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语文课给语文课留一点空白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477 浏览:82234
论文导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提倡注重过程与体验,即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理想常常难以转化为现实,许多一线教师总有着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即投入多,收效少。同时,居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其价值观也并未真正得到体现。故将探讨这一现象的成因,并阐述如何将艺术上的“留白”手法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建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提升课堂质量的同时,也能促成学生的自主体验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留白;自主体验;有效性;巧设;创新精神

一、“留白”之缘起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权利、有尊严的独立个体。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真知,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然而实际的教学又如何呢?许多一线教师力求圆满,努力挖掘文本的深度,尽可能地将课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于是,潜心钻研教材,博采众长,往往把一节课设计得满满的,从作家、背景、字词、结构、内容到艺术特色,全部涉猎,可结果却是“剃头担子——一头热”,殊不知学生正倍感窒息。以下是笔者近期听到的一节公开课《小狗包弟》的教学流程:
①导入:巴金的创作和文学地位。(5分钟)
②熟悉生词,梳理结构。(5分钟)
③体会作者情感的几度变化。(5分钟)
④重点研习,师生问答。(8分钟)
师:包弟是一条怎样的小狗?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呢?
生:……
师:既然小狗这么可爱,作者为什么还要把他送走呢?
生:……
⑤佳句赏析。(8分钟)
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0分钟)
师:你如何看待巴金的这一举动?
师介绍期间巴金遭遇的苦难,引出对巴金崇高人格的赞扬,学习他自我反省,自我忏悔,敢于讲真话的精神。
⑦小结:增加生命的厚重感,实现人生价值。(3分钟)
从整体设计上来看似乎是一节不错的课,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环环相扣;既注重文本阅读,又注重情感与态度。但几乎所有的听课者都有同一种感觉,那就是濒临窒息。那丰满的课堂、紧绷的节奏,让学生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按照老师预设的轨道行进,缺少了休憩,更缺少了意外与惊喜。很遗憾,那些令人动容的语句被蜻蜓点水般地带过了,那敢于讲真话的精神,也只是单薄的寥寥数语。不禁思考,留给了学生什么呢?多少有些苍白与模糊吧。试问,课堂的“有效性”何在?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教师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新教材吧!”课堂不是军营,学生也不是玩偶,一节课,固然容量很大,但有时我们忽视了接受者的能力与需求,脱离学生实情的教学则是空中楼阁。同样的篇目《小狗包弟》,另一位老师则是这样设计的:
①导入:2003年“感动中国”组委会写给巴金先生的颁奖词。(3分钟)
②粗读:学生梳理情感脉络。悲伤—欢乐—忧虑—轻松—歉意。(5分钟)
③精读:解读“歉意”。让学生自主赏析最动人的语句。(10分钟)
④情读:引导学生探究,歉疚背后所折射出的巴金先生的人性光辉。(12分钟)
⑤实践:敢于讲真话的精神(题目:XX,我想对你说……)。(15分钟)
后者的设计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学生的参与,并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真正把感动人心的暖流注入到学生心中,使之获得一次心灵上的洗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课堂无需太匆匆,不妨给学生留几处驿站,让他们驻足停歇一番;不妨给我们的预设留一点空白,让学生去填补,任其天马行空、纵横驰骋,去勾画心中绚丽的七彩光芒。因此,笔者认为可将艺术上的“留白”手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留白”之巧设

“留白”是中国绘画中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仅代表着一种艺术风格,更蕴含着无穷的、悠远的、空灵的审美意境。现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教学中来,在提升课堂境界的同时,也带给了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学着思考、学着表达、学着探究,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诸如此类的“空白点”其实很多,它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摘自: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要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去捕论文导读:教师示意说,“坐下,我来说!”学生的权利又一次被剥夺了。其实,这个环节看似课堂节奏不够紧凑,拖了一点时间,但笔者认为这个空白非常可贵,因为不光是被提问的学生在开动脑筋,底下的学生也在思考,这无形中是留给全班的空白,这时一旦形成的结论,远比教师自问自答要有意义得多。当然,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也应讲求艺术性,太难的问题,
捉、去设置,唯有不失时机,方能促成飞跃。笔者认为大致可在以下几种情境时设置:导入新课时、师生互动时、传授新知时、拓展延伸时。下面做个举例说明:

1.创设情境,制造悬念

在导入新课时,第一锤就应该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设置悬念,吊其胃口,使之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笔者在执教《赤壁之战》时,不急于导入历史背景,而是将事先收集的赤壁之战中的某些经典片段、镜头、配乐集合在一个幻灯片中,一上课,就让教室里想起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雄浑唱段,学生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注视着屏幕上的刀光剑影,火光熊熊的征战场面,感官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从现实来到了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中。接着,屏幕上相继出现了周瑜、诸葛亮、曹操、孙权等历史人物,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将学生的好奇心唤醒,他们一定想知道这些激烈的厮杀场面因何而起?这些人又是如何斗智斗勇、运筹帷幄的呢?当这些小问题一直在他们的脑中盘旋时,此刻,再引入新课,便是恰到好处了。

2.勿夺其时,促成飞跃

在师生互动时,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教师提问甲生时,见他吱吱呜呜,答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心中火急火燎,巴不得自己道出。后几经引导仍没有结果,便转而提问乙生,可乙生又卡壳儿了,迫于时间的压力,教师示意说,“坐下,我来说!”学生的权利又一次被剥夺了。其实,这个环节看似课堂节奏不够紧凑,拖了一点时间,但笔者认为这个空白非常可贵,因为不光是被提问的学生在开动脑筋,底下的学生也在思考,这无形中是留给全班的空白,这时一旦形成的结论,远比教师自问自答要有意义得多。当然,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也应讲求艺术性,太难的问题,学生往往答不上,即便留再多的时间也还是空白,诸如:这篇文章好在哪?文章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分析一下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等,这样的问题显得抽象、宽泛,把学生一下子就难住了。因此,要把问题设置得小而精。例如,全文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什么?你最喜欢的一个人是谁?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你觉得曹操究竟是英雄,还是奸雄呢?提问的艺术在于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他们想说、敢说、愿意说,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化被动为主动。

3.此时无声,胜过有声

在传授新知时,教师不要忽视了无声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语文常常有新名词、新概念,教师们总会查阅大量资料,寻求最佳定义,同时,要反复修改自己的表达,力求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最丰富的含义。如“意象”“细节”“托物言志”“以动衬静”等,教师们总会反复解释、不断举例,然而学生却收效甚微。青少年对文字的敏感度不强,他们需要的不是抽象的解释,而是形象的实物。笔者在作文教学:“挖掘感动点,写出真情实感”这一课题中,苦于“感动点”一词该如何向学生解释,几经备课,都觉得不妥,后突发奇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即无声的教学。课前收集了许多社会百态中的感人图片、感动的瞬间,制作成一个幻灯片并配上动人的音乐和简单的文字,上课时,笔者选择沉默,而是将此片滚动播放了三遍,此时学生从吵闹中顿时沉静了下来,静静地注视着这不断地闪现的画面,课堂陷入了将近10分钟的空白,直到播放结束后,学生似乎还沉浸在其中……
师:同学们,看完短片后,大家什么感受呢?
生:很感动。
师:为何而感动呢?
生(七嘴八舌):天寒地冻里,年迈的父亲为了给女儿筹学费,在路边拉二胡行讨;独腿妈妈背着襁褓中的女儿过街;山区孩子跪在地上大声读课文,头顶上滴落的是透过瓦片的雨水;干旱地区的爷爷把碗里的最后一口水留给了小孙子……
师:说得很好!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真实。于细微处见精神,于平凡中见真情,找出最触动你柔软心灵的那一部分,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感动点。
看到学生们会心的点点头,那一刻,我知道,这10分钟看似平静,实则沸腾。

4.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在拓论文导读:的思辨。当然,空白并不意味着静止与冷场。虽然教师此时无需太多言语,但也不能脱离或放纵课堂,演变成了自习课。教师应从台上走到台下,从台前退居幕后,变主观讲授为客观观察,默默地巡回在学生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并作个别指导交流。再者,就整堂课而言,空白适当即可,不宜过多,切忌演变成“空洞”与“空虚”。一节课就应像一首曲子
展延伸时,教师喜欢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谈感悟,谈见解,或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才情,为文章续一个结尾,力求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个昔日的楚霸王,面对乌江长长一叹,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刎来保全尊严,假如他当时过了江东,能否卷土重来呢?那楚汉相争的故事又会有怎样的演义呢?把这个结尾留给学生去续写,鼓励他们大胆地挥毫泼墨,去为心中的历史人物续写命运。沈从文在《边城》结尾留给了所有读者一个空白,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一句充满哲理的话,人生充满了太多的未知和偶然。这个人究竟会回来吗?你希望他回来吗?教师可以把作者留下的空白转交给学生,为这个伤感的故事做一个圆满的收尾,填补不完美中的完美。

三、“留白”之反思

由此可见,空白易于设置,比比皆是,关键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让他们在这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促进对真善美的感悟,对情与理的思辨。当然,空白并不意味着静止与冷场。虽然教师此时无需太多言语,但也不能脱离或放纵课堂,演变成了自习课。教师应从台上走到台下,从台前退居幕后,变主观讲授为客观观察,默默地巡回在学生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并作个别指导交流。再者,就整堂课而言,空白适当即可,不宜过多,切忌演变成“空洞”与“空虚”。一节课就应像一首曲子,波澜起伏,缓急兼并,适当地放慢节奏有助于学生的消化与吸收,但过分的空白则易使课堂变得松散,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有效的课堂应在收放自如中展开。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曾说过:“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在这短暂的45分钟里,让学生尽情地放飞思想的翅膀,嬉笑怒骂皆成体统,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而哭,为孔乙己的迂腐愚昧而笑,为刘和珍的无辜被害而怒,这就是语文课堂,它应该是自由的。文本解读,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也没有永远正确的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建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立多元评价机制,改变以往单一的分数评价方案,而兼顾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双重因素。许多酷爱文学的孩子,语文成绩未必好;许多擅长表达与写作的孩子,作文未必能拿高分。因此,教师不能片面地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更不能用窄窄的题目去框住他们丰富的心灵和视野。教师应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道路,为学生量体裁衣,打造真正符合其认知水平的生成模式,使得课堂既饱满充实又不失弹性,既注重文本解读又不乏深度和境界。让学生在体验中收获,在收获中提升,在提升中成长。
参考文献:
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翟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李泽彧.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