意识,也反对放任于一种‘过程’中的无尽分裂的主体。”这是一个包容文化差异存在于内的文化空间。在后殖民理论看来,殖民者文化形态会有一些缝隙与裂痕,被殖民者文化可以渗入其中使其产生文化变体现象,同理,被殖民者文化宏大叙事也不容回避地留下殖民者文化的历史痕迹,这种文化协商现象的动因就是混杂性。“第三空间”是文化差异显现与延迟的可能性空间,每种文化差异总是在呈现与冲突、坚守与融入的矛盾状态中呈开放性态势的空间,此即混杂性的存在场域。
随后,巴巴“混杂性”理念接受了巴赫金“复调”理论的影响。巴赫金认为在混杂化的发声空间中,话语的双重性协商开始了一种新的言语行为,巴巴把这种“双重性协商”放大到文化生产中。在第三空间中,多元文化的混杂化为差异文化论文导读:
彼此交错穿插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性,文化差异的能量在此释放裂变,产生出新生意义的文化。巴巴还质疑殖民话语的中心地位,殖民话语的混杂性与所标榜的优越性形成矛盾,其权威性被瓦解。殖民话语中心地位开始被边缘化和被他者化,被殖民者话语及文化拥有走向中心地带的契机。
最后,借助于拉康的想象界概念,巴巴进一步将混杂性复杂化。巴巴认为,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彼此互为构建主体性的可能性对象。文化在第三空间里呈现但同时构建文化主体的想象认同,势必使由此引发的文化认同经历混杂化裂变,形成一种增势的混杂性。“第三空间的富有成效的能力有着殖民的或后殖民的起源,这是有深远意义的。因为一种降人那个异族领域的意愿……也许能开辟出通往阐述一种国际性(或民族间的)文化的通道,它不是基于多元文化主义的异国情调或文化的多样性,而是基于文化的混杂性的刻写和发声。”于是,混杂性被视作杂交繁衍出文化生成的动力因素。
混杂性在巴巴眼中被定义为“一个殖民地话语的一种问题化……它逆转了殖民者的否认,于是‘被否认的’知识进入主宰性话语并疏离其权威的基础……”并且“如果殖民权力的效果被视为混杂化结果……它使一种颠覆成为可能……这种颠覆将主宰的话语状况转变为干预的基地。”族间文化的关系并非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模式,而是陷入相互抵制、彼此吸收的胶着状态。就文化身份而言,混杂性表明不同文化间不是分离迥异的,而是互相碰撞的,这种碰撞和交流就导致了文化上的混杂化,而且,文化的生成也正是在这种动态的混杂化过程中实现的,巴巴更强调的是混杂化(Hybridization)的作用。殖民者通过模拟策略进行文化殖民,目的是维持文化霸权,其根基是文化的权威性,但被殖民者通过混杂化模拟产生一种与殖民话语似是而非的“他体”,使殖民话语与本土文化杂合一体。“他的后殖民批评策略是以一种介于游戏性和模拟性之间的独特方式来削弱西方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也即表面上在模仿西方主流话语,实则通过这种戏拟削弱并破坏了西方的思维和写作方式的整体性和一贯性。”因此,差异化模拟逆转了“主宰过程的策略”,它“在将歧视的眼神转回到权力之眼的颠覆策略过程中”重新影响到权威。混杂性的作用不仅在于瓦解殖民地权威的形式,也成为被殖民者文化实现抵制的策略。后殖义视域中的“混杂性”理论在此进一步挑战了传统文化观念,文化曾被视为“一个藉以界定整合社会实践的规范准则”,这些规范准则约束特定群体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并在社会实践中稳定传承,混杂性文化观则视文化是在实践中多种差异文化杂陈交叉动态生成的,具备鲜明不确定性与混杂性。
19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把人类各族群间政治和文化交流提升到崭新高度,“对全球化可能产生的后果出现两种看法:其一是认为全球化使世界进一步整合,种族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会逐步消弱;其二是认为全球化使各民族共现一个舞台上,种族、宗教和文化差异更趋突出,全球化带来文明冲突的加剧。”在充分考虑两种看法的合理性基础上,“混杂性”理论给出了不同的解答,全球化时代文化总体特征就是混杂性,不仅包括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还包括民族文化内部也是杂合差异性族群文化而构成。承认这个事实会发现,由来已久的文化杂合现象并没有导致民族间文化的同一化,也没有进一步引发宿命论的文明冲突,而是在文化混杂化中迎来了文化繁荣。罗伯森曾言:“在我们时代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中。有一些与对作为整体的全球系统的反应和解释有关。更具体地说,全球化包含了这样一种压力,它迫使社会、文明和传统——既包含‘隐藏的’传统又包含‘发明的’传统一的代言人转向全球文化场景,寻求被认为与他(它)们的认同相关的思想和表征。这种文化的消费和调和可能是文化新生这个主题中最受忽略的方面”。文化差异性杂合产生文化新生这—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新态一般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势正是混杂性理论价值所在。
总之,后殖义理论揭示了西方“现代性”背后的文化霸权实质,试图探索抵制文化霸权的策略,以期实现各民族文化之间共生、对话的新型关系。理解混杂性理论有助于帮助我们分析和正确对待20世纪末以来的文化现实,它打破了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下本土文化与异族文化的二元对立关系,现实地突出强调了文化交融的复杂性,承认了文化差异的合理性存在。对混杂性理论的梳理,目的在于打消悲观的民族冲突论与固论文导读:执的民族根性论,形成与新时代文化发展态势相吻合的文化心理。(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责任编辑:孟春蕊)上一页1234
执的民族根性论,形成与新时代文化发展态势相吻合的文化心理。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孟春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