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媒介新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介新形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638 浏览:71406
论文导读:
摘 要: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下,电视的媒介形态正在悄然变化着,电视和互联网之间建构纠结模糊的媒介关系,电视观众的主体地位悄悄崛起,同时电视和互联网以及手机微博等新的媒介形式共同构建的媒介空间中,各种媒介元素互相之间的关系正发生一场新的革命。
关键词:电视;新媒体;媒介形态
1005-5312(2013)12-0249-02
电视曾经作为人类历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形式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人们相互传达信息的方式、速度这些“量”的层面上,而同时也对人类审美空间的开拓、审美行为的变化乃至美感的内涵都具有巨大的冲击。电视艺术这些伟大的现代意义已经在历史上实践了至少半个世纪,但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的逐渐普及,电视艺术开始遭遇到前所未有危机。虽然目前从全世界视野综合统计来看,电视仍是“媒介之王”,但其媒介霸主地位正在经历着严重的威胁,这种极可能丧失霸主地位的剧疼体现在但其观众在数量骤减和收视行为悄然变化等方面。

一、与互联网竞争与合作

对于电影来说,电视是作为后起之秀参与构建现代媒介环境的,而电视的出现之初,并没有瞬间打破原有的传播空间。由于在内容上的匮乏,电视台曾经普遍借用电影来充实自己的传播内容,很多电视台通过播放优秀电影来提高收视量。但随着电视这一“新媒体”的便捷、即时等技术优势逐渐显现,一度将电影抛在脑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电视技术日渐成熟,电视机也逐渐普及,电视的迅速挤占原本属于电影的媒介空间,电影票房陡转急下。曾经借助电影这根拐杖行走的电视反而成为电影营销的新的阵地,电影和电视在媒介层面的竞争历史其实就是新旧媒体前后更替、此消彼长的历史,这种电影和电视的地位的转换关系在近年来的电视和互联网的交替关系再一次出现。新旧媒体的历史轮转是现代媒介空间竞争的一个常态,不同的是,电视和互联网的关系既有传统的历史轮转,又有新的变化,比如在互联网的蚕食下,电视受众明显在减少,但电视观众的减少并没有在根本上减少电视节目的最终受众人数,电视媒体依然掌握最雄厚的视听内容制作力量,优秀的视听内容仍然来自电视制作机构,节目的最初播放平台仍然是电视,节目的最终受众却由电视机前的传统“观众”和电脑前的“网民”两部分构成。比如2011年5月17日下午16点20分,电视台现场直播著名音乐人高晓松酒驾的庭审现场,这个直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除了电视机观众之外,还有数量庞大的网络“观众”,这个节目片段既可以在电视机面前收看,也可以在网络上,同时也可以在事后通过互联网视频进行“点播”观看。笔者统计了截至当晚23点正,国内两大门户网站的该视频点播量,分别为:新浪视频276,038次,优酷视频290000次。若是将网上该新闻视频所有的播放量汇总,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上千万的天文数字;再比如根据国内最大的视频网站优酷视频2013年5月4日“优酷指数”显示:目前在江苏卫视热播的电视剧《爱的创可贴》,在优酷视频中的播放量高达6,029,390次,这些天文数字显示出互联网巨大的潜在收视力,同时也表征了电视媒体和互联网这对新旧媒体之间新型关系——竞争与合作交融的模糊关系。

二、观众的崛起

互联网的天文数字的点击量,一方面表征了网络延展电视节目的收视空间,同时也暗示曾经的单向度的电视观众通过身份的转变来撬动电视媒介的“霸主”地位。英国电视文化学者霍尔在四十多年就深刻剖析了电视内容传播过程,他将电视内容的传播过程划分为生产制作、节目成品和观众收看三个环节,即著名的编码、解码理论,霍尔认为在这三个环节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即“解码”应该被认为是和编码环节同样重要的环节,他还创造性的将观众的解码分为三种倾向:偏好解码、协商解码、对抗解码,由此得出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解读是电视内容传播的效果的关键,他从理论层面论证了观众的中心地位。霍尔理论在电视媒介发展过程中不断被证实,而当下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内容的传播更能验证这一观点。近年来中国大陆互联网迅速普及,电视观众一部分转换为“网民”,这一具有一定公共属性的媒介空间给了原本是电视观众的网民一定的话语空间。网民可以通过网络自由表达对电视节目甚至电视台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能得到这个原本“傲慢”的媒介之王重视。所以当网民在网络空间狂欢似的表达对电视媒体的揶揄的时候,居然在现实世界得到严肃的回应,比如近两年安徽卫视的原来典型“迎客松”涵义台标居然诡异的转附为可爱的“海豚”形象,湖南卫视的原台标的“鱼米之乡”涵义亦诡异的转附为“芒果”象征。这两个台标的意义转附源自最初互联网时代网民自由恶搞,当最初的网友发现安徽卫视的“迎客松”像是从水中跃起的“海豚”,且得到数量巨大的网民认同并广泛传播的时候,电视台倍感网民的巨大力量,于是顺势就顺应“民”意,改称自己就是“海豚卫视”。这种受众地位的崛起居然导论文导读:上一页12
致了一个电视台对自己台标涵义的重新解释,就发生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

三、电视媒介空间新拓展

加拿大早期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因尼斯,根据媒介的空间与时间属性将媒介分为空间偏向媒介和和时间偏向媒介,并研究人类发展史来证明媒介的时空偏向和人类社会发展演变之间的密切联系,开创了媒介环境学派。这一学派将终极关怀指向了媒介的形态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联系。麦克卢汉就是这一学派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著名的地球村和媒介即讯息等令人警醒的论断。按照这一思维范式,当下电视媒体和各种新媒体同时存在,必然在媒介空间上有新的拓展。前文阐释了电视和互联网的之间交融的模糊关系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近年来迅速普及的智能手机也悄然参与建构新媒介空间。通过手机运行的微博、微信和各种第三方软件(APP)已成为“新新人类”参与媒介空间的重要途径。传统电视内容的传播或是电视产业营销主要依靠电视节目的播出和手机短信的发送,当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的营销方式之一就是,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吸引观众并参与到节目中回来。这种电视和手机构建的媒介空间中的社会关系基本还属于一对多的“单向度”关系,而且成千上万的者(他们首先是电视观众)之间没能链接为密切的社会关系。“比如大众媒介着力于构建一对多的、单向的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带有明显的集权色彩,而手机、网络等新媒介则从技术上体现了平等的社会关系等”①。而在微博、微信媒介时代,不管是完全私密的个人还是电视媒体(大到电视台小到具体的从业人员)都可以通过注册“微博”来参与媒介空间的构建,微博的注册者之间可以通过“互粉”、“收听”等具体形式建立关系。和具体的现实世界的社会关系最大的区别是,这种类似于“互粉”的方式可以将人与人链接起来,人际关系在数量和热度上可见可感摘自: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比如湖南卫视的仅腾讯微博的粉丝量为376万,其主持人何炅仅腾讯人数高达3780万。微博主人可以通过转发、关注、评论、推荐等等操作方式构建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方便、更直观的媒介空间,这种技术上的平等关系无穷的放大了电视与观众的媒介空间,在这样一个丰富的比现实还“真实”的媒介空间中,观众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观众的热情再一次被激发,观众与电视、观众之间的媒介空间的又一次革命性的拓展。
所以,在当下新媒体盛行,电视媒体仍然占据媒介之王的霸主地位的媒介环境下,电视媒体呈现出新的媒介形态,电视和互联网之间建构纠结模糊的媒介关系,电视观众的主体地位悄悄崛起,同时电视和互联网以及手机微博等新的媒介形式共同构建的媒介空间中,各种媒介元素互相之间的关系正发生一场新的革命。
注释:
①李彬,关琮严.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J].国际新闻界,2012(5),P38-42.
参考文献:
斯图亚特·霍尔著.庞璃译者.文化身份问题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0年6月1日.
威尔伯·施拉姆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0年10月1日.
[3]高有祥.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05.
[4]俞国平.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J].视听纵横,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