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变形航天工况下滚珠丝杠接触特性及摩擦效率怎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978 浏览:123360
论文导读:
摘要:航天伺服精密传动机构中的滚珠丝杠由于载荷和工作条件的特殊性,其接触变形、摩擦磨损、破坏机理与通用滚珠丝杠传动相比有天壤之别,对于航天工况下的滚珠丝杠副探讨有着十分必要的作用。本论文结合弹塑性力学、摩擦学、热力学对滚珠丝杠副进行了论述探讨和探讨。首先基于赫兹论述结合塑性变形特点对滚珠丝杠副进行了弹塑变形建模,根据滚珠丝杠副的特点分别以数学计算模型和有限元仿真,对滚珠丝杠副的接触变形不足进行了探讨。其次根据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的发生机制特点,构造了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的计算模型,浅析讨论了各种因素条件对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的影响,基于热变形基本方程和有限元论述对于滚珠丝杠副的温升和热变形建立了数学模型,在确定约束条件和热载荷的基础上建立了滚珠丝杠副的稳态温度场浅析模型,并给出了热位移变形图。最后根据有无预紧情况分别对滚珠丝杠副的传动效率进行了数学模型计算。本论文的探讨对于面向航天工况的伺服精密滚珠丝杠传动的优化设计有着一定的论述价值,为航天机电伺服机构的小型化、轻量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关键词:滚珠丝杠论文弹塑性变形论文摩擦力矩论文有限元论文热变形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4
Abstract4-8
1 绪论8-15

1.1 课题探讨的背景及作用8

1.2 滚珠丝杠副介绍8-13

1.2.1 滚珠丝杠副工作原理8-9

1.2.2 滚珠丝杠副的特点9-10

1.2.3 滚珠丝杠副的分类10-12

1.2.4 滚珠丝杠副的基本尺寸12

1.2.5 滚珠丝杠副的精度和材料12-13

1.3 国内外探讨近况13-14

1.3.1 国外的探讨进展情况13

1.3.2 国内的探讨进展情况13-14

1.4 本论文主要探讨内容14-15

2 滚珠丝杠副的接触变形15-26

2.1 概述15

2.2 滚珠丝杠副的弹性变形15-19

2.1 Hertz接触论述15-17

2.2 滚珠与滚道的弹性变形17-19

2.3 滚珠丝杠副的塑性变形19-20

2.4 丝杠副的弹塑性变形计算20-21

2.5 滚珠丝杠副的有限元建模仿真21-25

2.6 本章小节25-26

3 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浅析26-44

3.1 概述26

3.2 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产生机理浅析26-29

3.

2.1 滚珠丝杠副弹性滞后引起的纯滚动摩擦26-27

3.

2.2 滚珠丝杠副滚珠与滚道间的差动摩擦27

3.

2.3 滚珠自身的自旋滑动摩擦27

3.

2.4 滚珠丝杠副滚珠与滚珠间的滑动摩擦27-28

3.

2.5 返向装置内的滚珠摩擦28

3.

2.6 润滑剂粘滞摩擦28-29

3.3 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影响因素浅析29-37

3.1 预紧力对滚珠丝杠摩擦力矩的影响29-31

3.2 滚珠循环方式对滚珠丝杠摩擦力矩的影响31-32

3.3 滚道参数对滚珠丝杠摩擦力矩的影响32-35

3.4 载荷对滚珠丝杠摩擦力矩的影响35-36

3.5 材料、润滑对滚珠丝杠摩擦力矩的影响36-37

3.4 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浅析计算37-42

3.4.

1. 丝杠滚道内的摩擦浅析计算37-38

3.4.

2. 返向器内滚珠滑动摩擦浅析计算38-39

3.4.3. 滚珠进出返向器时摩擦浅析计算39-42

3.5 滚珠丝杠副预紧力的确定42-43

3.6 本章小结43-44

4 滚珠丝杠副温升及热变形浅析44-54

4.1 概述44

4.2 滚珠丝杠的发热及论述计算44-48

4.

2.1 滚珠丝杠热浅析基础44-45

4.

2.2 滚珠丝杠的发热量计算45-46

4.

2.3 滚珠丝杠副热对流的计算46-48

4.3 滚珠丝杠的温升及热变形浅析48-49

4.4 滚珠丝杠温升的有限元仿真模拟49-51

4.5 滚珠丝杠副发热的影响因子和改善策略51-53

4.6 本章小结53-54

5 滚珠丝杠副的传动效率及磨损浅析54-68

5.1 概述54

5.2 滚珠丝杠副效率浅析54-62

5.

2.1 滚珠丝杠副无预紧下的效率54-56

5.

2.2 滚珠丝杠副有预紧下的效率56-60

5.

2.3 滚珠丝杠副数学模型计算60-62

5.

2.4 滚珠丝杠副防止逆传动的策略62

5.3 滚珠丝杠副失效浅析62-67论文导读:5.4本章小结67-686总结与展望68-70

6.1总结682展望68-70致谢70-71参考文献71-74上一页12


5.4 本章小结67-68

6 总结与展望68-70

6.1 总结68

6.2 展望68-70

致谢70-71
参考文献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