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马克思主义努力展现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情怀与世界作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621 浏览:75879
论文导读:
摘 要:根据新一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调整计划要求,复旦大学通过试点实验,在推进博士生公共课课改过程中,形成了两点体会: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不但在理论上承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实践上也生动地表现为发展中国、顺应时代、普惠大众的大趋势;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更深刻地意味着中国发展的经验不但属于中国,并具有世界意义,进而对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开阔视野; 时代情怀; 世界意义
1672-9749(2013)03-0008-05
两年前,作为新一轮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计划的一部分,博士生必修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编写工作启动,这个工作也被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复旦大学作为教育部指定实施全面试点的单位,迅即投入了紧张的调整部署,笔者是学校这门课程的负责人,并忝列教学大纲课题组成员,编写工作几经打磨,不断完善,开拓了眼界,更从中有所领略,有所心得。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要有更开阔的视野

这门新课程及其课程建设以、教育部文件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博士生层次,以及我校文、理、医等学科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学术积累,遵循课程设置调整的原则,即导向性、层次性和实效性,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当代世界重大社会问题和国际经济政治热点问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和科技社会问题、当代重大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等。复旦大学进行的课程调整,以一个纲领性总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和时代情怀)和七个方面的分论,包括全球化与当代世界、当代世界经济、当代国际政治、当代文化交往、当代科学技术、当代社会治理、当代社会思潮及一个开放性结论(马克思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等专题加以贯穿,希望帮助博士生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深入地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的关系。
在总论部分,我们强调这门课的“定位”,是展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视野”,考察当代世界和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并进行战略性的思考。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最重要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一致性,而不是拘泥于某些具体结论。应该看到,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漫长的冷战时期,科学技术革命、福利国家实践、“第三世界”兴起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引发了许多前人无法预见的新情况新问题;伴随着新世纪到来,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机遇与挑战并存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不同国度、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践行者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回应,各种名目的社会主义和新左翼运动也在一段时间沉寂之后呈现出复苏的迹象。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尤为引人瞩目。事实上,有关“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热议很大程度上就反映出中国发展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力,以及世界对中国的高度关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意味深长的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所应当地展现自己的世界眼光和时代情怀。为此,我们加强了几个层次的论证:一是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二是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内容包括20世纪以来风云际会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与“斯大林模式”;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问题。三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波澜起伏。内容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激烈竞争;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多样表现及前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与教训。四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与时代情怀;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认真面对重大时代问题。
譬如,当代科学技术问题这部分。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科学与技术的讨论在当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科学观念的刷新导致技术革命进而带动产业革命,使这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聚焦于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催促我们一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科学技术对当代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具有深刻影响,而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功能日益被关注,它的价值目标和社会评价问题也备受关注,弘扬科学精神应注意与“科论文导读:和社会建设。内容包括转型国家社会矛盾的特点;扩大提升能力的社会投资;量力而行地发展普惠型社会保障;构建适合国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摘自:毕
学主义”划清界限,这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特别值得重视。科学技术是现性最集中体现的文化现象,无疑具有“求真”的工具合理性,但也不能忽视“为善”的价值合理性,科学共同体还必须有道德和责任的担当。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不仅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也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并要求变革传统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但已经获得科学方面的必要性论证,还更有待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强有力支撑。为此,我们拟定了以下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视野的科学技术革命。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革命及其世界效应;自主创新与国家竞争力。二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反思与人文关怀。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的社会条件与社会功能;科学技术运用的“双刃剑”问题;科学技术的价值合理性问题;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责任与道德约束。三是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内容包括:转变发展模式与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科学论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技术支撑。
又譬如,当代社会治理问题这部分。我们认为,世界财富的不断增加,并没有掩盖人们对公平正义问题的强烈关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值得重视的社会诉求。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的流动性和多元化给现代社会带来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不平等仍然是最大的社会问题,现代风险的酝酿与扩展越来越体现为制度性风险,“风险社会”因此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为了做出有效应对,必须调整社会公正的理念与实现途径,在多元社会条件下,抑制社会排斥,提倡社会包容是所有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所谓“新社会运动”展现了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公民社会与非政府(营利)组织的兴起,通过参与、协商与合作,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新途径,同时也意味着更大范围治理结构的变化。这些内容,为我国加快改善民生、鼓摘自:学年论文www.7ctime.com
励社会参与的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着力于扩大社会投资,增强应变能力;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激励作用相辅相成,调动社会资源和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共同承担责任的福利体制。为此,我们拟定了以下议题:一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问题新表现。内容包括社会不平等愈演愈烈;多元社会的挑战;社会风险的酝酿与扩展。二是社会问题的应对与治理。内容包括社会公正的理念及实现途径;社会排斥与社会包容;新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公民社会与治理结构的变化。三是社会转型、社会参与和社会建设。内容包括转型国家社会矛盾的特点;扩大提升能力的社会投资;量力而行地发展普惠型社会保障;构建适合国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摘自:毕业论文答辩流程www.7ctime.com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展现世界意义

我们在课改试验中还有一个深切体会:“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个命题还意味着中国发展的经验既属于中国,又具有世界意义。
早就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源于:论文提纲格式www.7ctime.com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0];“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1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经验,又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进步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12]我们还要以更有力的步伐响应时代。“我们要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树立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提高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能力。要坚持以更加论文导读: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推进国际关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同世界各国一起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种把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人类文明、时代潮流和世界未
开阔的视野观察世界,正确认识时代特点,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全面了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趋势,全面了解当代知识创新、科技发明、人文进步情况,大力加强同各国的文化交流,以更加虚心的态度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研究和学习各国发展有益经验,科学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始终站在时展前列。”[13]
社会主义发展并没有什么普遍模式和统一途径。“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4]关于当今世界主要问题和时代特征的判断,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国际的支持条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5],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这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强调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使我们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雄浑的气魄。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历程表明:“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16]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际组织或国际公约改变对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定义。2010年是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第10个年头,我国在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许多目标有望如期实现。我国在实现自身发展但还不富裕的同时,不断加大援助贫穷发展中国家的力度,为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但是,我国人均GDP刚过4000美元,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公共教育等方面的覆盖面和水平都低于发达国家一大截;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出口的商品以加工为主,自主创新成分比重很小,缺少世界品牌;我国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中的决策地位还不高,在参与制订有关国际政策方面的影响力还不强,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很有限,人民币也还不是世界硬通货。我国在全面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方面还面临许多挑战,督促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做出不懈努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将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根据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17]我们将以更令人信服的事实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一个和谐稳定的中国”。
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同发展。
今天,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中国庄严承诺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致力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这个战略抉择,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了中国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统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推进国际关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同世界各国一起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8]这种把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人类文明、时代潮流和世界未来联系起来的新主张、新愿景,为我们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风险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受金融债务危机蔓延、增长动力呆滞、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其他深层次问题困扰,当今世界发达经济体有可能陷入长期低迷,新兴经济体的增长也面临越来越大的论文导读:
外部麻烦和不确定性,不少地区风波迭起,争执频仍。中国如何处理与大国、发展中国家及周边国家的关系,面临新的考验。在全球化时代,如何继续走好和平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做好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需要新的运筹帷幄。
重要的是,全球化乃大势所趋;全球化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舞台。一是用“世界历史”观点看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一“出场”就是对资本扩张的批判,提出历史正在转变为“世界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描绘了以生产力普遍发展和人类交往普遍加深为前提的未来社会图景。马克思主义也因此被认为是率先预言全球化,洞悉世界大趋势的理论,这也正是马克思仍然为世人所敬重的重要原因。二是基于全球化的问题谱系。全球化既是世界各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矛盾与弊端放大了,资本扩张在相当程度上“扭曲”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写”了世界政治经济地图,并产生了复杂的连锁反应。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现实前提。三是全球化“语境”的马克思主义表达。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载体和论坛,顽强地发出批评全球化的声音。国内知识界、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国家发展目标与实现途径,以及备受关注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问题”的讨论,也在积极参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四是和而不同,促进和谐世界。全球化进程并不意味着各民族特色的丧失,而是渗透世界性的民族性,充满民族性的世界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只有一种文明、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一种价值观念;“和而不同”,才有和谐,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促进和谐地区、和谐世界,在全球化条件下为实践马克思“人与人的和解、人与自然的和解”的伟大理想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0][11][12][14][15] 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5,373,191,225,29,78.
.论“三个代表”[M].北京:文献出版社,2001:123.
[3] 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文献出版社,2009:23-24.
[4] 主席接受外国媒体联合采访[N].人民日报,2008-08-02.
[5]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0-10-28(01).
[6]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9-07(01).
[7] .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J].求是,2008 (1):3-5.
[8] 文献研究室.年谱(一九七五— 一九九七)[M].北京:文献出版社,2004:1364.
[9] 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0-3-6(01).
[13] .在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12-5(01).
[16][17]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2-12(01).
[18]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8-5-9(01).
[责任编辑:杨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