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灾区灾区社会企业系统培养经典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505 浏览:120628
论文导读:民受益,不同于慈善在再分配环节上间接让居民受益与其像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裸捐”,还不如从源头上就直接解决问题,先从居民手中夺123下一页
摘要 灾后重建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作,不仅涉及到经济上的重建,而且牵涉到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甚至心理诸多方面的重建。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协调运作和民心稳定是重中之重。社会企业即非盈利组织,能够最大程度缓解社会矛盾,为灾区全面建设做好基础铺垫。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一味注重自身利益的企业发展道路只会越来越狭窄,而将社会利益和自身利益紧密结合的社会企业发展方向将会越来越明确,企业的定位只有将社会利益结合进来才能做大做强做久。灾区重建所涉及的面很广,不仅有经济重建任务,更有社会系统的重建任务。社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一系列规范和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关系到灾区居民的人心稳定。经济的发展只有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才能最大程度安定灾区居民。因此,灾区引入社会企业体系是实现灾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 社会企业;价值;必要性;现实路径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1-0159-04

一、社会企业的内涵与价值

社会企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区服务,社会企业是有机地将二者结合,是指通过最小投入获取最大产出的商业化手段追求价值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即使社会企业运用商业手段实现利润,也会将利润用于社会所需,用于扶助弱势群体的生存、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以及用于社会企业的追加投资。
社会企业亦称非盈利组织,英文简称为NPO,是“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缩写,也可直译为“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机构。这个概念的产生晚于NGO(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简称),大致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之后兴盛于全球。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时曾说:“如果我们英国还有什么值得向中国介绍的,那就是社会企业了。”英国社会企业联盟(The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UK])为社会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简单的定义:“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这在本质上界定了社会企业的属性,即在手段上依然与商业企业属性相同,而在目的上则与商业企业不同,不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是为了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社会价值最大化其实涵盖了利润最大化,只是对于社会企业来说,利润的最大化只是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少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知名企业其实正在向社会企业方向靠近。如今,许多企业内部也设置有“CSR”(社会企业责任的英文缩写,全称为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亦在力图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能兼顾社会利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一味注重自身利益的企业发展道路越来越狭窄,而将社会利益和自身利益紧密结合的社会企业发展方向将会越来越明确,企业的定位只有将社会利益结合进来才能做大做强做久。社会企业在实现社会利益的同时其实也增进了自身利益,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社会企业在我国一般被表述为公益组织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居民造成一种误解,认为公益组织的投资是赔本生意。其实不盈利并非意味着赔本经营,而是指保本经营,这个“本”包括一切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价值,完全能够保证所有人包括投资人获取应该获得的劳动收入。
社会企业主要在以下四方面凸显其社会价值:

(一)社会企业的经营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社会价值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只是片面重视经济的增长和严重倾斜于企业家阶层的收益分配,这种收益分配加剧了贫富悬殊,在一方面造成整个社会购买力相对不足的同时,另一方面利润却被束之高阁或者活跃于投机市场,极大程度地影响了经济的均衡持续发展。我国贫富悬殊状况不容乐观,基尼系数早已超过国际警戒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317,自2000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了0.465。中国社科院一份报告称,200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96。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欧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也不过在0.24-0.36之间。在这种窘境下,富人的收入往往热衷于投机而不是投资,甚至将收入汇出国境,到国外储蓄、投源于:论文网站www.7ctime.com
资或者消费。穷人由于收入偏低,即使有强烈的购买产品的也无法得到实现。这种极为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必然造成我国商品供大于求,时刻面临经济危机,出口和政府投资不过是救一时而不可救一世。利润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越高,社会发展就越是畸形;利润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越低,社会发展就越是健康有序。因此,逐步降低利润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增加工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总潮流和总趋势,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表现。而社会企业则以社会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即使实现利润也会用在有利于平衡社会的分配上,从而最大限度减少贫富悬殊给社会造成的各种危害。
(二)社会企业的员工工资收入一般高于非社会企业,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社会购买力
社会企业由于不追求利润,所以商品构成仅仅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在商品依然习惯包含利润的前提下,劳动力价值就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劳动力价值不仅包括员工的劳动收入,还必然包括投资者的劳动收入,而且,投资者的劳动收入由于承担了一定的决策风险和投入了较为复杂的脑力劳动,故投资者的劳动收入应该是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的一定倍数。社会企业由于没有利润这一项分配,则企业收入分配完全表现为劳动分配,按劳分配是社会企业的根本属性。
(三)社会企业提供的商品一般低于正常商品,因而有利于增进整个社会的消费者福利水平源于:论文格式字体www.7ctime.com
由于不包含利润比例,社会企业的商品明显低于正常商品售价,即使考虑到提升以后的劳动力收入,其商品也不会超过非社会企业的一般水平。社会的发展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方面的同时同步发展,损害哪一方维护哪一方都不利于社会的进步。社会企业提供的商品是一种均衡,或者可以称之为正常利润、保本,这种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满意并愿意成交的。按照这种成交,生产者可以得到收入顺利完成再生产,消费者也能满意支付得到消费保障。由于适中,消费者会稳定消费持续消费,从而有利于生产者有计划地安排再生产。
(四)社会企业提供的商品是在初次分配环节上直接让居民受益,不同于慈善在再分配环节上间接让居民受益
与其像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裸捐”,还不如从源头上就直接解决问题,先从居民手中夺论文导读:
来又还之于居民的做法其实是荒谬的。企业慈善行为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似乎越是优秀和高级的企业就越是义不容辞地要承担社会公益事业。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财产“裸捐”,陈光标式的慈善秀,让我们看到初次分配造成的贫富悬殊最终又通过企业家的让渡而努力促使再分配的公平实现,这种迂回发展的方式无疑使我们清醒地看到,何不就在初次分配时取消利润,让居民直接受益。

二、灾区构建社会企业体系的必要性

灾区重建所涉及的面很广,不仅有经济重建任务,更有社会系统重建任务。社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一系列规范和制度的设计和安排。灾区社会系统的重建,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关系到灾区居民的人心稳定。经济的发展必须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才能最大程度安定各方面受到伤害的灾区居民。灾区构建社会企业体系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一)匡扶弱势群体,缩小灾区社会差距

灾区震后急需实现人心安定、安居乐业的局面,以宽慰人心、稳定居民情绪。故通过构建社会企业体系,既能最大程度解决居民就业,而且通过工资水平的提升和利润的消失,又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贫富悬殊的社会矛盾。

(二)安抚民心,有利于灾区居民心理世界的重建

灾后绝大多数居民尚需白手起家从头再来,不少受灾居民或多或少都有埋怨和感觉不公平的想法,如果再遇到私人企业的盘剥和不公正对待而遭致打击,这对其心理世界的恢复无疑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社会企业不存在盘剥和不公平分配的问题,并且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灾民的心理疏导提供了强大的客观环境条件。

(三)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灾区经济的稳定和平衡发展

灾区在经历动荡不安之后百废待兴,这在很大程度上给那些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以可乘之机。在利润驱使下,投资者或大量涌入供不应求行业,或大量退出供大于求行业,这种盲目运动最终必然引起灾区经济的大起大落,失业、社会公平、资源配置等等问题也会相继显现。如果引入社会企业机制,没有利润的驱使,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大,资源就不会盲目流动。

三、灾区构建社会企业体系的现实路径

灾区社会企业体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理念导入和践行的漫长过程。发达国家已经有很多社会企业,也有很多社会企业家。20世纪80年达国家提出并践行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在营利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发展要合乎社会道德规范,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英美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第三部门,即非政府、非营利的公益组织,也开始借鉴商业机构的运行方式,以创新思维和方法,改善诸如环保、医疗、教育、就业、社区发展等社会发展问题,它们主要依靠服务营收而非单纯依赖捐赠和政府补贴来解决社会问题。不难看出,CSR型的盈利企业与商业化经营的非盈利企业从长期来看有融合生长的趋势,这充分表明人们对社会总效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对片面追求盈利和经济数字的关注度越来越低。社会企业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同时又是实现社会和谐、全面、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性指标。社会企业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导入期。这个阶段主要是观念转变时期,着重于对社会企业的认识和初步尝试。
第二个阶段:成长期。这个阶段社会企业大量涌现,要注意加强对社会企业的引导和管理。
第三个阶段:成熟期。这个阶段社会企业已经能良好运行,居民充分享受到社会企业发展的成果,对社会企业普遍认同。
我国目前尚处于第一个阶段,少数地区正逐渐进入第二个阶段。在这个时期,社会企业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不仅需要观念上的认识和理解,还需要各种激励措施和保护措施以利于培养和发展。
在灾区,社会企业的培养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践行:

(一)依托政府部门,搭建NPI平台

NPI是公益组织孵化器(Non-Profit Incubator)的英文缩写,以“助力社会创新,培育公益创业人才”为己任,旨在为初创和中小型民间公益组织提供关键性支持,设立模式为政府支持、民间力量兴办、专业团队管理、政府和公众监督。NPI是社会企业发起和成长的摇篮,能对社会企业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NPI的创办需要得到政府民政部门的支持和主导。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促使居民踊跃参与社会企业的创立。社会企业在我国尚属于新生事物,居民对此认识不足,政府需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持续性进行全面宣传和引导,让居民正确认识到社会企业并非是无偿奉献,而是通过一定成本服务社会的企业,从而激起居民创办社会企业的积极性。

(二)依托社区,结合居民需求和问题创办社会企业

社区要和NPI联手合作,研究分析居民需求和问题,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创办社会企业,最大程度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例如为家庭及小区提供个人及家居服务,为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的弱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合作社形式的社会企业更加强调集体协作及参与,对社员发挥充权的效果。社会企业还可以通过组织小区网络,推动小区的共融、更新及发展。社区大力发展社会企业,让居民有一个充分实现需求的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发展。

(三)引导盈利性企业致力于社会服务

企业的社会责任(CSR)已经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重视,许多大型企业的践行既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又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企业和社会的互益和共赢是经济、社会各方面实现持续发展和平衡发展的关键性条件,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因素。社区所辖的企业理应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合作营造良好环境的氛围里与居民共享利益,虽然企业支付了一定的社会成本和代价,但是其实得到的只会更多,如居民的爱护和关照、品牌忠诚度的培养和巩固、破坏事件的减少等等。

(四)将连锁经营和品牌经营理念导入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在我国尚处于新生期,规模小、品牌散、管理乱是其这段时期的主要表现。正如每一行业都会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为公众熟知的品牌一样,社会企业这个行业也应该拥有一定的品牌。品牌经营一般与连锁模式密切相关,因此,社会企业理应通过“复制一粘贴”模式广泛推广品牌,树立品牌意识和品牌经营理念。如此,社会企业的成长才会呈几何级增长态势。

(五)协调各部门运作,最大限度减轻社会企业负担

社会企业的崛起是一种肯定的趋势,政府和社会相关各个部门理应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政策力度也要最大限度倾斜于社会企业。社会企业虽然不像盈利性企业那样有充足的税源保障,但是,社会企业的诞生为政府解决了不少社会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又为政府节约了管理成本。政府的功能绝非只是实现经济效益,而是更论文导读:,这极不利于灾区的重建和各方面事业的恢复。(六)拓宽社会企业资金来源灾区社会企业的兴起和发展需要一系列配套体制和措施,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资金来源的保障。创办社会企业的资金来源有多种多样的渠道,如慈善基金会拨款或无息贷款、企事业单位赞助款、居民自筹以及考虑银行专项贷款等。

(七)成立社会企业处社

多的要考虑社会效益,不尊重社会企业的存在和不重视社会企业的发展,只能是对政府功能的削弱甚至消除。在现阶段,尤其是灾区,居民对政府的作为越来越关注,如果政府不能给予为社会做实事的社会企业一个轻松的良好运作环境,居民的反政府情绪就会很自然的表达和流露,这极不利于灾区的重建和各方面事业的恢复。

(六)拓宽社会企业资金来源

灾区社会企业的兴起和发展需要一系列配套体制和措施,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资金来源的保障。创办社会企业的资金来源有多种多样的渠道,如慈善基金会拨款或无息贷款、企事业单位赞助款、居民自筹以及考虑银行专项贷款等。

(七)成立社会企业处

社会企业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一个稳定的机构来科学引导和有序管理。应由民政部门牵头成立社会企业处,再通过和街道、社区合作相继成立社会企业科、社会企业小组来实现管理和助推工作。一项事业的开展和运作,迫切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科学引导和居民自下而上的积极配合,才能最大程度上解决过程中的诸多障碍和羁绊,才能将这种美好的精神在灾区发扬光大,才能将这项美好的事业在灾怎么写论文www.7ctime.com
区进行到底。
社会企业是企业的理想形态,一蹴而就的事情始终不会发生,只有循序渐进、不急不躁地从意识领域和实践领域同时推进,才能逐渐形成完善的体系。社会企业始终代表着世界发展的最终方向和目标,更是世界走向共同富裕、抛弃贫富悬殊的根本途径。社会企业是新生事物,它的发展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鼓励和扶持,更需要自下而上的理解和参与。
责任编辑:熊一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