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教学质量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构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116 浏览:48054
论文导读:年限上,学分制要求比较宽松,学习优异者只要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就能提前毕业,学有余力者还可辅修第二专业或攻读双学位;学习成绩较差或经济状况欠佳的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放慢学习速度,延长学习年限,甚至可以中断学业,外出创业后再返回校园继续学习,直至修满规定学分后毕业。

4.以指导代替指令学年制下学生的学习内容由学

摘 要:学分制条件下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遇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难度增大、学生趋易行为、质量标准模糊等难题。适应学分制改革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质量监控内容、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制度保障体系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1002-0845(2013)03-0058-03
近年来,高校完全学分制改革如火如荼,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学分制改革以其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及人才培养的多样性等特点为高校教学带来生机。同时,学分制改革犹如一把“双刃剑”,它的实施也给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强烈冲击,对处于教学管理终端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和鞭策。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大众化背景下如何确保高等教育质量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样结合自身特点、构建适应学分制改革要求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许多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学分制改革的历程

学分制作为高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起源于欧洲。18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兴学科层出不穷。显然,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统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随即欧洲一些大学冲破了固有的统一课程设置模式,增设了许多课程。但是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课程,于是产生了选课制。德国最早提出“选课自由”的思想。1810年,柏林大学创始人、教育家威廉?洪堡提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思想,主张学生自行选择课程、教师以及学校自行安排学习进程,并在柏林大学试行。但由于种种原因限制,在当时的德国,学分制并未正式成为一种高校教学的管理制度。1825年由托马斯?杰斐逊创办的弗吉尼亚大学是美国最早开始选修制尝试的学校之一,学生在学习中享有一定程度的选修自由。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在哈沸大学推行选课制,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学生只要学习一定数量的课程并获得学分就可以得到学位。七八年后,哈佛大学正式实行了学分制。此后,美国的其他大学纷纷效仿,并很快被英国、加拿大等国采用,至此学分制作为一种正式的教学管理制度登上了世界高等教育的舞台。我国曾在“五四”运动前后引入学分制。1952年院系调整后,我国高校教学采用苏联模式取消学分制,改用学年制。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学分制改革才在我国重现。目前完全学分制已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3]。

二、学分制的特点

1.以学分代替学时

学分制条件下,学生修习的课程成绩合格,就可以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当学生修习的所有课程的学分总和达到学校规定的总学分后,就可以毕业,在此,没有学习年限的硬性要求。学年制下学校按教学计划规定学生的修业年限和应修课程,考查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是否完成了课程学习,同时根据是否通过相应的考试决定能否毕业及授予学位。从整体上看,学年制关注学生是否经历规定的学习历程,学分制则更关注学生是否取得规定的学习成果,是否修满学分。

2.以选课代替排课

选修制是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先决条件,它是学分制的核心。学年制使用固定的教学计划,学生一进校,其培养计划已确定。学分制则不同,它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进度,选择学习方法。选修所能给予学生的一是宽广的课程选择范围,二是学习年限的自由,三是自我管理的机会[4]。可以说,衡量高校学分制实施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学生选择机会的多少。

3.以弹性代替刚性

学年制和学分制均要求在一定的学制内修读完规定的课程,它们最大的区别是有无年限的严格限制。在学习年限上,学分制要求比较宽松,学习优异者只要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就能提前毕业,学有余力者还可辅修第二专业或攻读双学位;学习成绩较差或经济状况欠佳的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放慢学习速度,延长学习年限,甚至可以中断学业,外出创业后再返回校园继续学习,直至修满规定学分后毕业。

4.以指导代替指令

学年制下学生的学习内容由学校根据培养计划提前确定,学生入校后要严格按照学校预定的教学计划学习,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学分制则充分体现了培养过程的指导性。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允许学生选课,同时为了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要求实行论文导读:内在逻辑;从选择教师上看,学生可能不再以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等为标准选择教师,而是倾向与选择要求不严、考试不难、甚至考前划重点的教师的课程,而将一些教学效果好、但要求比较严格的教师置于尴尬境地,形成不良的教学的风气。学生的这种趋易避难的选课倾向势必降低其学习质量,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这种情况,校方难以控制,
导师制,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帮助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方案。

三、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难点

1.目标管理对传统教学质量监控的挑战

从教学计划及其要求上看,学年制重视过程管理,而学分制强调目标管理。学年制要求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学习相同的课程,学习步调一致,便于统一管理。学分制,高校选修课程比例增加,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修习课程各不相同。学分制强调以目标为导向的总结性评价,弱化了对具体教学过程的管理,使原本比较关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难以寻找到监控的着陆点[5]40。

2.教学管理难度增大对原有教学秩序的冲击

学年制管理体系下,学生的学习进度及修习课程整齐划一,可以按统一的计划来实行管理。但在学分制体制下,这种统一被打破,教学管理的环境和要求变化较大,管理模式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应变性;传统的教学指导文件、课程安排和学生管理等各项制度不再适用,这一系列变化必然会导致学校各个部门管理环境的变化,政策如不及时调整,势必会影响学分制的推行。管理工作的复杂化使原有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难度增大。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www.7ctime.com

3.学生的趋易倾向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威胁

学分制下学生选课自由增加,这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趋易避难心理,出现拼凑学分的现象。从修习内容上看,学生可能选择难度较小的课程,而不顾知识的内在逻辑;从选择教师上看,学生可能不再以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等为标准选择教师,而是倾向与选择要求不严、考试不难、甚至考前划重点的教师的课程,而将一些教学效果好、但要求比较严格的教师置于尴尬境地,形成不良的教学的风气。学生的这种趋易避难的选课倾向势必降低其学习质量,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这种情况,校方难以控制,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滑。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7ctime.com

6.重视信息反馈

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对于近一步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行学分制改革的高校应该重视成立多渠道的教学信息反馈途径。第一,成立专门的教学检查和教学督导机构。通过常规的教学检查和持续的课堂教学评价随时掌握教学活动情况,及时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实行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他们最了解教学过程的实际状况,有权对教学工作提出建议,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是不完善的评价体系。学校可以每学年在学生中聘请学生信息员,通过他们收集对各科教学的意见,并反馈到教学部门,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另外,为了体现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学校还可以通过教学反馈信箱、教学问卷调查、网上论坛和领导接待日等途径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第三,开展毕业生调查工作。毕业生质量能较准确地反映高校教学质量,毕业生对教学的看法是学校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要重视毕业生调查工作。首先,要抓好毕业生离校前的调研。临近毕业,通过反观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看法会更全面。所以,通过调查临近毕业的学生,收集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了解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满意源于:论文格式模板www.7ctime.com
度是很有必要的。其次,要搞好毕业生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及时发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从而保证学校的教学计划与人才需求之间的动态适应性。
参考文献:
陈洪捷.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修订版)[M]. 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0.
贺国庆,等. 外国高等教育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227.
[3]中国教育年鉴编写组. 中国教育年鉴[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 版社,1994:3.
[4]任淑淳. 学分制管理的若干启示与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 究,2004(12):53-54
[5]徐爱萍. 适应学分制改革,建立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1(1).
[6]牟悦. 基于学分制的高校教学管理的研究[D]. 武汉:华论文导读:中师范大学,2004:4.贺祖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保障.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3.〔责任编辑:赵滨〕收稿日期:2012-12-26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EIA100405)作者简介:张燕(1980-),女,河南焦作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上一页123
中师范 大学,2004:4.
[7]贺祖斌.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保障[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4:83.
〔责任编辑:赵 滨〕
收稿日期:2012-12-26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EIA100405)
作者简介:张燕 (1980-),女,河南焦作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