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课堂教学例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准确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025 浏览:159135
论文导读:
关于课堂讲解教学的探讨大多都涉及讲解的本质、特征、功能、价值、原则、策略等,最终指向都是讲解的有效性。其中,讲解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是保证有效性的重要方面。下面笔者对几个教学案例做一分析总结,以此与各位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一、案例呈现与分析总结

案例一:
……
师1:什么样的路?
生:泥巴路。
师1:(在这篇课文当中,老师1查了一下资料)当时,红四团走的路是什么样的路呢,不仅是满路泥泞,他们走的是过去商旅走的路,马蹄子踩出来的那种路。旁边是直上直下的峭壁,下边是湍急的江水……
——《飞夺泸定桥》
分析总结:这段讲解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红四团战士面对的险恶环境。讲解的内容来源于老师1查找的资料,但不是对资料原封不动的背诵,而是内化加工之后的讲述。因此,所用言语是老师1教学言语的体现。这段讲解是准确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内容科学,所传达的信息符合历史事实。其次,语言表述规范。在用词方面,“满路泥泞”“商旅”“踩”“直上直下”“湍急”等用得很到位;在语法方面,“不仅……(而且)”句式的运用,强调了教师补充的信息:路很窄。因为红四团走的路是过去商旅走过的路,是马蹄子踩出来的,而且商旅一般是按队行走的,所以路很窄。“旁边是……下边是……”句式的运用,使得讲解有一定的顺序,而且这个顺序符合我们看事物的一般顺序:先说路,然后是路的旁边,最后是路的下边。
案例二:
师2:……我们看到,桥比路更加深入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所以作者由衷地说:“桥也是路,是没有路的地方的路。”当这个地方没有路的时候,桥去做了什么?
生:路。
师2:我们看,桥的功能多大啊!有形的桥连接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无形的桥沟通了每一个人的心灵。
师2(在讲这节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7ctime.com
课之前,也查了些资料)在青藏高原修青藏铁路的时候,我们称它为“天路”,是吧?很多地方无法修路,那么建设青藏铁路的那些非常伟大的工人叔叔们,他们就在青藏铁路上建设了各种各样的桥梁,使铁路一直延伸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地方……
——《桥之思》
分析总结:这段讲解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刻理解“桥也是路,是没有路的地方的路”的含义。同上例中的讲解相似,老师2的这段讲解也是资料内化的产物,依然可视为老师2教学言语的体现。这段讲解的准确性也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内容科学。讲解所传达的信息符合修筑青藏铁路的史实。其次,语言表述规范。在用词方面,“伟大”“建设”“各种各样”“延伸”等用得恰到好处。在语法方面,“……那么……就……使”,这些关联词、副词的恰当运用,既使得讲解流畅贯通,又使得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为什么要在铁路上架桥、桥梁修完后的结果之间的顺承关系展现得自然。
案例三:
……
师3:对,落花生,请坐。(这时宋闻竹小声地说:“还写了花生对我们的启示。”)对,宋闻竹说得特别好,不光讲落花生,吃花生、种花生,还讲了花生对他们的启发,对吗?知道为什么叫“落花生”吗?
生:(小声地)不知道。
师3:不知道。有人知道吗?那听老师说。为什么叫落花生是因为……别的植物都是花开以后结果,对吗?但花生是花落以后,就是花生的花落了以后才生果,所以管它叫落花生,植物学上是这么叫的,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3:你们知道许地山这个作家吗?
生:不知道。
师3:那听老师说啊。今天回家查一查许地山的生平,好吗?(有同学问什么叫生平)生平就是他的简介。
——《落花生》(第一课时)
分析总结:老师3的这两段讲解在准确性方面都存在问题。第一段讲解是课前有准备的,但是语言表述出了问题。花生之所以叫做“落花生”,是因为其开过花的枝(即子房柄)要钻入土里才结出果实。可见,老师3说“花落了以后才生果”是落花生名称由来的原因是不确切的。如果讲解不清晰,“通常就说明讲授者对信息并不很了解,或者记不准其中的重点”。第二段讲解是现场发挥,从中可见,赵老师混淆了“简介”与“生平”这两个概念。所谓简介,指的是简单介绍。所谓生平,指的是一个人生活的整个过程,既可以简单介绍,也可以详细介绍。生平不是简介,两个概念并不对等。

二、交流探讨

准确的第一意义是科学,即所讲解的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是符合科学事实论文导读:
的。倘若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信息就被扭曲了,这会导致学生对内容的错误理解,进而影响学生的经验建构。
教师由于其角色与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他的教学言语应当属于“精密型代码”。这种语言代码的最大特点就是规范性。就教师教学言语的规范性来说,其所包含的准确性是以学生的经验为前提的。教师要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的口头言语,以更接近书面言语的方式进行有效地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用一些搜集到的文字资料进行讲解时,将原始的书面言语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口头言语。在转换的过程中,尤其要保证转换成口头言语所传达信息的准确性,并与原始书面言语所传达的信息保持一致。不因言语的转换方式而导致学生经验的错误建构。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小雁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