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互助村级文化互助一些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705 浏览:58749
论文导读:
1007-0745(2013)08-0267-01
摘要:建筑暖通包括空调、采暖和通风系统。暖通系统的施工质量关系到业主的切身利益。本文针对暖通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施工技术的分析,为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7ctime.com
暖通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字:暖通 安装技术 施工
时下,我们慈溪市几个镇街道出现几个村落共同办文化的现象。具体办法是,以一个树落作为东道主,落实经费,组织大部分文化活动项目,然后,按照事先约定,其它村落拿出自己最得力的文艺项目,参与其中。镇街道文化站从中起协调,辅导,年终评比的作用。这种文化现象,最大的好处在于让文化站干部从繁杂的组织工作中解脱出来,一心一意地把精力投入到文艺活动的质量上去。因为东道 主是轮流的,所以也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普及和共享。问题是,这种充分体现自娱自乐的文化现象,因为它的自发性,很难持久。对一些村级集体经济较好的村落,做东道主难度较小点,而一些经济相对薄弱的村落就有一定难度了。如何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我们群众文化人共同去调查研究。
笔者认为,村落文化互助的好处没人会去否定,但是,村落没钱做东道主,需要单位和个人出钱出力,这时候反对的人就会存在。村落文化互助中的轮流做东要持续下去,必须由镇街道文化站牵头,使之制度化。而制度化的重中之重就是经费的保障。对那些欠发送村落,经费的落实可以通过多渠道解决的办法实施。像我们慈溪市村落文化宫的奖励机制,有具体的标准,硬件的,软件的,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拿到市政府的奖金。实际上,拿到奖金的村落大多数是富裕的村落。政府的奖金是否可以向经济欠发达村落倾斜呢?对贫穷的村落来说,群众更需要文化,在他们做东道主的时候,政府拨出部分经费扶植他们,那么,轮流做东的车轮也许一直会转下去,文化真正惠民的政策将会实现。奖励贫穷村落的办法并不是奖励后进,而是在他们有作为的时候,在他们迫切需要的时候去奖励他们,这样的奖励不但是现阶段文化行政部门的重点,就是以后社会发展了,也应该这么做。党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说到底,也是奖励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举措。在我们慈溪市,奖励的主体是市政府,由政府直接对村落文化考核奖励。实际上,村落文化互助的情况乡镇最了解,要把主要的、微观的奖励措施让乡镇去落实比较合理。市政府得统一标准和办法,加强监督措施,防止镇街道有限的文化经费挪作它用。贫穷村落做东道主,政府断不能包揽全部经费。文化建设不完全是政府的事情,也是村落全体村民的事情。因此,动员村落先富起来的村民赞助文化活动也是一个重要方式。但按现在的赞助方式,一般有企业家独家赞助,或者由几个企业家轮流赞助,包揽全部经费。这样的办法镇街道文化站是经常使用的,但很难形成机制,做到村落文化互助的定期和制度化。我们慈溪有句俗话,叫“杀鸡取蛋”。我们应该让市政府和镇街道政府的奖励做大头,企业家赞助做小头,村落也拿出自己的钱。这样村落文化互助才有可能持久地进行下去。
因为村落文化互助需要有一个村落做东道主,也就是说,这个村必须要拿出像样的文艺节目来。每一个节目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排练才能完成,有些节目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方可以成为自己的独特品牌。像范市镇的水火流星,观海卫镇的调灯和左手棍,胜山镇的十八吊,都是村落几百年传承下来的。不管是非遗项目也好,新创作的节目也好,都需要有专人去传承和负责。这些人 在当地被称为文化员。要实现村落文化互助,离不开文化员大力支持。最早实行文化员制度的是周巷镇八十年代他们就健全了文化员制度。那时,镇政府不可能给文化员开工资,因而,文化站就让每个村的妇女主任兼任,或者是业余文艺爱好者兼任。好在当时的周巷已经把文化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每次活动以发纪念品的形式作为文化员的劳动报酬,工作积极的文化员会可以参加文化站安排的不定期旅游考察,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文化员制度渐渐被淡化了。在当前的形势下,政府开始考虑到文化员的经济利益,统一在社会上招聘一些年轻的大学生充当文化员。实行了类似于交通协警的模式来招聘文化员。因为身强力壮,又有文化水平,在招聘面试的时候,又考核过文艺素养,所以,这些人在基层文化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尤其在村落文化互助活动中,他们的表现更加突出。可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文化员虽然工作努力,接受能力强,但要他们去动员企业家出钱资助活动就放不下面子,表现得非常被动。由于文化员的工资待遇不高,队伍的稳定性不够。一面做文化员,一面埋头读书考公务员的现象较普遍,一旦考上,缺编顺理成章。试想一位大学生辛辛苦苦考上村落文化员,他们的待遇连一般企业的打工者都不如,那么,想稳定这个队伍就难于上青天了。一些村落的村民说,文化员就好比是跳板,只是停一会儿而已。实际上真正在充当文化员角色的是那些酷爱文艺的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这些人大多数是单位退休或者事业有成的人,他们组成的队伍是稳定的,对于一些非遗节目的传承又有他们发挥余地的空间。然而,在村落文化互助活动中,不难看到,存在演员老龄化,观众也有老龄化趋势,吸引不了年轻人参与到活动中来。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许多文化站试图建立文化员加家庭文化户相结合的体制。家庭文化户分老年和青年二组,每组再分各种文艺特长的家庭,由文化员统一协调。这么一来,上级门要考察当地的村落文化,由文化员牵头,只要找到家庭文化户,一切问题就可以调查清楚了。
针对村落文化互助活动的这种自发表现出来的现象,我们的文化业务部门应该做些什么呢?几十年前的文化馆作为业务单位有下乡辅导的职能,各种艺术门类都有这种职能,并且量化后列入到年终的考核指标中去。有没去辅导,出啥成果都有记录。有的还要打分评比,而现在呢?主动下去的业务人员很少了。究其原因,客观上,镇街道文化站人员行政上属于镇街道管辖,几乎与文化馆无关,除了一些业务交往,文化局对镇街道文化站的考核都被淡化了,更不要说文化馆对他们的考核意见了。再者文化站更多地关注文广局的大赛,因为大赛能够体现文化站与文化站之间的工作优劣。因为镇街道领导不那么懂得文化站的工作职责,而能够懂得大赛的结果,从而来判断文化的优劣。村落文化互助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自发地冒出来的。他们的轮流做东道主的链条是否断裂对文化站来说一点关系都没有。而对于国办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来说,看到这根链条的断裂应该有所反应。为此,我们文化馆推出了“百姓课堂”的招牌,以顺应村落文化互助过程中文艺素养不够的缺陷。这是一种纯公益性的文艺科目培训,文化员和文艺爱好者是最主要的培训对象。一般情况下,培训课堂有固定的地址和场所,由于慈溪幅员辽阔,村落文艺爱好者来去不方便,课堂有时也会适当变化地址,尽量方便学员参加培训。然而,在培训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动手较多的科目,参加培训的人数相对较多,而需要动脑子的培训项目参加的人数较少。比如可满足学员的需要。一些学员喜爱的科目,若有知识性内容,也会有较多人参加。比如越剧表演,插花养花等。但是,一些理论性很强的科目,地点又设在城里,参加的人就寥寥无几了,比如,理论调研,非遗培训。这些科目设置其实在村落文化互助活动中无现实的作用,文艺爱好者来百姓课堂是要学习能够在舞台上可以复制的科论文导读:干需要多方努力,政府要有政策上的支持,文化馆得有的放矢地做好培训工作,使村落文艺活动不要总出现老掉牙的节目。只有这样,村落文化互助才能长兴不衰。上一页12
目,而文化馆却让他们培训黑板报编辑技巧,风马牛不相及,所以,参加的人数少,也在情理之中。目前,部分文化站看到村落文化互助活动临近了,就要求文化馆吧百姓课堂搬到文化站,科目按基层文化员要求设置,效果就会好很多,参加的人数也较多。
作为群众文化人,真心希望村落文化互助活动不只是昙花一现,不是由某位村级领导说搞就搞,说不搞就不搞,而是要让这种互助方式制度化,常态化。文化活动政府要投入,不能扔掉包袱一样把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弃之不管。村落文化活动搞得好与坏,关键是人的因素。培养合格的文化员和文艺骨干需要多方努力,政府要有政策上的支持,文化馆得有的放矢地做好培训工作,使村落文艺活动不要总出现老掉牙的节目。只有这样,村落文化互助才能长兴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