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成因潘岳诔文悲感思想之成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189 浏览:144374
论文导读:《杨仲武诔》《夏侯常侍诔》三篇诔文体现出哀悼亲友的真挚沉痛感。《杨荆州诔》为杨肇而作;《杨仲武诔》的所诔对象是作者的妻侄,也是杨肇之孙杨绥;《夏侯常侍诔》中的夏侯湛为潘岳好友,这些亲友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仕途上,都与潘岳的一生有着密切交集,因而真挚感人、沉郁醇烈。《夏侯常侍诔》渗透着个体意识觉醒后而无力把
摘 要:潘岳入选《文选》的四篇诔文中体现出了哀悼亲友、无力把握命运、理想与现实断裂等悲感思想。本文试图探讨其悲感思想成因,即主要有文体新特点、魏晋时期玄学和佛学中悲感思想、魏晋“以悲为美”思潮、西晋世族孝悌观念、潘岳自身人生经历和敏感易发的性格特点等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文体 玄学和佛学 思潮 孝悌观
潘岳在写作诔文时能区别于前朝诔文单纯歌颂祖先和诔主不符实德行的套路,具有了真实情感和作者的个性风格,其中的感情基调以悲为主,包括悲恸、悼念,见之于选入文选的四篇诔文,又有具体所指。《杨荆州诔》《杨仲武诔》《夏侯常侍诔》三篇诔文体现出哀悼亲友的真挚沉痛感。《杨荆州诔》为杨肇而作;《杨仲武诔》的所诔对象是作者的妻侄,也是杨肇之孙杨绥;《夏侯常侍诔》中的夏侯湛为潘岳好友,这些亲友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仕途上,都与潘岳的一生有着密切交集,因而真挚感人、沉郁醇烈。《夏侯常侍诔》渗透着个体意识觉醒后而无力把握命运的苍凉感和无常感。《马汧督诔》又体现出理想与现实断裂虽痛苦而依旧愤然前行之悲剧英雄精神。由此可见,潘岳诔文中普遍存在并充斥着悲感思想,那么我们不禁思考这股浓郁的悲感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文体新特点。这是由诔文的文体属性发展到魏晋时期产生的新质决定的。诔文产生于儒家厚葬的汉朝,最初是一种赐谥之仪,用来阐述定此谥号的原因,对其诵读是丧葬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在《文心雕龙·诔碑》中写道:“周世盛德,有诔铭之文。大夫之材,临丧能诔。”这指出诔文是在丧葬之时写作的。接下来“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夏商以前,其详靡闻。周虽有诔,未被于士。又贱不诔贵,幼不诔长。其在万乘,则称天以诔之”②。这句话则是表明诔的原始功能是述德,并使之铭传后世,作诔存在一个原则,即地位低贱的不给地位高贵的人作诔,年幼的不给年长的作诔,如果是万乘之君只能由以天的名义作诔。后接着写道“读诔定谥,其节文大矣”,也就是说读诔最初和定谥一起构成了丧葬这一仪式。既然产生于丧葬,那么就决定了其行文基调的悲凉低沉,同时也决定了诔文的功能。关于后者存在一个流变问题。在东汉,哀诔文逐渐摆脱诵读之辞,而上升为文人为悼念而进行有意识创作的文体形式,扬雄《元后诔》就使诔从此成为独立的饰终礼文。③既然饰终定会以述亡者生前的德行为主。
后代尤其是到魏晋时期随着个体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叙哀的成分大大增加,并且在叙哀的过程中,渗入了作者个体情感和写作风格,代表人物就是我们熟知的潘岳。叙哀,此哀主要来自于面对死亡时的悲感,这也是诔文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特文体的根本原因。
二、魏晋时期玄学和佛学中悲感思想。以老庄思想为基础核心的玄学广播兴扬,逐渐取代两汉神学化之经学,真实的人生面目冲破谶纬迷雾展现在人们面前,促进了人们对本体生命的正确发现和认识的进程;随着人主体意识的觉醒,加上乱离动荡,意识到生命无常、时间无序、宇宙无垠继而产生短暂易逝难于把握倏忽百年之感,与此对应,悲怨思想作为觉醒意识的一部分受到关注并在各类文章中加以表现成为必然。大乘佛教中的空无观,“以万物为有是偏颇之见;以万物为无也是偏颇之见。这是因为它给人一个错误的印象,以为无或非有只是由于从存在中把有移去,其实有既是无。举例来说,我们面前的一张桌子,要表明它不存在时并不需要把桌子毁掉。事实上它从来就不存在,因为在人实际拆毁桌子之前,他所想拆毁的桌子在他心里已经不存在了。它只是‘看似’原来的样子。也就是说‘万物皆有’‘万物皆无’都是俗谛”④。这种万物非有非无的哲学观不仅给魏晋文人带来洒脱生活的理论支撑,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文人面对无法把握的世界时而产生的自我解释和劝慰。弥漫其中的是无可奈何的悲感。有了上述两种消极悲观的生死观的积淀,潘岳当人们面对亲友一个个先他而去而又无力改变现状时,哀悼痛苦与怅惘无奈相结合,更让诔文散发出彻骨悲凉。
三、受魏晋“以悲为美”思潮影响。自然离不开当时美学思潮的影响。钟嵘《诗品》评诗重视“悲”的美学效用,并将悲怨作为诗歌创作的动机,“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嫦闺渡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娥入宠论文导读:。所以在潘岳诔文中的悼念和悲情往往来源于对亲友的真挚怀念、对长辈的恭谦仰。

五、潘岳自身人生经历和敏感易

,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意?非长歌何以骋其情?”⑤可见当时的音乐以悲为美,文人善奏哀音,而且诗文评也往往从作品是否传达出悲感为定级标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当时文学创作之方向。钱锺书先生《管锥编》指出:“奏乐以生悲为善音,听乐以能悲为知音,汉魏六朝,风尚如斯,观王赋此数语可见也。”⑥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第一,若从心理机制的角度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凡是带有悲感的音乐或作品往往能够唤醒人们心中积郁已久的块垒,在悲愤或悲悯或悲凉的艺术形式中使之一泻千里,而达到与外部世界挤压相持平的内心平衡。第二,这种“以悲为美”的思潮还是来源于文人们对个体价值的探寻、对死亡和人生的思考,在《美的历程·魏晋风度》中李泽厚提出“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哨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⑦。总之,以悲为美已经渗透到文人集体无意识中,并不断的升发为自觉的创作心理;于是乎,潘岳在哀诔文中有浓郁的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识也是不足为怪了。
四、西晋世族孝悌观念影响。潘岳诔文中对诔主浓厚的哀情和悲悯来自于西晋世族的“孝悌”观念。西晋孝悌观念浓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没有形成大一统的政权,故无忠君思想,而家族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故十分看重维护家族秩序的伦常观,孝悌是重要一义。其次,世族为西晋时期的精英团体,为标榜自我优越而有一定象征符号,比如“清谈”,比如“品人”、“饮酒”、“长啸”“师承”,等等,为了维护优越性捍卫纯洁和正统,于是聚族而居,世族各个成员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于是就有了维护秩序“孝悌”之出现。再次,西晋时期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统治地位以防功高盖主往往对世族大家进行抑制而对新兴寒门进行部分扶持,世族的竞争者往往也有过人才华,因此世族为了维护自己的优越必须十分重视家族教育和文化传承,作为礼仪之一的孝悌自然受到重视。所以在潘岳诔文中的悼念和悲情往往来源于对亲友的真挚怀念、对长辈的恭谦仰。 五、潘岳自身人生经历和敏感易发的性格特点。潘岳在他的诔文中抒发的是其内心真实感情,即对亡人的深切思念,这种传统的纲常之真情,在西晋标榜任诞而为、放纵的时代中尤显可贵。再加上潘安仁是一个心思细腻敏感多情之人,正如《文心·体性》和《才略》篇所指出的那样,“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潘岳敏给,辞自和畅”,⑧因此亲友们的逝去每次都会以澎湃激荡之势拍打灵魂的堤坝,当痛苦决堤之时潮水便化作跳动的文字,流淌在白纸黑字上,于是潘岳选择诔文对其进行纪念哀悼,宣泄中交缠着哀情纠结着伤悲。正如上文所述,《杨荆州诔》《杨仲武诔》《夏侯常侍诔》的诔主与潘岳有很密切的关系。《杨荆州诔》中“举声增恸,哀有余音。呜呼哀哉!”《杨仲武诔》中“如何短折,背世湮沈,呜呼哀哉!”《夏常侍诔》中“积悲满怀,逝矣安及,呜呼哀哉!”作者以“呜呼哀哉”结尾,虽为诔文这一文体的固定模式,但反复咏叹中形成韵律,低回沉郁,环绕盘旋;作者内心的感激和悲痛,回忆和悼念,叙哀和述德,完美结合,渗透着作者的拳拳之心,饱蘸着作者虔敬怀念,在千年之后依然能够引起共鸣。
文体新特点、 魏晋时期玄学和佛学中悲感思想、魏晋“以悲为美”思潮、西晋世族孝悌观念、潘岳自身人生经历和敏感易发的性格特点等因素使得潘岳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7ctime.com
诔文中弥漫着浓郁的悲感色彩,这种悲感同时成为我们认知时代审美思潮、还原历史人物面貌的有力佐证,故在千年之后潘岳诔文依然以其独具的悲感思想震撼我们的心灵!
①{3} 黄金明:《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第25页。
②{8} 刘勰著,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8页,第260页。
④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论文导读:版,第306页。⑦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参考文献:陈引驰.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魏晋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傅璇琮,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

5.罗宗强.魏晋南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⑤ 钟嵘:《诗品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⑥ 钱锺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06页。
⑦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参考文献:
陈引驰.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魏晋文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3] 傅璇琮,蒋寅.中国古代文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4]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萧统著,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
[6]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 [唐].房玄龄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 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 王运熙,杨明.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0]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作 者:刘昭,宁夏大学人文学院201古代文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唐月乔,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