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历史历史教学中“三结合”法运用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795 浏览:120548
论文导读: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不应该一味地遵循旧有的方法,而应该开创新的教学方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就历史教学中“三结合”法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历史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读思结合;讲练结合;内外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位高中历史教师感觉责任重大,现在的历史教学目的和任务是素质教育,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思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十多年的教学体验和感悟,新课改理念的影响,加上学习别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笔者也悟出了一些心得和教法,现将“三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个粗略介绍,与大家共享。

一、读与思相结合

坚持读与思相结合,是在复习新课之前,老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多角度、多题型、多层次地设计出一定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书、去思考。
“读”:要求学生根据所设疑问全面地读课本,把教材概括成纲,把知识归结成要点。如,讲“战争的影响”时,要求学生记住“三变化”,即:社会性质变化、社会矛盾变化、革命任务变化。这样,就使学生有了清醒地认识。
“思”:就是要对课文进行多层次挖掘、多角度审视,全面地分析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阶段特征,以及历史人物的背景和影响等等。如,分析“帝国主义侵略”时,要求学生全方位了解“侵略”的内涵和外延,使他们懂得不但有经济侵略,还有政治侵略,更有思想文化侵略,帝国主义在华分子的传教就是突出的例证。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应时刻提醒学生“眼观字形,口读字音,心想字义”,读思一定要紧密结合起来,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讲与练结合

历史教学中,讲是灵魂,练是主流。老师的精讲能使学生认识课文,明白道理,适当地练习可以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回答问题中巩固所学,培养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讲”:我坚持因材施教,教无定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运用纵横联系法,对教材重点内容进行纵横联系,前后贯通、中外交错、分析比较,以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纵间联系,如香港问题的由来就可以分为“三步曲”:第一步,1842年英占香港岛。第二步,1860年占九龙司。第三步,1898年占新界。这样就形成历史发展的“一条纵
线”,便于把握,横向联系,如麦哲伦航海和郑和下西洋比较,可启发学生思考为何前者走上殖民扩张之路,而后者却依然固步自封。这样,纵横联系,以纵间穿线,横向结网,构成立体式的一个知识综合体,同时在讲的过程中特别注意理论的教学,重视史实与史论的有机渗透源于:本科www.7ctime.com
和相互统一。如,讲选修中“商鞅变法”时,就要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和义和团运动失败时,就可以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内因和外因原理去正确分析原因。这样的历史教学坚持以史带论,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培养了学生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史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能力是练出来的,但练必须坚持“四有”学习法。即“有序、有度、有量、有质”。“有序”,就是按照单元、专题、综合、模拟进行有计划、阶梯性的训练。“有度”,就是命题要符合阶段性复习的目标要求,不能因偏难,偏易的题目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量”,就是坚持按高考时间,高考分数的试卷,定时定量的进行训练。“有质”,就是精选的命题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能力要求,选题要准确、答案要规范、题意有棱角、评讲要及时。这样通过“四
有”练习,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作战”能力逐步升华和
提高。

三、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兴趣是智慧和成就的起点。在课堂上,我结合教材内容,补充一些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时还引用一些诗词和名言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特别是对学生难记的知识,编成顺口溜,增强学生的记忆。如,在复习“秦统一前的形势图”时,根据七国所在的方位编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部”。又如,讲太平天国封王时编出“东南西北,杨肖冯韦,翼石珍贵”。在课下,我的具体做法是:每当复习一个章节或单元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手头的资料,自拟习题一份,并进行张贴和评比,同时,组织学生观看“名师授课录像”或请市县教研室的老师和专家进行学法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历史教学中论文导读:
引入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广泛地收集资料、接触教材以外众多的史籍、文献和实物等史料,让他们学会对史料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弄清历史事件和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如何影响其他历史事件的发生;教材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并初步分辨出哪些文献和证据是可信的等等,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正确认识历史的科学方法,这种学习方式才符合现代教学思想。通过探究性学习,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蒋成富.课堂教学要讲究“多、精、活”[J].教学通报,2009(4).
高伟.课程文本:不断扩展的“隐喻”[J].全球教育展望,2012(2).
[3]董芳.让阅读走进历史课堂[J].百业科技,2008(3).
(作者单位 河南省郑州四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