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转型期转型期我国公共支出变迁新政治经济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998 浏览:36220
论文导读:国家也达到4%。可见我国文化教育投资比例仍有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的空间。行政经费支出逐年攀升,已超平均增长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经费支出比重一直不断攀升,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占总支出比重的7%上升到近年来的近20%,2004年,行政费用已到占总支出比重的19.3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7ctime.com8%高点,同期我国
内容摘要:新政治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方法和角度切入政治学领域,分析由于国家和市场的并存及动态上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试图解释总体的经济政策中政治和经济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我国公共支出变迁的现实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公共支出具有政治性和经济性双重特性,其实质上是一种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决策支出:公共支出发展变迁的路径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来实现,同时由于市场外部性的存在,公共支出无论从外延规模还是内涵结构来看都需要政府宏观调节进行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公共支出 政治性 经济性 结构变迁
转型期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和结构的演变
一个国家公共支出的水平、结构、模式由于受到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我国公共支出从1978年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在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周期更替、国家制度变迁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经历了以下重大变化。

(一) 公共支出规模的变化和发展

公共支出总量增长趋势明确,GDP占比有下降趋势且呈现周期波动特点。衡量公共支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从公共支出的绝对额指标和相对额指标进行测度。从绝对量来看,我国公共支出总量逐年增长趋势明显,从1978年到2010年,绝对额从1122.09亿元增长到89874.16亿元,增长了80.09倍。从相对量(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来看则出现下降的趋势,并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变动特征,从1978年的公共支出占GDP比重为30.78%下降到1996年的11.15%,到了1998年和2007年在国际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下环境的影响,由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施行,我国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从1998年1

3.8%上升到2010年的22%。具体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

(二) 公共支出结构的变化和发展

公共支出的结构主要以各项目指标与GDP的比例和各项指标与公共支出总量的比例进行衡量,对于1978年到2006年的数据,直接参照《中国统计年鉴》的分类方法,将我国公共财政公共支出划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项进行分析,数据情况如表1所示。2007年之后由于公共支出统计口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情况依据新的分类和统计方法进行。通过对1978年以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公共支出结构变迁主要有以下特点:
经济建设费占比前高后低,呈下降趋势。从经济建设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情况来看,1978年经济建设费占我国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高达 64.08%,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这一比例不断下降,到2006年已经降为26.56%(见图1)。这种下降趋势表明:随着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财政资源中直接用于生产性领域投资的比例在下降,政府渐进地退出了竞争性项目,我国公共支出的结构正在进行积极改革和调整,政府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型。
文化教育支出占比稳中有增,但没有发生根本性突破。我国文化教育支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年稳定增长,投入已经由1978年的146.96亿元增长至2006年的10846亿元,在公共总支出中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13.1%上升到2006年的26.83%。1996年到2006年期间,由于受到“教育产业化”政策思路的影响,出现短暂的下滑势头,GDP占比从1996 年的17.84%下降到2006 年的13.39%,不过在2001 年以后教育支出GDP占比不断下降的态势基本得到控制,开始稳定在13%以上。
我国文化教育投资虽然稳中有增,但是该项支出占GDP的比重没有发生根本性突破,2002年到2007年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维持在4.8%左右、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突破,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欠发达国家也达到4%。可见我国文化教育投资比例仍有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的空间。
行政经费支出逐年攀升,已超平均增长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经费支出比重一直不断攀升,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占总支出比重的7%上升到近年来的近20%,2004年,行政费用已到占总支出比重的19.3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7ctime.com
8%高点,同期我国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2

7.03%下论文导读:

降为2006年的19.17%,这说明行政支出的膨胀已经超过了公共支出的平均增长水平,部分程度上挤占了其他方面的公共支出。
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比呈现起点低增长高的趋势。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福利支出从1996年的182.68 亿元增加到2006 年4361.78 亿元,增长了22.88 倍,占公共支出的比例从1996年的2.3%增长到2006 年的10.79%,占GDP比重从1996年的0.26%增长到2006年的2.26%。2007年之后政府公共支出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2007年以后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到2011年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的公共支出为11109.40,占GDP比重提高到2.35%。并且保障性住房项目在2009年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被单列出来,占2009年财政支出的0.95%。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新特点:向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发展。2007年之后,公共财政支出在项目边界和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2006年的11个项目调整到23个项目,一些原有的预算科目已经不见,如“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这样的字眼不再出现,而代之以“一般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同时,一些新的项目出现,如“城乡社区事务”、“环境保护”、“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等,并且保障性住房项目在2009年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被单列出来。从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项目数量和结构的调整可以看出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正在进行结构性的转变,更加重视和关注教育科学、社会保障与就业、环境保护以及农村发展等民生问题,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正向十七大提出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发展。摘自:学生论文www.7ctime.com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