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馆藏西周青铜器造型与纹饰演变初探-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149 浏览:148593
论文导读:
摘要: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的以“周秦文明之光”为主题进行陈列,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文物的丰富内涵,在这里共陈列展出青铜器等300余组,多为稀世之宝,其中有10件国宝级文物,其造型与纹饰之精美实教人叹为观止。本文就该馆馆藏之西周时期青铜器造型与纹饰的演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西周青铜器纹饰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是周秦文明发祥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出土周秦时期青铜器最多的地区,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一个青铜器专题性博物馆,该馆之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非常精美,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在造型方面,周初袭商人遗风非常明显。但是在青铜器铸铭方面,周人形成了自己的习尚,与商人全然不同。周初铭文,有丰富的政治内容。这固然体现了朝代更换的背景,同时也说明了周初文化的着眼点。
从该馆的陈列品看,西周早期几乎没有出现新的器型,但是沿用的各个器型与商代相比都有变化,其中比较重要摘自:7彩论文网毕业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的是簋和鼎。方座簋的出现改变了商末簋形器原有的样式,就是在簋的圈足下连铸一方座。西周簋的设计趋向于加高圈足,方座簋的出现包含了提高器体成分。
在鼎类器中,流行的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口圈呈圆角三角形,腹部庞大而下垂的兽蹄足鼎,它的流行直至西周中期。另一种是鬲鼎,即所谓“分裆鼎”,比商晚期更为流行,但是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分裆愈来愈浅,鼎做成袋足原是为了扩大受火面积,鬲鼎到了西周早期,以其特点来说多是保留一个形式。方鼎仍然是长方槽式,多数形体无大变化,有少数敛口垂腹四角圆浑的有盖方鼎开始出现。西周早期鼎足的做法,也有某些变化,在商代晚期,除小鼎而外,多是短粗的柱足,西周早期鼎的柱足,趋向于长而较细。
经过了西周中期新旧交替和转变的过程,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无论形制和纹饰都比较简单,它是中期的延续,但是已经没有中期那样交错复杂的情形了。出现少量新的器形,但整体的变化不大。西周晚期的鼎,流行最多的有两种,一是沿用中期的垂腹鼎,一种是盂鼎,即器腹似半球形的鼎。以上两种都是兽蹄鼎足。盂鼎在这一时期内发展较快,鼎腹可分深、中等、浅三类,中等的比较多。这些鼎有立耳,也有附耳。盂鼎这种形制在西周中期之末已有出现,但是作为时代特征性的器形,则盛行于西周晚期。方鼎已不再出现。簋的形式比较单调,大都沿用中期的合口盖鼎。另有一类合口有盖的环耳簋,也仍行用,但遗存的数量不多。方座簋偶尔可见,式样也是沿用西周中期的。西周中期和晚期簋的区分与鼎及其它礼器一样,需更多地借助于铭文的考订。
纹饰方面,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主要纹饰有夔纹、龙纹、蟠螭纹、鸟纹、蝉纹、蚕纹、象纹、鱼纹、 龟纹、贝纹、云雷纹、勾连雷纹、乳钉纹,西周还有窃曲纹和人形纹。在布局方法上出现了几种纹饰并存的局面,有的上面饰窃曲纹,中间为三角纹和窃曲纹,腹部为凤鸟纹或龙纹,圈足是窃曲纹,十分复杂。在手法上,主要采用虚实、纵横、疏密等排比方法,使图案变化丰富多彩,但是对称性很强。另外,西周时期纹饰特点还有一点,这就是主次纹饰的应用,即在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一般都有几种,但只有一种纹饰是主体,其特点很明显,一般都占据着显著的地位,且面积很大。
西周早期青铜器纹饰,绝大多数是商晚期的式样,除了增加了铭文以外,整体面貌改变不多。兽面纹没有什么变化,但角型中多内卷角、牛角,其他的角型也有,但很少。有一种长垂角的兽面纹,为晚商所未见,周初具有时代特征性的是蜗体或卷体有触角的兽纹,凤鸟纹也有所发展,商代晚期已有一定数量的大鸷鸟或凤纹为装饰,但是西周早期的凤纹显得更为华丽,数量更多些。其它鸟纹的种类,也比商代的鸟纹多。
到了西周中期,青铜器各个方面出现了急速的变化,和西周早期形成了明显的分界。出现了许多新的式样,而原有的传统式样也顽强的保留着。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删繁就简,陆续淘汰了不少西周早期的纹饰。二.保留下来的传统纹饰,在此时发生剧烈的变形,如兽面纹,兽体变形纹之类。三.产生了一些新的纹饰,如波曲纹之类。凤纹是西周中期具有特征性的纹饰,虽然西周早期已经有一定数量的凤纹,但是这一时期似乎达到了高峰。最为流行的大凤纹,通常都呈对称回顾形排列,有长而华丽的冠或分冠,啄大部分作卷曲形。长尾鸟纹也是西周中期鸟纹中较多的一类,鸟尾逶迤的长度常为鸟体的二至三倍,而且其延长的部分多与鸟体分离,而且线条愈益粗犷简单。长冠或花冠的回顾龙纹,也是这时期的主要纹饰之一,兽头有长的花冠、分尾、体似鸟而非鸟。西周晚期所行用的纹饰,在西周中期都已经出现,区别在于西周中期纹饰带有过渡的特点,是传统纹饰的变化、消失和新纹饰产生的并行时期。
西周晚期的纹饰,从整体来看已经没有或甚少有旧的痕迹了。兽面纹逐渐衰退,已经开始简单化,但基本上仍属于西周早期的式样。这类纹饰多不施雷纹地,属于变形的兽面纹,即除兽目尚可辨别之外,其余部分都以勾曲的粗线条组成,不求形似,兽面纹的进一步变形是更简略的对称构图,这时目纹也已蜕化,可有可无了。这一时期纹饰绝大部分是波曲纹和变形兽纹,鳞纹也是最常见的纹饰之一。变形的兽面纹行用的还有直条纹,总的来看比较简单,有些重器甚至素面不施纹饰,但是对器物的突出部分如簋耳、匜鋬之类的仍保持装饰的具体形象,这是由于主体的形象很难变形和做的抽象。值得注意的是龙体交叠的纹饰已个别的出现了。
青铜器集造型、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之成,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中国文物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世界美术史上的精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陈列,不单单是给我们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更为我们了解西周的文化艺术提供了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