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椎体影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相关因素结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825 浏览:25366
论文导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6年3月~2011年3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骨二科因OVCFs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PKP手术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椎体数目、骨密度、椎体压缩程度及骨水泥注入量。按年龄、性别、椎体数目、骨密度、椎体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7ctime.com
压缩程度、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方式的不同分别分组后,比较各组JOA评分的改善率。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最长随访时间61个月,平均25.8个月;男54例,女66例;年龄47~97岁,平均64.5岁;JOA评分改善率为(52.7±21.3)%。按骨密度、骨折椎体数目及术后椎体压缩程度的不同分组后,每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术后椎体压缩程度、骨折椎体数目是影响JOA评分改善率的主要因素(OR = 5.217、3.163、1.924,P < 0.05)。 结论 PKP治疗OVCF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确病椎数目并准确定位,尽可能恢复病椎高度,合理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影响因素
[]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4(c)-0051-03
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在PV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s)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这两种方法具有创伤小、缓解疼痛迅速、并发症少的优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较好,疼痛缓解率达95.7%,也有一部分患者术后症状缓解不完全或站立后出现疼痛,由于PKP治疗费用昂贵,患者容易不理解,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一组病例,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判断预后,指导临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月~2011年3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骨二科因OVCFs行PVP或PKP手术的患者120例,男54例,女66例;年龄47~97岁,平均64.5岁。骨折部位:T6~L3,单椎体102例,多椎体(≥2个)48例,共227个椎体,其中T6椎体8个,T7椎体15个,T8椎体12个,T9椎体17个,T10椎体28个,T11椎体37个,T12椎体41个,L1椎体38个,L2椎体21个,L3椎体10个。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外伤史,影像学证实椎体压缩骨折,病椎呈不同程度楔形变,椎体后壁完整,除外脊柱肿瘤、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等,骨密度检测确诊为OVCFs,符合PVP和PKP手术适应证,46例行PVP手术,74例行PKP手术。

1.2 骨密度测量

应用法国MEKHJNK公司生产的OSTEOCORE-3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测定L2、L3、L4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骨密度低于正常年轻成人平均值2.5个标准差(stander deviation,SD),即T值≤-2.5 SD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1.3 评估指标

分别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椎体数目、骨密度(T值)、术前椎体压缩率、术后椎体压缩率、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方式等。按年龄、性别、椎体数目、骨密度、椎体压缩率、骨水泥注入量及手术方式的不同分别分组后,比较各组JOA评分改善率。椎体压缩率=原椎体高度-椎体高度/原椎体高度(原椎体高度为病椎相邻的上下两椎体高度的平均值);骨水泥注入量=病椎骨水泥总注入量/椎体数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最长随访时间6论文导读:难以长久站立,经过骨质疏松治疗后该种症状能够逐渐缓解,该类患者均属于重度骨质疏松,加固病椎后临近椎体相对密度更加减低,相对应力改变,患者感觉不适,如果不做处理会导致临近椎体骨折,其他椎体也会出现骨折。笔者认为PKP只是治疗该种疾病的一个手段之

一、重视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更为关键,不但可以改善疗效,而且可以预防骨折的

1个月,平均25.8个月;骨密度(T值)为-(3.2±1.7);术前椎体压缩率为(0.50±0.21);术后椎体压缩率为(0.63±0.18);骨水泥注入量为(4.5±1.3)mL;JOA评分改善率为(52.7±21.3)%。不同分组后JOA评分改善率见表1。按骨密度、骨折椎体数目及术后椎体压缩程度的不同分组后,每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术后椎体压缩程度、骨折椎体数目是影响JOA评分改善率的主要因素(表2)。
3 讨论

3.1 症状彻底好转需要时间

骨折愈合需要时间,虽然经皮球囊椎体后突成形术手术有立竿见影的疗效,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伤处疼痛,骨水泥的止痛机制,Kaemmerleu等认为包括①骨水泥的聚合过程中毁坏了椎体内的感觉神经末梢;②骨水泥可起到将伤椎内微骨折固定的作用;③骨水泥可部分承担椎体的负荷。另外骨水泥的单体的化学毒性作用也有止痛作用[3],在以上这些因素作用下短时间使患者疼痛减轻,但是由于椎体骨折愈合是一个过程,仅仅通过骨水泥注入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球囊的撑开只是将骨组织挤压在一边,造成松质骨新的损伤,所以术中患者会有酸胀不适的感觉,但是周围骨组织的损伤没有马上修复,这从术后的CT上可以明显的观察到,如果有明显的骨折线术后需要延长卧床时间,以待骨折愈合,早期起床活动,往往效果不好,本组早期病例采用术后即可下床活动的方法,后经观察一部分患者下地活动后仍有疼痛,但是卧床后疼痛缓解,特别是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疼痛缓解地越好,对照CT笔者发现和骨折线的存在有相关性,因此对于爆裂骨折的患者本研究主张术后延长卧床时间。

3.2 药物治疗不可缺少

导致椎体骨折基础疾病是骨质疏松,单纯行经皮球囊椎体后突成形术后有一部分患者效果欠佳,从X线观察,复位较好,骨水泥没有渗漏,但是患者仍诉说疼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接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患者难以长久站立,经过骨质疏松治疗后该种症状能够逐渐缓解,该类患者均属于重度骨质疏松,加固病椎后临近椎体相对密度更加减低,相对应力改变[4],患者感觉不适,如果不做处理会导致临近椎体骨折,其他椎体也会出现骨折[5]。笔者认为PKP只是治疗该种疾病的一个手段之一,重视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更为关键[6],不但可以改善疗效,而且可以预防骨折的再发生。

3.3 复位程度决定愈合程度

PKP和PVP相比较,能够更大程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7ctime.com
度恢复椎体的高度[7],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8],PKP往往无法完全恢复椎体的高度,由于复位不完全,必然导致脊柱解剖结构的改变,尤其在胸椎骨折患者表现较为明显,常常表现为肋间神经疼痛,导致术后评分偏低,这种情况在腰椎骨折患者表现不明显,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这种情况,但是由于胸椎椎体偏小,在肋骨的保护下往往压缩不明显,为防止该种情况的出现,术中球囊撑开的高度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多的撑开,最大程度恢复椎体的高度,经过这种处理后,可明显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3.4 软组织损伤程度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影响椎体骨折疗效的另一个原因是是否有软组织的损伤,椎体骨折患者有的患者就诊时患处压痛明显,行MRI检查,往往发现后背有软组织损伤,经过经皮球囊椎体后突成形术无法解决软组织损伤的问题,这类患者受伤机制往往较重,且软组织损伤的疼痛为活动时疼痛明显,严重影响术后的疗效,如果术前没有良好的沟通,因为花费巨大,术后容易导致患者不满意,在笔者前期就有1例患者出现了这种情况,虽然骨折复位较好,没有手术并发症,但是术后无法马上下地,患者不理解,经过分析笔者发现患者背部软组织水肿较重,经过对症处理才取得较好的疗效,但需要时间,提示笔者术前经过MRI检查,发现软组织损伤后一定要向患者说明手术只能解决骨折的问题,软组织导致的疼痛需要另行处理,降低患者对手术的预期,客观预测治疗效果,术后及时采取理疗或封闭腰围保护等对症处理的方法,并且向患者说明可以下地活动,经过一定时间一般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王洪复,朱国英,骨密度峰值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3(22):189-192.
Kaemmerlan P,论文导读:):42-44.任虎,申勇,张英泽,等.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1):47-5

1.(收稿日期:2013-01-09本文编辑:郝明明)上一页123

Thiesse P. 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 in the treament of metastasis [J]. J Radiol,1989,70:557-562.
[3] JensenME,EvansAJ,Mathis JM,et al. Percutaneous polymethlmethacrylate vertebroplasty in the treamen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s:technical aspects [J]. AJNR Am J Neuroradio,1977,18:1897-1904.
[4] Berlemann U,Ferguson SJ,Nolte LP,et al. Adjacent vertebral failure after vertebroplasty:a biomechanical investigation [J]. J Bone Joint Surg(Br),2002,84:748-752.
[5] Watts NB,Harris ST,Genant HK. Treatment of painful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 with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J]. Osteoporos Int,2001,12(6):429-437.
[6] 刘保新,黄承军,徐敏,等.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腰背部抽搐样疼痛的治疗[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2):131-135.
[7] Zhou JL,Liu SQ,Ming JH,et al.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and kyphoplasty on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J]. Chin J Traumatol,2008,11(1):42-44.
[8] 任虎,申勇,张英泽,等.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1):47-51.
(收稿日期:2013-01-09 本文编辑: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