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探析当代视觉设计艺术媒介传播形态探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722 浏览:109548
论文导读:兴的艺术形式、文化现象,会与其它文化形态发生某种联系,只有与其它各种文化形态保持协调、互补共进,才能顺畅发展。关键词:视觉设计艺术文化传播媒介:A一视觉设计是各种设计的核心要素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基本感觉中,视觉无疑是最重要的,人所获得的信息近80%来自视觉。因此,各种各样
摘要 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基本感觉中,视觉无疑是最重要的。随着文化的繁荣、文化产业的勃兴,视觉设计越来越专业化,也越来越艺术化、文化化。如今,视觉设计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一种艺术形式、文化形态。视觉设计艺术的传播,既需要传统媒介,也需要新兴媒介。视觉设计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文化现象,会与其它文化形态发生某种联系,只有与其它各种文化形态保持协调、互补共进,才能顺畅发展。
关键词:视觉设计 艺术 文化 传播媒介
:A

一、视觉设计是各种设计的核心要素

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基本感觉中,视觉无疑是最重要的,人所获得的信息近80%来自视觉。因此,各种各样的设计,如建筑设计、装饰设计、服饰设计等,绝大多数都是以视觉设计为核心要素,纵观历史长河,在诸种设计中,听觉设计、嗅觉设计、味觉设计、触觉设计,大多都没有涉及、利用,偶有涉及、利用的,也多是作为辅料来使用的。因为通过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获得的信息量比视觉少得多,利用的难度也大得多。
随着文化的繁荣、文化产业的勃兴,视觉设计越来越专业化,也越来越艺术化、文化化。如今,视觉设计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一种艺术形式、文化形态。视觉设计的目标在于传达信息,因此往往也被人称为“视觉传达设计”。不过,严格来说,视觉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并不完全相同,二者为种属关系,视觉传达设计属于视觉设计的子概念,主要针对观众进行设计,缺少对设计者自身视觉需求的表达。视觉设计会随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思想观念的发展,乃至设计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由于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因此,视觉设计最终必将演化为信息设计。但是,即便如此,也改变不了视觉设计的核心地位,因为计算机、网络莫不以鲜明、美丽的图形图画来传递信息。

二、视觉设计艺术的传播媒介

视觉设计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只有得到传播才能实现其价值,而传播必须依赖于一种或几种特定的媒介。正如麦克卢汉的著作《理解媒介》所做的对人类传播方式的历史考察,其过程是一个由面对面的口传文化转为印刷文化的过程。印刷类传播媒介,最早的就是报业,产生之后便以迅猛的速度发展,促成了媒介文化的产生。媒介文化一旦产生,便无孔不入,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还使人日益对其产生依赖,每时每刻都处于某种媒介的“遥控”之下。人类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由各种符号所编制的世界,而符号恰恰又得借助各类媒介去宣扬、营造。基于此,在这一由媒介符号所编制、构筑的世界中,形象自然就成为一种最基本的表征手段、组成元素。各种媒介,如报纸、杂志等,皆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视觉设计艺术的传播媒介也是不断变化的,起初为口头媒介,纸发明和普及后演变为纸媒介,计算机网络技术发明后又演变为今天的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一般而言,如今我们把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习用的媒介称为传统媒介,而把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而新兴的媒介称为新兴媒介。今天,传统的图书文化已经势微力竭,逐渐被图像文化、音像文化乃至多媒体文化所取代。当今世界,报刊业、新闻产业、广告产业等,莫不在转变形态。电子书刊与多媒体广告次第问世,茁壮成长。当今的各种文化形态只有善于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才能繁荣兴旺。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透明的世界,媒体如镜子一般,日夜映照着社会,那媒体中的视觉设计就如彩笔一般,为媒体披上了美丽的颜色,令传媒业光彩夺目。

三、妥善处理视觉设计艺术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视觉设计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文化现象,毫无疑问会与其它文化形态发生某种联系,与其它各种文化形态保持协调、互补共进,才能顺畅发展。面对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撞和融合,视觉设计艺术只有不断借鉴、吸收外来经验而加以整合,才能完善自己,让设计理念走向合理、新颖。因此,搞好视觉设计艺术及其传播,必须妥善处理视觉设计艺术与其它文化的关系。其中,需着重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 妥善处理视觉设计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大众文化,一般是指与精英文化相对的文化,顾名思义,指的是面向广大民众,兴起、流行于广大民众中间,为广大民众服务的文化,一般是在作为社会消费、娱乐主体的意义上被使用。大众文化又是都市化、工业化的催生物,凭借其发展壮大而产生、论文导读:
繁荣,它也以现代电子高新科技为传播媒介,可据市场需求作大批量生产。视觉设计,尤其是作为其主体部分的视觉传达设计,无疑也属大众文化,视觉设计的过程也为大众文化的生产、消费和传播的过程。
第一,从二者的服务对象、流行范围来看,大众文化面向广大民众,兴起、流行于广大民众中间,又为广大民众服务;而视觉设计则是一种近年来才兴起的以视觉为主要手段跟人沟通、交流、对话与互动的方式,借助于图像,传达者(客户和设计师)能够向社会大众发送有关商品交易、文化娱乐、感情倾诉、思想交流等各类信息,进而获得受传者的互动、反馈。
第二,从二者的发展进程来看,不管大众文化还是视觉设计,无不是现代科技、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结果,莫不由城市化、工业化所催生出来,皆以现代高科技的电子传播媒介为其依托。
第三,从二者的属性来看,大众文化、视觉设计这两种文化形态皆可进行大批量生产,适应了当今这一消费至上时代的需求,皆依托消费意识来筹划、引导社会大众,都采用了时尚化的运作方式。
总而言之,当代视觉设计明显具有大众文化的特征,组成了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大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反过来,大众文化也正好为视觉设计所宣扬、传播。因此,大众性成为现代视觉设计一个根本的文化属性。显然,视觉设计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借助、互促共荣的关系。
2 妥善处理视觉设计中的广告消费文化问题
媒介因深具广泛性、大众性,一心求利的商家便看到了商机,利用媒体发布广告,谋求在视觉设计上赢得大众的目光。人人皆知,一件商品,因其对人有用,方可被人购买,而有用意味着其能满足人的某种需求。但现代消费观念进一步认识到:人的需求并非前定,也有赖于消费的催生,可以逐步养成,人之消费行为虽确为满足需要,但却也在不断滋生、制造和培养着自己的需求,越是到高层次的需求,如精神文化需求,消费的催化作用就越明显。 为能提高广告的效能,广告主总会睁大眼睛去探寻社会大众潜意识的需求,竭力使自己所设计、制造的广告形象与这些需求相符,力求为公众规划出一种理想的生活样式,营造出一种虚拟化的、梦幻般的现实,让人感觉自己一旦拥有了那些被宣传的商品、形象,就可以得到对自己来说具有特殊意义、价值的东西,从而使自己浅层的和深层的、能够明确意识到的和无意识的需求得到满足。
古往今来,广告莫不在努力制造人们的匮乏感、不平衡心理,引诱人们通过购买而消解心理的缺失。无疑,广告形象提供了人们选择消费的理由,会让人有意无意地为自己接受广告而找寻各种借口。确实,广告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意义双关的哄骗。
但必须作出说明的是:商业广告也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存在理由,人们面对广告也有买与不买的自由,广告虽在编造虚拟的现实,但也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目标、企盼,而这就为生命提供了生活的意义,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常将广告当成庸俗、虚假的代名词,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广告也包含高雅与真实,完全庸俗、虚假的广告,是不会为人所接受的。更主要的是,广告利用形象符号创造了一种商业的、文化的奇迹,既使那些原本高雅的东西逐渐走向了大众化,又让那些原本大众化的东西日渐走向了高雅化。生动形象的传播会使广告文化增色,进而使消费文化被激活。
3 妥善处理审美文化对视觉设计的影响
审美文化的发展壮大,有赖于大众在满足其基本需求后而产生对美的更高追求。当今之世,随着大众文化的兴盛,审美文化也红红火火,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和普通大众共同关注的对象。如今的社会,审美文化日渐兴盛,使得日常生活日渐审美化,也使得审美日益生活化。人们除了关注事物的实用功能外,还日益关注其是否美观,总在谋求使生活风格化、审美化,具有高品位,审美也已不限于传统的理论思辨、纯文艺领域,正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
现代视觉设计本身就是新型媒介和现代影像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制造符号商品的一个主要来源,论文导读:大众口味;另一方面又要有意保留、吸纳传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精髓。因为民族的特性、风采总在影响着视觉设计,视觉设计要在遵循国际化的基础上重视、吸纳本土文化,努力使设计立足于国内而流行于全球。参考文献: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约翰·思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
当代社会审美文化的发展、兴旺与其密切相关。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物质财富在不断增长,而这会引发人们对风格化、审美化、高品位生活方式的追求,促使视觉设计者只好费尽心思地去创作出新颖的、独特的设计作品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从而为现代视觉设计的快速发展提供根本动力。
第二,现代视觉设计也在无形之中默默地塑造着人们对生活方式风格化、审美化的追求。现代的设计者、广告人,已不像传统的知识分子那样闭门读书、思考,很注意观察、思考社会,已成为当代这一消费社会的“新媒介人”。他们设计和创意的源泉就是生活,使他们颇热衷于对生活方式的创造。无形之中,在打造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也成为引导大众美化生活的领头者、创建时尚的主导者。
在当今之世,视觉文化与社会消费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视觉形象颠倒了各种文化的原则和审美标准,但却受到社会很多人的认可。对现代文化而言,形象的生产者、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指向和作用。视觉文化具有文化削平功能、功能、经济功能,削平了各阶层间的观念与情趣差别,使所有人都接受同样的形象消费。但是,形象本身却在阶级社会中创造了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这可带动很多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热衷追求形象消费,希冀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情感满足和优越体验。形象在消费社会中起着主导性作用,人们之所以购买某种商品,首先基于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形象自然也会有其自身独特的经济价值,可以创造出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产业。
4 要妥善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理念间的关系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全球一体化时代,各种商品、资源、人力、信息在国际间频繁流动,国外的事物纷纷涌入国内,国内的各种商品、信息也纷纷输出国外,到国外旅行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这就使我们很方便地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接触到了全新的事物,但也引入了国外竞争者,使国内业界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
在此情况下,要想让我们的视觉设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就必须克服各种限制,尽力参与全球化,努力推动跨国的交流与共享。但又要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之上,积极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来进行视觉艺术的设计。“立土,放眼全球”,应是进行视觉设摘自:毕业论文标准格式www.7ctime.com
计的基本准则。新奇性、差异性是吸引人的关键,再好的东西天天看也会厌烦。国外居民了解中国,是想得到与其相符的信息,如果丧失了民族特色,便也丧失对国外居民的吸引力。视觉设计者本身就兼有文化传播责任,自然应立土而放眼全球,一方面要追求国际化、全球化,迎合大众口味;另一方面又要有意保留、吸纳传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精髓。因为民族的特性、风采总在影响着视觉设计,视觉设计要在遵循国际化的基础上重视、吸纳本土文化,努力使设计立足于国内而流行于全球。
参考文献:
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约翰·思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5] 黄会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
田钰莹,女,1982—,河北张家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传播与音乐社会学,工作单位:河北金融学院艺术教育中心。
王立威,男,1983—,黑龙江大庆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韩国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大学国际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