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治理以“边污染,边治理”和“先污染,后治理”视角看德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88 浏览:16096
论文导读:育活动实施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对象所处的内部小环境。而笔者认为,凡是能对个体的道德形成产生影响的环境都属于德育环境范畴,除了出于道德教育活动所需而创建的环境外,还有自然非人为的环境。按其影响范围,划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与微观环境。按其状态,划分为开放的环境和封闭的环境。按其内容,划分为社会物质环境和社
学校到底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各种寻求解决德育困境的思想、理论层出不穷,学校的德育改革实践也是大刀阔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却收效甚微。除了实践没有落实的原因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走的是“边污染,边治理”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德育之路。本文希望通过深入思考和探究,找出德育矛盾的主要方面,最终给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些启发,从而促进德育的发展。
先污染后治理;德育环境;潜移默化;德育;防污染;学道德

一、、对德育“边污染,边治理”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诠释

1. “边污染,边治理”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实质。污染,原意是环境污染的简称,指由于某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7ctime.com
种物质或能量的介入,使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在法律上,环境污染则是指由于某种物质或能量的介入,使某一特定区域的环境质量劣于适用该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治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科学技术和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等一系列手段减弱污染,并消除污染带来的影响。
2. 德育环境的内涵。对于德育环境,教育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多数人认为,德育环境指的是影响道德教育活动开展的各种外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德育活动实施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对象所处的内部小环境。而笔者认为,凡是能对个体的道德形成产生影响的环境都属于德育环境范畴,除了出于道德教育活动所需而创建的环境外,还有自然非人为的环境。按其影响范围,划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与微观环境。按其状态,划分为开放的环境和封闭的环境。按其内容,划分为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精神环境。按其性质,划分为良性的环境和恶性的环境。恶性的环境也就是被污染了的环境,这种被污染的环境也会污染儿童。
3. 对德育“边污染,边治理”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诠释。人们给孩子提供的环境,尤其是学校环境之外,开放环境里的一些不良风气,不良行为(物质或能量的介入)等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如养成不良习惯、品行不端等,也就是恶性环境对儿童的一种污染,这种污染具有隐蔽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其对孩子的影响方式是隐性的、渗透性的,但往往就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才更可怕。
学校开设各种德育课程与开展各式德育活动(法律,教育等手段),以把儿童培养成为一个思想品德高尚、有良好的言行举止、不作恶的人(消除被污染后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就是对儿童被污染后的一种“治理”。我们都知道,当环境被严重破坏之后就很难予以恢复,儿童的思想品德与言行举止也如此,一旦不良行为习得后要想纠正,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需要付出的努力要比模仿习得多100倍。
心理学理论已证实儿童具有先天性道德禀赋。移情实验也充分证明儿童具有先天的社会移情能力。虽然这并不足以表明人之初性本善,但至少可以说明没有所谓的性本恶。康德在其《论教育》中写道:“恶的根源是在人类禀赋中找不到的,恶只是本性未曾受到相当管控的结果,人只有善的胚芽”,洛克的“白板说”则告诉我们,孩子刚呱呱坠地的时候就像一块纯净无暇的白板,其知识、思想、行为皆为后天所习得,试想如果儿童没有在后天环境习得不良的思想行为,即恶,那他们朝着善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是不是更大呢?因此,德育最大的误区就是我们不知不觉走了“边污染,边治理”和“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种德育路径片面强调了对儿童输入积极的有利于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却忽视了环境中其他不良思想行为对儿童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侵蚀。我们都知道,当恶的作用力大于善的作用力的时候,儿童往往表现更多的是恶的行为,而善更加难以形成,因此笔者认为,德育的最有效途径是预防儿童被不良思想行为污染。

二、防止儿童被污染,比由外而内塑造良好品行更有效的理论依据

(一)心理学理论依据

1. 生态系统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创建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坏境是一种具有嵌套式结构的系统,具有层次性、动态性、整体性。他认为,个体发展的生态环境从内到外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布朗芬布伦纳进一步指出,这里每一个系统对儿童的发展都有着复杂的生态学意义;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到另外一个系统。根据这个理论,儿童生活在一个大系统中论文导读:
,大系统里又有环环相扣的小系统,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大系统还是小系统,都是由一个个的环境组成,如果儿童所在的所有生态环境系统都被污染了,那身处其中的儿童怎能独善其身而不会被污染,从而习得良好的思想品德呢?
教育家欧文的新拉纳克试验表明:幼儿是可以由人任意塑造的结构奇妙的复合体,其性格并非由本人来控制和支配,而是由他周围的人或环境来决定的。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接触,就会形成与周围人群相类似的情感和习惯。一个人在其品质形成时期是处于被动地位的,造成罪恶性格的过错不在个人,而在于培育个人的制度和环境,如果代之以好的环境,良好的品质就会形成。所以,当政者要不断改善当前的社会教育制度,消除生活中的懒惰、贫困和罪恶,代之以合乎理性的教育来陶冶全体国民的性格。
2. 观察学习理论。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早期曾和他的合作伙伴让儿童观察成人对一个娃拳打脚踢,然后将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娃也会像大人一样拳打脚踢。这说明:儿童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加上儿童由于身心发展的局限性没办法明辨是非,所以几乎所有的行为他们都会不加选择地模仿,而在朗芬布伦纳所说的生态环境系统里面就会有形形色色的行为,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积极的,但更有消极的,所以对不良行为的防微杜渐也就是防污染显得尤为重要了。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普罗塔戈拉曾说过,学习道德类似于学习母语,儿童并非天生就能掌握母语知识与技能,他们必须通过后天学习才能使用自己的母语。儿童是通过向父母、同伴以及遇到的所有人模仿学习母语的,尽管这期间儿童的父母、同伴以及所有的人都没有意识到在教授儿童母语。同样的道理,父母、同伴以及儿童遇到的所有人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都对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只不过与母语稍有不同的是道德的影响有好有坏,这就更加要求我们给儿童营造一个和谐无污染的环境了。

(二)教育学理论依据

道德的特殊构成。道德与一般的知识不一样,道德由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道德知识和其他所有的知识一样可以传授,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受外界的影响却极其有限。受教育者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感悟、反思和内化,才能真正习得道德。纵观我国的学校德育,其实施途径和方式主要是以知识性或理论性德育课程为主;其次是活动性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这些显性德育课程因为一味地灌输道德知识与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都相对滞后,所以大大地削弱了德育的实效。没有人能左右一个人的情感与意志,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需要受教育者长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逐渐领悟和内化而养成。
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能够做到知善而行善,但知恶而作恶的人更不在少数。由此可见,能够对善的知识倒背如流、信手拈来的人,未必是道德高尚者,在现实生活中,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随处可见。道德和技术一样,必须通过现实的活动才能获得,例行做公正的事,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的人;任何一种道德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并且最终体现在行为上。正因为道德的特殊构成,所以才使得学校德育实效相对有限,培养有道德的人,不是通过单纯的教学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通过实践,通过交往,通过生活等措施来进行道德教育,但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开放性、普遍性、隐蔽性等特点使得源于:论文书写格式www.7ctime.com
道德教育的进行更加困难。

(三)哲学理论依据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我们都知道,影响儿童道德的因素有很多,而我们现阶段的德育过多地强调由外而内地给儿童灌输道德知识与理论,忽略了儿童所处的环境对其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而无论好坏都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在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将德育理论传递给学生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着重于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无污染的生长环境,以防止其被不良思想行为腐蚀呢?鉴于学校德育实效的有限性和根据布朗芬布伦纳创建的生态系统理论以及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防止儿童被不良思想论文导读:
行为侵袭比通过灌输培养好品德要更有效,更务实。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在构成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唯有抓准处于支配地(下转61页)(上接87页)位、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方面,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分析可明确知道德育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防止儿童被污染,而由外而内地让儿童习得好思想好行为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三、德育最有效对策,是防污染与学道德相结合

(一)防污染
檀传宝先生在其《论社会环境的德育价值》中认为,社会环境对某一具体德育对象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消极的。而他所说的这种反面的,消极的影响不正是对儿童的一种污染吗?我认为,社会环境的德育负向功能与社会环境的反向德育功能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所以应该引起教育界以及国家的高度重视。当然,现阶段要求国家的行政干预使社会环境完全净化,达到纤尘不染只能是乌托邦般的梦想,但国家确实可以制定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相对干净、无污染、健康和谐的环境。本人认为,这是德育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这个主要方面是德育的首要之任务。
(二)学道德
对于身心尚未健全的孩子来说,一个和谐无污染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但完全依靠外部环境来塑造一个人的道德是行不通的,因为道德不仅仅是一个习惯和实践的问题。让儿童掌握道德理论知识并非单纯地向他们灌输一些社会公认的标准和价值,而是教会儿童做出正确道德判断的方法。所以,学校这种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系统的德育方式还得常抓不懈。
防污染和学道德两者都要抓,两者都要硬,这才是完整的德育。但就现阶段的中国德育来说,似乎忽视了前者,而本文的写作目的便是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为国家制定政策以及为学校的德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更高效、高质地进行德育。
参考文献:
单中惠,杨汉麟.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第四版.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2.
张文鸳.隐性德育课程[EB/OL].200

6.11.15.

[3]王囡.论道德教育之可能及其限度[EB/OL].200

6.04.19.

[4]陈迪英.道德可“教”与不可“教”:多学科的视野[EB/OL].2006.6.9.
[5]王伟卓,李成尧.“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反思[EB/OL].2011.11.
[6]檀传宝.论社会环境的德育价值[EB/OL].1994.
[7]黄上芳.让父母职业化[J].学园,2013(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