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美学谈我国当代建筑中新美学倾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827 浏览:23167
论文导读:的假恶丑概念却被纳入到了美学的范围内,在如今的大众文化中美和丑都具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在当代,建筑形式的终极目标不再是永恒的美,美在建筑话语中失去了霸权。人们对待审美的看法越来越宏大,在这个过程中扩大了审美的范围,认为只要是能够吸引大众目光的,都可以算在美学之内,现如今大部分的建筑形式不仅包含着美同时也
【摘要】传统的建筑美学是由权力阶层霸占的,而在当代,大众审美则成为了建筑形式的主流。在我国,大众的审美标准也影响到了专业建筑学的话语权,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新型建筑美学倾向。本文阐述和讨论了我国当代都市里的建筑新美学特征,期望能够给建筑界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当代建筑;审美;大众文化
引言
建筑诞生的时候就和美产生了联系,建筑的审美也应运而生。作为一名建筑师、在对建筑进行设计和评价的时候,都和图像审美产生密切联系。建筑业里存在的形式主义几乎把所有的理想和信条都转化成了一种审美趣味。建筑美学追求总体性、理性和线性等,所以这种美学标准都有着明确的理性目的,要求审美符合逻辑,,关注高雅的审美情趣。现如今关于建筑形式的审美已经逐渐和大众生活融为一体,导致了新型建筑美学特征的出现,完成了由客观性向协同性,由绝对性向相对性,由必然性向随机性,由真理性向反讽性的转变。
1多元差异性
我国市场经济完成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任务。曾经的精英阶层控制话语权的模式已经被多元化的大众主体交流所取代,文化的多元性取代了文化的统一性。大众文化逐渐从边缘走向了中心,这引发了建筑审美的多元化标准,在现代社会中,与众不同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美。

1.1异域形式的流行

如今建筑形式多元化美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西方的建筑形式进军中国并大范围流行开来。我国建筑形式及形式理念广泛受到了一些著名西方建筑大师的影响。西方强势文化话语霸权笔者暂且不表,首先反映出的是差异性审美在大众范围流行开来的结果,人们希望体验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生活。与此同时,对于差异美学的追求,也伴随着异域文化本土化的过程。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师也参与了许多带有异国符号的建筑设计工作。文化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建筑师在建筑形式的设计过程中,无论有意识还是下意识,都会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大众的审美同样也会以本国文化为参照。建筑师和大众对另类美感的认识和再现也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受到文化身份的影响。
西方建筑形式在中国的流行,可以说既不归功于西方文化、也不能完全说是本土文化的影响,它是一种全新的异化后的另类美学。这种审美类型不但能够引申外来文化,还可以反思自我认同,完成自我和他者的和谐统一。

1.2个性表达的追求

由于异化时尚价值观的冲击,大众对个性的表达和追求也越来越重视。风向标般的明星建筑师们拼尽全力奇思妙想,试图通过设计出意想不到的建筑形式来彰显独特的美学趣味。当代中国都市大众的一个生活方式就是通过符号表达自我。因此笔者认为建筑形式可以像另类时装一样出位的同时,又被大众所接受。各种奇异的建筑形式都将出现在大众的审美范围之内。另外使用者也介入到建筑活动中,从材料选择、色彩选择到外观造型都体现着业主的个性色彩,建筑形式被要求符合个体使用者的复杂的需求和审美趣味。换句话说,今天多元化的审美景观是由建筑师、业主以及大众对建筑形式共同的个性追求造成的。
2强调边缘化
我国自古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名句,中华文化强调人工声响不如自然的声响动听,但是自然的声响又不如人的嗓音悦耳。这一美学命题包含了崇尚天然和真实的内核意义。真、善、美一直都占据着传统美学审美的中心地位,假、丑、恶被严格排除在中心之外,与审美没有丝毫的联系。而真善美的美好表达的只能针对非物质的问题,丑或平庸却涉足了现实物质,踏足了物质的不定性表达领域。所以,由于建筑市场的日渐成熟,一直属于审美边缘的假恶丑概念却被纳入到了美学的范围内,在如今的大众文化中美和丑都具有着自身的审美价值。
在当代,建筑形式的终极目标不再是永恒的美,美在建筑话语中失去了霸权。人们对待审美的看法越来越宏大,在这个过程中扩大了审美的范围,认为只要是能够吸引大众目光的,都可以算在美学之内,现如今大部分的建筑形式不仅包含着美同时也包含着丑,既包含了稳定又包含了非稳定,不但包含了秩序同时也包含了混乱,同时容纳了真实和非真实。人们也开始重视偶然性或随机性的审美价值,笔者不认为这是反抗传统美学,相反的,这是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的尊重和反省。
3反整体性和宏大叙事
审美标准的转变历史往往都是由一种整体性叙事话语代替了另一种,而每一次建筑变革都试图起建立一种包含中心意义的整体观念体系。这仅仅是令一种中心取代另一种中心,从一种整体性进入另一种整体性的美学革论文导读:
命。由此可见,建筑形式历史美学往往都在追求和表达着终极理想。笔者在上文已经谈过,由于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建筑的审美标准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和异域化,曾经很多处在边缘的美学价值开始纷纷受到了关注和重视。这大大冲击了正统宏大叙事与整体性的美学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如今的都市建筑里,不存在任何一类建筑形式可以被称为正统或主流;不存在能够规范一切、限制一切的形式审美原则;绝对权威且全面的建筑大师也不复存在。一种“众声喧哗”的状态出现在了建筑形式审美中。对称、和谐与整体法则不再是建筑师的设计主题。建筑形式走入建筑市场,褪去了曾经神圣的艺术外衣,转变成了引起感官娱乐的一种商品。因此审源于:论文范例www.7ctime.com
美客体的感受开始受到建筑设计师的关注和重视。整体化与宏大叙事在建筑形式里被剔除,这恰恰也反映出了社会和大众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差异性。
4反深度,重视平面化
当代美学的深度也因传媒模式与审美对象的仿真化而逐渐被抹平。能够在大众文化中起核心的作用的是传媒所造制出的影像,它的无所不在把大众推向了一个全新的仿真世界社会。仿真世界作为一个无穷无尽的互相摹仿的仿真系列,它不仅让人们失去了感知具体现实的能力;同时也拓宽了人们的精神空间,丰富了人的信息量,完成了大众生活表面化、舒适化、轻松化的转变。
在当代,建筑形式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符号。建筑形式的生产就是对大众的生活进行剪辑和加工后使其符号化,可以真实更可以夸张、可以客观也可以主观,最后将这种符号当作商品在市场上进行出售。各种建筑形式符号在大众文化中应当变为时尚,这是为了满足大众心理、情感和思想的需要,再进行传播和流行,瓦解掉文化的排外堡垒,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障碍和符号等级,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凡俗的界限也不复存在。一个在符号泛滥但意义匮乏时代的建筑师,他整理符号和设计建筑形式的能力一定会不断得到提升,然而却会在众多的符号中迷失自我,找不到它们代表的意义。把一个时代或地域的建筑符号进行简化是建筑师的工作责任,他们简化了这一系统内丰富的能指和所指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即时的、新鲜的、流行的才符合开发商、业主及市民的愿望。在当代社会,传统的常规物质手段逐渐被非物质化因素取代。目前建筑形式的审美判断已经抛弃了深度,走向了浅薄化和表面化。
5结语
在包容的大众文化中,建筑的美学范围在不断扩大,这必将给当代建筑学注入新的活力;可是大众文化因为自身的特点也带有很多的弊端,这会给建筑的美学判断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当代建筑师必须面对大众文化,究竟是积极领引大众,还是消极的进行随波逐流,这和每一个建筑师的职业素养和操守有关系。笔者认为建筑师在面对大众的审美趋向时并不能一味迎合,而是要通过专业素质来提升我国大众的建筑审美水平,建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这是他们的使命所在。
参考文献:
王又佳.谈我国当代建筑新的美学倾向.先锋论坛.2013(02).
曾坚.当代世界先锋建筑的设计观念.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