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浅谈浅谈包豪斯对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17 浏览:15146
论文导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从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成立背景入手,探索其存在期间的教育指导思想与课程设置。包豪斯的教学是一种较有弹性的教学方式,文章尝试将包豪斯的三个发展阶段与其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阐述,分析包豪斯设计教育对中国现时代设计教育的影响,并进行个人主观的评析。文章大篇幅引用中外原著、原文,文末列出部分参考书目。
关键词:包豪斯;教学体系;中国;设计教育
1005-5312(2013)17-0061-01

一、包豪斯(Bauhuas)

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魏玛市立美术学校和魏玛市立工艺学校的基础之上,成立了“包豪斯”,即“国立包豪斯”,德文全称为“Des Staatliches Bauhaus”,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为工业时代的设计教育开创了新纪元。
从包豪斯的建立到解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格罗皮乌斯任校长的魏玛时期、迪索时期、米斯·凡德洛任校长的柏林时期。而包豪斯的教学体系的建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魏玛时期和迪索时期。
第一阶段魏玛时期:
魏玛时期是包豪斯教学体的创建期,格罗皮乌斯任校长,提出“源于:硕士论文www.7ctime.com
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思想,在教学上采用“双规教学制度格”,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学院内设置了供各门课程实习所用的相关工厂,既是课堂也是车间,如编织工厂、陶瓷工厂、木工工厂。
第二阶段(1925年4月-1932年9月)迪索时期:
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并对课程进行完善,初步形成了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科学体系。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工艺基础课程、专门设计课程,建筑研究班特别选修工程课及各类专题研究。还新增两个工厂:金工工厂、纺织工厂。
这些课程基本上涵盖了现代设计教育所包含的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技能基础等三方面知识,此课程体系为现代设计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阶段(1932-1933年8月)柏林时期:
米斯·凡·德洛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于1933年正式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解散。

二、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影响

(一)包豪斯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影响

早期中国对“design”的翻译并不是叫设计,而是沿袭日本的翻译为“图案”后来改用“工艺美术”。因此,包豪斯对中国设计的影响最早是对工艺美术的影响。当然新中国最早的设计教育就是工艺美术教育。
工艺美术正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设计或艺术设计,而包豪斯的影响也一直影响至今,当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过分固守这一过时已久的理念,对当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也是一种障碍,无法逾越则无法创新发展。

(二)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目前有1000多所高校设有设计专业,其中800多所得到了教育部的评估认可,每个学校的设计专业学生平均超过2000人,但是人才规模的扩大并不代表实力的增强。总体看,中国的设计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大部分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直接投入到设计中去。

(三)中国设计教育如何从包豪斯的影响中找到出路

有人认为设计实践可以代替设计高等教育,这等于取代了设计的高等教育的严肃性和系统性。设计实践常常不能自觉提高设计水平。个人认为我国的高等设计院校的设计教育应与市场相适应,学生用从学校所得来的知识很快能够接受市场的桃战才是设计教育真正的成功。国内的设计教育,应该学习建立包豪斯完整的教学体系,如 “双轨教学制度”,可以聘请技术导师指导学生的设计实践,提高对结构、材质等认识,提高实践能力;在学习其优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摈弃其局限性,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注重设计的情感需求:如现时代所提到的趣味性设计、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等。高校教师还应多从事一定的实际设计工作,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等多方面来提高我国的设计教育水平。
三、结束语
包豪斯的存在时间虽然短暂,但对现代设计教育影响与意义却非常深远,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整套完善的教学体制,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蕴含在其背后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后辈去学习。我国的高等设论文导读:计院校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提高教育质量,来担负起市场对设计人才的庞大需求的任务。参考文献:潘鲁生,董占军编著.现代艺术设计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朱铭,荆雷编著.设计史.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王受之编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

2.上一页12

计院校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提高教育质量,来担负起市场对设计人才的庞大需求的任务。
参考文献:
潘鲁生,董占军编著.现代艺术设计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朱铭,荆雷编著.设计史.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
[3]王受之编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