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略论略论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目前状况及对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595 浏览:23752
论文导读:
【摘 要】 德育目标的实现是德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下与外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外界因素就是德育环境。环境是德育活动的一种现实基础,加强德育工作必须重视环境建设。本文对德育环境、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作用及内涵进行了分析,在研究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思路。
【关键词】德育环境;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
德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加强德育环境建设有利于高校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德育实践在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手段、方式、途径不断增多,高职院校德育环境也日趋复杂。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开放性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给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对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研究不仅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内涵及作用,来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高职院校德育环境的作用

所谓德育环境,是指能够影响德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与因素的总和。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即是指高职院校育德所面对的,环绕在大学生周围,影响其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因素的总和。
一般认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是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下与外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外界因素就是前文所界定的德育环境。德育环境对德育活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环境是开展德育活动的客观基础。

德育活动总是与一定的环境条件联系在一起的。环境既为德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又对德育活动的开展构成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可以说环境是德育活动开展的一种客观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就清楚地告诉人们,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等于人的主观愿望,环境作为—种客观存在,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环境、改造环境,并在这种认识和改造中日渐获得自由,但现存的环境总是他们活动的出发点,他们认识和改造环境的活动都不可能超越环境提供的可能。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也就包含了要从环境的客观实际出发,这样我们才能在这种环境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2、德育环境是影响德育工作决策的基本依据。

客观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德育活动中德育主客体的矛盾、客体思想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规定了德育的基本任务。在某一特定的阶段,德育工作究竟以什么为中心任务、解决哪些突出的问题,以及用什么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等等,主要是根据当时环境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环境对德育对象的影响确定的,即使是一些相对稳定的德育工作方针、政策和方法,也是环境以及环境与德育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一些共同的相对稳定的特点和规律的反映。德育工作决策离不开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并受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德育工作的决策。

3、德育环境是影响德育活动成效的重要因素。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证明,环境是制约德育活动成效以及人才成长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人的主观努力对形成自身的思想水平和能力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优越的环境条件更有助于人才成长。从高校的外部环境来看,世界局势是否平稳缓摘自:毕业论文答辩流程www.7ctime.com
和、国家是否兴旺发达、社会道德是否高尚,都会对其德育活动的成效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从高校的内部环境来看,德育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能否因势利导地利用环境因素,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正效应,抑制和改造不利的环境条件,同样是关系到办学质量以及德育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关系、群体压力、个体心理氛围,以及德育实施时的具体时间、空间、场合及条件等情景环境,也影响着德育效果。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一个人不是由各部分因素的拼凑培养起来的,而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地造就成功的”。

二、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现状

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建设工作在不断探索改进与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快速发展,在论文导读:
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成绩:德育环境建设的重要性逐步形成共识,德育环境建设的理论研究日趋成熟,德育环境建设的内容日渐完善,德育形式逐步扩展并趋向多渠道、多元化。但也存在明显不足:
1、学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理念不够科学。表现在:一是建设理念脱离学生实际,未体现以学生为本。德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发生深层次变化的同时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标准还停留在原有标准上,脱离学生思想和心理的需要实际,未能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德育环境的规划建设。二是在学校环境建设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即在学校建设发展上重规模、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轻德育内涵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在投入上重物质的硬件的投入,轻精神的软件的投入;在对学校建设的评估上重物质的外在评价,轻思想道德内涵的考察。
2、高校内部各子环境建设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影响德育环境建设的效果。德育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高校内部各子环境如管理环境、学习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生活环境等建设属于不同职能部门负责或不同的校领导分管等原因,造成了各子环境建设间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不仅未实现各教育要素的最佳组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容易造成各子环境间互相抵消教育效果的现象,甚至造成工作失误,大大影响德育环境建设的整体效果。
3、德育工作者地位不高、队伍不稳定,造成德育环境建设的不连续性。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合并升格发展起来的,原有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与生源数量与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张相比明显不适应,教育理念、教育策略、教育方式方法等对在改革开放全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九零后新生代而言明显滞后;同时由于德育工作者在经济待遇和个人发展上的不平等以及缺乏稳定这支队伍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证,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一直处于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状态。队伍不稳定,人员不断替换,造成了德育环境建设的不连续性。源于:论文发表网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