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中美校企协同革新中美比较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075 浏览:84159
论文导读:求进行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企业在这里是主体,管理机构以企业为主,科研机构以高校为主。第三种现状,大学参加到企业的科研中。利用企业先进的科研设备,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将高校科研的成果转化成企业的生产力,将高校的科研力量投入到企业中去进行研发的一种模式。第四种现状,就是允许大学里的学生到企业去打工,进行勤工
摘 要:校企协同创新的质量,对高校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中美两国校企协同创新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和对比研究,从中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校企协作创新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我国今后的校企协同创新中。
关键词:校企 协同创新 中美对比 模式

一、校企协同创新基本概念、内涵及意义

所谓的校企协同创新,就是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研究机构进行关于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校企协同创新对我们的高校人才培养,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提升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校企协同创新是构建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源于: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其次,校企协同创新可以实现优势整合;再次,校企协同创新是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最后,校企协同创新关键是形成统一的意见。

二、中国高校的校企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的校企协同创新还是处在起步期,校企协同创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现状:
第一种,学校引进企业生产现状。目前在北方的很多大学校企协同创新都存在下面的现状:企业受地域的限制和厂区规划的限制,没有自己的研发基地,他们就采取走进校园的方式,在校园内建立企业的研发生产线,将“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在高校内进行。而高校也将自己的研发队伍充实进去,将高校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施用到企业的研发平台上。这样,既满足了企业的要求,也锻炼了高校的研发队伍,是双赢的结果。
第二种,实习与教学相结合、研发与生产相交替现状。在许多高职类高校、工科技术类高校则存在这样的校企协同创新现状:每年组织学生去企业的生产线进行实习,根据生产的实际,进行研发,研发的地点可以是企业的研发基地,也可以是校内的研发基地,再将研发后的成果投入到企业的生产线。
第三种,校企协同创新互动的现状。还有一种现状就是企业与高校互相进行互动。企业将先进的研发设备送至高校,在高校的研发基地,对企业的研发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采取“传帮带”的形式为企业培养研发人员;也可以让企业的优秀工程师进入校园为高校的学生授课。高校的研发离不开企业的资金支持,而企业的研发也离不开高校的技术支援,对于校企双方来说,这种互相聘任的方式是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第四种,“订单”式校企协同创新现状。就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委托高校派出相关专业的研发人员,到企业继续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企业派出相关的研发人员到高校进行专业学习;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培养、壮大企业的科研队伍。

三、美国高校的校企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美国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实行“企业大学合作研究计划”,也就是美国的校企协作创新,并立法进行了规范。美国的校企协作创新目前的发展现状是:
第一种现状,企业对大学进行科研进行投资。企业与高校签订科研合同,企业给予高校资金援助、转让科研设备、设立由企业支付薪酬的教学或研究职位。
第二种现状,企业与大学联合进行科研研究。高校与企业共同建立联合研究机构,高校出技术力量,企业出科研资金与相关科研人员,这种模式的功能定位主要是为企业进行服务,根据企业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企业在这里是主体,管理机构以企业为主,科研机构以高校为主。
第三种现状,大学参加到企业的科研中。利用企业先进的科研设备,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将高校科研的成果转化成企业的生产力,将高校的科研力量投入到企业中去进行研发的一种模式。
第四种现状,就是允许大学里的学生到企业去打工,进行勤工俭学,这样企业既可以得到想要的生产力,学生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很多的美国企业都利用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考验,很多勤工俭学的学生在毕业后都签到了曾打工的企业去工作。这属于校企协同创新中对学生就业的一种新的方式。

四、中美高校协同创新的对比

通过上述对中美两国高校校企协同创新的大致介绍,我们做一下中美高校协同创新的对比:
1.校企合作项目开发。美国的很多企业都是由知名大学孵化而来,而我国的很多校企合作项目开发还不够深入。

2.校企技术转让论文导读:

与专利许可。美国对这方面都有明确的法律进行规范和约束,而我国的校企协作创新在这方面还模棱两可。
3.校企协作创新的灵活性。美国的高校在这方面已经相当成熟,由于我国的校企协作创新刚刚起步,在合作方式以及合作模式上还不够灵活。
4.校企协作创新的多方性。美国的很多高校都进行的是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协作创新模式,而我国的高校开展的多是一对一的校企协作创新模式。
五、结语
从中美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校企协同创新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都是以后校企合作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比较中,我们也认识到,地方高校发展存在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高层次科研项目少、高端人才引进难等难题,只有做好校企协同创新,使校企双方在合作中实现良性互动、互利共赢、资源共享,才能使校企双方做大做强。通过更深层次的合作,推动双方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许霆.论校企协同的机制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17期
菅利荣.国际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2年05期
[3]王斌.美国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