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导向基于实践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系统构建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253 浏览:21976
论文导读:要想创业、敢创业,还要能创业。学生应通过创业教育能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包括策划、调研、财务、管理等知识独立完成创业计划书的制作;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基本的创业学原理,创造性地解决创业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不但具备创业知识,更应具有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保证创业活动能够顺利
摘要:近年来,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尊重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提出了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着重加强实践的地位,并列举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实践创业教育课程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创新型国家,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职业理想、创造社会财富,顺利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现实选择。近几年高校内开展创业教育课程蔚然成风,但是创业教育的成效却与我们的愿望相差甚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设计缺失是关键因素。
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在现阶段或多或少均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但这些课程基本上都不是必修课,都是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存在。课程的开设、教材的选择有非常大的随意性,不仅没有进行学科规范建设,没有制定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大纲,对创业教育本身也缺乏相应的研究。我国创业教育现状的突出特点就是,我国现行的创业教育课程,基本上集中在对相关创业知识的理论性讲授,而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创业教育是需要实践训练的,没有实践环节的创业教育课程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我们应尽快构建一个科学的、完整的、基于实践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应该由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评价策略三大部分来综合显示,这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使得创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在各层面上有序、高效地操作。
1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教育的目标是依据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决定的。考察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的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应该符合和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目标是我们进行课程设置前提,是我们进行课程评价的基础,所以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高校创业教育目标迫在眉睫。考虑到时代的深刻变革,社会价值观的飞速发展和多元化以及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制定高校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应努力让学生具备创业的内在原动力、创造企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学生创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依据本杰明·布鲁姆的理论,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可以按照以下三个层次来进行解读:
1.1 认知目标 从认知目标层面考量创业教育,就应该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与创业有关的知识和概念,如创建企业的基本准则、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财务会计基本知识、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案例分析以及人文社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等。创业者还应该能够独自撰写商业计划书、融资报告等商务文件。创业者的知识储备决定着创业者自身的行动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创业知识与概念也是在进行创业前的准备过程中,必须认真吸收和消化的。
1.2 情感目标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做事情只有投入了自己的全部情感才会成功。只有当学生对创业产生了浓厚兴趣,有强烈的内在需求时,这样的创业者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创业者。所以我们的创业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确创业动机,能够梳理和架构起自己的创业理想和创业信念,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专长、兴趣爱好来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创业意向。我们应该通过创业教育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通过创业实践活动来体验财富创造过程的乐趣和责任,从而让他们能够自觉追求知识的完善和思维的成熟。创业者应在创业过程中具备近乎盲目的自信心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力,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控制情绪,始终具有乐观的心态并能够影响身边的团队和伙伴,具备诚实守信、斗志旺盛、精力充沛等一系列优秀的特征。
1.3 操作技巧目标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人掌握并运用知识。我们要求学生能够把创业教材上学到的创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上来,不但要想创业、敢创业,还要能创业。学生应通过创业教育能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包括策划、调研、财务、管理等知识独立完成创业计划书的制作;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基本的创业学原理,创造性地解决创业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不但具备创业知识,更应具有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保证创业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技能与本领,这种能力包括了获取与分析市场论文导读:
信息数据并能够合理利用的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判读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创业者在创业实践中应能够对独立开展工作具有强烈的信心,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积极和乐观以及强烈的挑战性,善于与他人交往与合作。
2 课程设置
创业教育课是进行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可以设置为两个部分,即创业理论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
2.1 创业理论课程 创业理论课程主要有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渗透三种形式。①必修课基础,在创业教育课程中,必须要设置必修课,在课堂上来系统地讲授创业的基本知识,培育学生的创业情感。通过必修课让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流程,譬如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商机的发现与发掘、市场调研、新公司的建立开办流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内容。②因为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所以在创业选修课的开设上,学校应提前做充分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做好规划和引导,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要,这类课程一般包括:领导学、市场调研方法、公共关系、融资技巧、谈判技巧、电子商务、管理学、广告学、税务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是创业实践的方向来选择相应的课程,通过学习来拓宽相关的知识面,加深学生相关创业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创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③专业渗透是指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加入创业教育的内容,在现有的各专业课程中加入创业教育的思想和元素,譬如在专业教材中以补充阅读的形式加入一些有关本专业的创业成功案例以及本专业的前沿创业方向等,这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这些的设计,不断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业品质,并不断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在学习和感悟前辈们的创业案例的同时,感受他们创造财富、变革社会的伟大情操,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完整学生的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创业的含义。
2.2 创业实践课程 创业教育的实施决不能只有课堂上的理论讲授,而必须注重实践环节在创业教育中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利用创业实践课程和创业实践平台来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仿真的创业环境来帮助学生掌握创业理论课上学到创业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创业能力。因为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创业实践课程应该是创业教育最为重要的内容。课程可分为仿真模拟实践和社会实战实践两类。①仿真模拟实践是指在校内模拟仿真的市场环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为锻炼某一项创业技能而进行的模拟活动的过程。仿真模拟实践按照其锻炼的技能目标可以分为单项模拟与综合模拟两类。单项模拟是指为锻炼某一特定的创业技能而进行的活动模拟。组织模拟实践活动可以是在课堂上,比如在课堂上组织商务谈判活动;也可以是在课堂外,比如现在各大高校均存在的跳蚤市场活动,高校可以认真规划,通过一场或几场跳蚤市场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开店、营销、物流、广告等创业技能,也可以通过创业大赛等竞赛环节来锻炼学生的商业计划书的制定能力。单项模拟的内容较为单纯,活动空间有限。综合模拟实践则是多种单项模拟的综合,可以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来进行综合模拟实践活动。学生在创业孵化基地可以体验创业的全过程,需要独自面对创业的压力,独立解决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在创业孵化基地的实践中,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相关创业课程内容付诸实施以体验和校正自己的理解,把创业知识真正地升级成为属于自己的创业能力。②社会实战实践是指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就某一个创业项目进行实战。社会实战实践是全体验、全方位、全仿真的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最后的结果。各大高校可以依托与社会、企业合办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来进行,学生可以在基地中完全按照市场社会运行的规律来组织自己的创业活动;社会实战实践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策划进行,社会实战实践主要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包括单项实践,综合实践,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品质。学科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这个体系应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目的性原则,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目的非常明确,即塑造具有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实践性原则,创业教育必须实践,创业教育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论文导读:
www.7ctime.com
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创业教育课程组织的过程中,实践是最重要的、贯穿始终的原则。实践导向应该是整个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在实践环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生产生活实际,使同学们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能够真正地体验社会。与理论课程相比,实践课程具有趣味性,互动性的特点,避免了学生在上理论课程时过分的枯燥、封闭的弊端,能更好地体现创业教育的效果。三是多样性原则,在理论课程设置中,除设立必修、选修课外,可以允许多个不同专业相互渗透融合,也还可以采用专题讲座形式,还可以举办校外实践基地观摩等活动,使得整个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更加丰富多彩。
3 高校创业教育绩效的评价
绩效评价是对高校创业教育目标完成的程度和水平做出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可以对整个课程体系设计水平的优劣进行科学地判断。绩效评价是教育活动实施效果的调整与反馈,是整个教育活动全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应把握目标性、规律性和可操作性三个原则。目标性原则是指围绕创业教育的目标来进行绩效评价,首先判断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能否准确指向创业教育的目标;规律性原则是指评价的设计和操作应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可操作性原则是指针对整个创业教育课程,建立起科学、简明、可操作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使得高校创业教育的绩效评价可观察化、可测量化。
综上所述,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由三个模块构成。第一个模块为创业教育的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操作技巧目标;第二个模块为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包括理论课程讲授和实践课程锻炼两个部分;第三个模块为绩效评价,应遵循目标性、规律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创业教育体系模型中的这三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构成了体现现代高校创业教育思想精髓的一个统一整体。
参考文献:
施永川.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3.
操长应.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浅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04.
[3]余瑞玲.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01.
[4]谢志远,李上献,刘巍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方面[J].教育发展研究,2010.02.
[5]辜胜阻,洪群联.对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0.05.
[6]严毛新.高校创业教育的两难选择及展望[J].浙江社会科学,2009.02.
作者简介:祁鸣鸣(1981-),男,湖北沙市人,团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李馨雨(1989-),女,湖南益阳人,团委科员,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
基金项目:2011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实训环节设计和模拟环境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12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