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肱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临床比较分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248 浏览:63986
论文导读:骨折临床较为常见,非手术疗法效果满意,手术疗法只适用于伴有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或经非手术疗法的努力后仍有明显的成角旋转时。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好发于5~10岁,肱骨髁上骨折中96%以上为伸直型。治疗上目前国内外学者均推荐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肱骨髁上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证应严格掌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临床疗效对比。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日到2012年5月25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90例,随机分成手术组55例和保守组35例,手术组采用肘后入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保守组采用麻醉下手法复位。
结果: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手术组55例中2例发生肘内翻畸形,保守组35例,有6例出现肘内翻畸形,手术治疗手术者比保守治疗肘内翻发生率低。
讨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肘内翻发生率低,保守治疗较手术治疗引起肘关节功能障碍率更小。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临床对比
1008-1879(2012)12-0123-02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60%。通常手法复位、骨牵引及外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但对肿胀严重、开放性、移位严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手法复位失败、失去保守治疗机会者宜选择手术治疗。我院至今采用肘后肱三头肌舌状瓣、肘外侧或内侧肘外侧和内侧联合、肘后正中Z形切口、从肱三头肌两侧暴露四种手术入路,骨折断端应用2枚细克氏针固定,以及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如下选取我院肱骨髁上骨折患儿90例,进行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对比分析。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7ctime.com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肱骨髁上骨折患儿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

6.5岁,从受伤至入院手术时间2~72小时,平均5小时。左侧56例,右侧34例。

1.2方法。随机分成手术组55例和保守组35例,资料对比如下表1所示,手术组采用肘后入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保守组采用麻醉下手法复位。
1.3手术方法。①保护好尺神经、桡神经后,可用克氏针将骨折块临时复位固定,再根据骨折类型选用不同钢板固定;②选择合适长度的钢板,塑形后固定于肱骨下端内侧或外后侧或两侧同时固定;③修复肱三头肌腱膜或尺骨鹰嘴后逐层缝合;④若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应同时进行相应手术处理,如神经探查、外膜切开,直接缝合。血管外膜切除、血管吻合等。
2结果
手术组55例中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肘关节障碍,其中以屈肘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8例肘关节活动范围为20°~95°,2例发生肘内翻畸形,2例出现尺神经症状系穿针位置不当、入针点靠近尺神经致关节功能活动时牵扯摩擦尺神经所致,拔针后4~8周尺神经症状消失。在12例肘关节功能障碍者中6例X线有肘关节周围不同程度骨化性肌炎发生。
保守组35例,有6例出现肘内翻畸形,内翻角最大者术后随访达30°。5例出现肘关节不同程度伸屈功能障碍,X线检查有肘关节周围骨化性肌炎发生;2例出现尺神经症状,4~6个月后,行尺神经松解术,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
3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关节损伤之一,约占肘部骨折的50%-60%。随儿童长大,骨折的发生率减小。这是因为儿童肱骨髁上部位在结构上最为薄弱。此处扁而宽、前有冠状突、后有鹰嘴窝,两者之间仅有一层极薄的骨片相隔。外伤后,易发生骨折。骨折后由于常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和肘部畸形,所以应重视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根据外力及骨折移位方向,骨折可分为两型:伸直型和屈曲型。伸直型骨折:约占总数的90%以上。常在病人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或过伸位,手掌着地。肱骨下端受到上传的间接暴力所致。骨折线自前下向后上,骨折远端向后上移位。损伤严重时前面骨膜破裂,后面骨膜剥离,骨折近端向前下移位,刺破肌肉,损伤神经、血管或将神经血管夹于骨折断端间,导致血管痉挛和损伤,从而引起前臂缺血,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较为常见,非手术疗法效果满意,手术疗法只适用于伴有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或经非手术疗法的努力后仍有明显的成角旋转时。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好发于5~10岁,肱骨髁上骨折中96%以上为伸直型。治疗上目前国内外学者均推荐首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肱骨髁上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证应严格掌握。保守疗法包括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皮肤牵引或鹰嘴骨牵引、手法复位加C型臂下闭合穿针。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用手术治疗,因手术切开虽可获得精确复位,但将进一步破坏了血运,特别是破坏了论文导读:术治疗.中华骨科杂志,2001,3:158~161上一页12
骨骺的血供[3]。日后有可能出现骨骺生长障碍和严重畸形。手术剥离可引起深层组织的严重瘢痕粘连,关节僵硬和鹰咀窝充填等难以挽回的并发症,或因手术操作不当引起神经损伤等。目前常用的手术复位内固定方法有肘后肱三头肌舌状瓣切口法,肘外侧或内侧入路法,经肘内侧、外侧联合入路法,经肘后正中Z形切口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法这几种,其中肘后肱三头肌舌状瓣切口法能较好保护尺神经,视野清晰,暴露满意,能使断端解剖对位。在尺神经损伤时,因可同时探查尺神经,故以采用肘内侧入路为佳[4]。但上述两种入路法均不能直视切口对侧骨面,仅能凭手感复位和固定,因而对医师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肘内侧、外侧联合入路法解决了这个缺点,手术可同时暴露两侧,利于骨折复位和固定,该法不损伤肱三头肌,保护了伸肘装置的完整性,为早期功能锻炼创造了条件;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需做2个切口,增加了患者痛苦和护理难度。
总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肘内翻发生率低,保守治疗较手术治疗引起肘关节功能障碍率更小。
参考文献
汪建军,孙怀彬,孙怀钦.103例严重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入路的探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12(1):43-45
李继贤,张源,张发智,等.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入路的探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8,12(2):108-110
[3]金文胜,黄晔.肘部内外侧联合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J].中国骨伤,2004,1(1):54~55
[4]黄雷,张波,王满宜,等.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2001,3: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