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论市场我国市场定价对策与福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289 浏览:95666
论文导读:
摘要:双边市场论述是进入21世纪后才出现的一门学科,由于它覆盖了、视频游戏、操作系统等许多新兴市场,同时又对现实不足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目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包括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产业组织论述的前沿探讨热点之一。双边市场一般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市场中有两个不同类型的用户,他们通过平台进行交易;另一个是两类用户之间有着间接网络外部性,也就是平台一边用户的效用会随着平台另一边的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到平台中交易,以及尽量内部化用户之间的间接网络外部性以获得最大利润,平台如何对市场两边用户进行定价就成了平台所关注的焦点。由此,平台定价是双边市场论述的核心不足。Rochet和Tirole (2006)以此给出了双边市场的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他们认为,在双边市场中,不仅平台的总水平会影响平台交易量,而且平台向两边用户制定的结构也会影响其交易量。一般认为,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双边市场。在市场中,平台就是组织(如中国银联),两类用户分别指消费者和商户,他们可以通过刷卡支付来完成一笔交易。所谓的间接网络外部性就是指持有的消费者以刷卡支付中获得的好处或效用会受到受理的商户数量的影响,同时,受理的商户的效用也受到持有的消费者数量的影响。以1985年发行第一张以来,我国市场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快速进展,目前我国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截止2010年底,加入中国银联的发卡机构共有287家,累计发行24.15亿张各类,而通过跨行支付系统联网的商户也达到了218.3万户,联网POS机具333.4万台,ATM机27.1万台,消费总额达到10.43万亿元,与2009年相比,均有大幅增加。但是,我国市场的进展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一帆风顺,在这些光鲜数字的背后,也能发现一些不足的有着。例如,2003年底,在中国银联成立后不久,深圳、重庆、上海等城市的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就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罢刷事件,这些超市普遍认为的结算手续费(即商户扣率)较高,纷纷要求降低刷卡手续费,以而将银商矛盾暴露无疑。紧接着,2004年初,中国银联提出了银联卡品牌国际化战略,并开通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受理市场,银联卡首次走出了中国大陆,走向了国际化进展之路。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在2006年底的全面开放,包括VISA、MasterCard、JCB在内的大批国外大型组织也加速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国际产业的进展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市场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局面逐步形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双边市场论述,利用论述探讨和经验探讨策略,对我国市场的运转机制、不伺产业结构的定价对策、平台竞争的福利评价和用户多归属的内生性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绪言阐述了本论文探讨的背景和现实作用,并对近年来相关探讨文献进行了综述,主要总结了国外双边市场论述在平台定价、间接网络外部性、多归属、歧视、实证探讨等方面的探讨成果,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探讨策略和主要内容。第2章主要阐述了双边市场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并重点介绍了双边市场的基本论述,即平台定价论述,主要涉及Rochet和Tirole (2003)和Armstrong (2006)两篇经典文献,最后还总结了两篇文献的不同之处。第3章给出了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并试探性给出了市场的定义,在总结进展历程的基础上,浅析了我国市场目前的近况和运转机制,最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策略对我国市场是否有着间接网络外部性进行验证。第4章探讨了盈利性垄断平台、非盈利性垄断平台、竞争平台和消费者单归属以及竞争平台和消费者多归属等不同市场结构下交换费的最优定价公式,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第5章主要和行业常见的用户多归属行为有关,先浅析了多归属的内生性,然后对与多归属相关的中国银联和VISA的收单市场份额之争进行了深入浅析。第6章先是通过建立一个论述模型浅析了组织平台的竞争对平台水平、结构以及利润的影响,然后利用我国市场2000年~2010年数据并利用GMM策略对消费者、商户的用卡行为和平台交论文导读:明,特约商户数量的变化是持卡人数量变化的Granger因,同时,持卡消费者数量的变化也是特约商户数量变化的Granger因,这说明我国市场两边的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确实有着着较强的间接网络外部性。(2)Rochet和Tirole(2006)将间接网络外部性分为会员外部性和利用外部性,在探讨组织的定价对策时,本论文认为市场的外
易量进行实证浅析,验证论述模型的结论。第7章是全文结论和政策倡议。本论文探讨的主要结论有:(1)根据双边市场的分类,市场属于需求协调型双边市场,这里的需求协调更多的含义是用户之间的间接网络外部性。那么,还处在快速进展期的我国市场是否有着间接网络外部性,这是本论文是否可以利用双边市场论述对我国市场进行探讨的一个重要论述前提。本论文利用2000年~2010年我国市场特约商户和发卡量的年度数据并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此进行了验证。计量结果表明,特约商户数量的变化是持卡人数量变化的Granger因,同时,持卡消费者数量的变化也是特约商户数量变化的Granger因,这说明我国市场两边的商户和消费者之间确实有着着较强的间接网络外部性。(2)Rochet和Tirole (2006)将间接网络外部性分为会员外部性和利用外部性,在探讨组织的定价对策时,本论文认为市场的外部性主要体现为利用外部性,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四种不同市场结构下最优交换费的决定公式。探讨发现,在利润最大化垄断平台下,发卡行得到的交换费不一定过多,这主要取决于发卡市场的竞争程度、平台的管制结构和买方平均净剩余的大小,但是在这种市场结构下的总用户剩余却是最小的,而非赢利性垄断平台的交换费恰好等于社会最优交换费,此时社会福利达到最大。不过,如果有着多个平台,平台之间的竞争并不能保证用户一定可以获得剩余,只有在平台没有串谋和消费者选择多归属时,平台竞争才能为用户创造剩余。在2006年以前,中国银联是一个垄断性卡组织平台,如果它真的如其所宣称的那样,是一个开放性的非赢利性组织,那么政府就不应该过多干预它的行为,但是很多学者并不认同这一点,认为它仍然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异化的卡组织平台。在2006年中国金融业开放之后,VISA、MasterCard等国际组织的进入,使得中国银联竞争对手增加,市场竞争程度加强,不过根据本章的浅析,只要消费者多归属的比例适当,其实政府不需要干预市场的进展。(3)在第5章对我国市场中消费者多归属的内生性浅析中,本论文认为,消费者是否选择多归属整体上取决于他刷卡消费历程中的成本和收益,成本越高,收益越低,多归属越不可能。进一步,消费者的成本和收益又与组织的竞争程度(横向差别)和消费者的差别化程度(纵向差别)有关,具体来讲,卡组织间竞争的加剧导致平台的下降,更多的消费者将选择多归属;消费者的异质性程度越大,消费者越不可能多归属。此外,消费者的多归属也加强了卡组织对收单市场的竞争,本论文对中国和VISA的收单市场竞争的浅析表明,卡组织的差别化程度虽然不直接影响收单市场的定价,却影响发卡市场的定价,当组织的差别化程度足够小时,作为进入者的中国银联的存活空间是极其狭窄的,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中国银联必须准确定位于一个狭窄的无风险区域才能保证其在市场绩效上具有一定优势。(4)在放松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本论文考察了卡组织平台竞争对水平、结构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本论文认为,一个卡组织平台对消费者和商户的定价越高,竞争平台的利润就越大,反之,卡组织降低两边用户的会导致竞争平台的需求和利润下降,由此,卡组织之间的竞争容易陷入“囚徒困境”,导致了市场水平和卡组织整体利润的下降,以而增加了消费者和商户的福利,还可能使整个社会福利增加。这一结论与一些学者的探讨结果截然不同。鉴于消费者和商户的和交换费有很大关联,本论文还利用一个实证模型浅析了2004年交换费的下降和其他一些因素对消费者和商户的用卡决策、交易量以及银行收入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特约商户的费用(扣率)平均每下降1%,其数量就大约增加1.3%,且特约商户数量的增加导致了持卡消费者数量的增加;2004年交易费的下降不仅导致了交易量的大幅增加,而且这种交易量的大幅增加抵消了由交易费下降可能导致的收入下降,使得发卡行和收单行的收入不减反升。本论文的探讨结论对组织即中国银联的定价和未来我国市场的进展具有一定的政策涵义。关键词:市场论文双边市场论文间接网络外部性论文平台定价对策论文福利浅析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论文导读:
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2-6
ABSTRACT6-15
第1章 绪言15-35

1.1 选题背景和探讨作用15-18

1.1 选题背景15-17

1.2 探讨的目的和作用17-18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18-23

1.3 相关文献综述23-32

1.3.1 平台定价23-25

1.3.2 竞争对策25-28

1.3.3 最新进展28-32

1.3.4 总结32

1.4 探讨策略和内容32-33

1.5 全文结构安排33-35

第2章 双边市场:定义、分类和基本定价论述35-53

2.1 定义和特点35-39

2.2 双边市场的分类39-42

2.1 市场创造型39-40

2.2 受众创造型40-41

2.3 需求协调型41-42

2.3 平台定价论述42-51

2.3.1 Rochet和Tirole(2003)43-47

2.3.2 Armstrong(2006)47-50

2.3.3 总结50-51

2.4 本章小结51-53

第3章 我国市场的近况浅析53-74

3.1 的分类和作用53-54

3.2 市场定义探讨54-56

3.3 我国市场的进展历程56-58

3.4 市场近况58-65

3.4.1 非支付工具58-59

3.4.2 市场情况59-62

3.4.3 信用卡市场情况62-65

3.5 运转机制65-70

3.6 间接网络外部性的实证检验70-73

3.6.1 变量和数据的选取70-72

3.6.2 格兰杰因果检验72

3.6.3 计量结果和浅析72-73

3.7 本章小结73-74

第4章 组织的定价对策74-89

4.1 市场的外部性74-75

4.2 Baxter模型和交换费的作用75-77

4.3 对Baxter模型的批判77-78

4.4 市场定价78-81

4.1 垄断平台定价79-80

4.2 竞争平台定价80-81

4.5 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81-86

4.5.1 社会最优的交换费81-82

4.5.2 利润最大化下的交换费82-85

4.5.3 总结和比较85-86

4.6 专属系统的定价86-87

4.7 本章小结87-89

第5章 多归属的内生性与收单市场之争89-101

5.1 基准模型90-92

5.2 多归属的内生性浅析92-95

5.

2.1 成本和收益92-93

5.

2.2 工具的利用93

5.

2.3 平台和用户的差别性93-95

5.3 用户异质性与收单市场竞争95-99
5.

3.1 基本思路95-96

5.

3.2 收单市场竞争模型96-98

5.

3.3 模型结论和启迪98-99

5.4 本章小结99-101
第6章 市场平台竞争的福利浅析101-116

6.1 基本模型101-104

6.2 竞争效果浅析104-105

6.3 实证探讨105-113

6.

3.1 数据选取和处理106-108

6.

3.2 回归方程设定和计量结果108-112

6.

3.3 计量结果浅析112-113

6.4 本章小结113-116
第7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倡议116-123

7.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116-117

7.2 政策倡议117-123

7.

2.1 交换费机制革新117-119

7.

2.2 调整卡费结构,提升附加值119-120

7.

2.3 提升中国银联的定价和谈判能力120-121

7.

2.4 扩大收单市场,发挥规模优势121

7.

2.5 改善法制建设,严格防范风险121-123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123-124
附录124-127
参考文献127-142
后记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