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浅析城乡经济一体化进展过程中主要瓶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817 浏览:61040
论文导读:
摘要:目前,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有一个明显的区别与特征: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是城市经济趋势,典型的小农经济在农村还长期存在;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 这样的二元经济结构对实现城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极为不利,为此本文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城镇化探讨制约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瓶颈。
关键词:城乡经济 二元经济结构 人均消费水平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影响着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财政体制和投资体制,导致更多的资源和优惠都偏向了城市。只有从根本上破除产生二元经济结构的各种制度和非制度基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发展城镇化,才能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减少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的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当前城乡经济在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的瓶颈主要反应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经济主体是个体,难于形成规模,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种地主要是用来自给自足。即使有个别的个体参与到市场经济中,他们的规模也较小,承担各种风险的能力也较差;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通信、网络在农村的普及率较低,阻碍了信息在农村的传递导致了农业科技水平落实于社会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不高,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很多初中没有毕业就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老人他们种地基本上是靠天吃饭,他们没有受到专门的培训,只知道按照传统经验进行生产劳动,这样的劳作效率低,更不用说让他们参与到市场经济中。这样农业产业结构就自然而然地与城市化的发展拉开了距离。

二、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问题;“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这些问题伴随着城镇的发展而显现出来。

(一)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问题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扩大城市规模,没有结合当地资源环境承受力去制定一些涉及百姓生活方面的指标。因此这样的指标往往与实际不符。另外人口过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交通拥堵、水资源短缺、环境不断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一些地方的城镇化发展就是一个摊煎饼式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城区扩张快,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同时不合理拆迁,一味地追求土地增值的收益,也造成失地农民的增多。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目前,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但他们极大一部分的就业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强,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的不完善,就使农民工更加地被边缘化,成为城中人看不起的对象。

三、突破瓶颈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途径

(一)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实现规模经济

1、农业结构调整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开发农业的潜力,重点发展高质量的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做产业链的加工农业以增加创汇;在无公害和绿色产品和食品上下功夫,培育出具有一定品牌的农产品;把农副产品和整个经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提高其商品率和附加值。

2、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家庭承包经营的确增加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他们只是作为生产的主体,并没有完全的成为市场主体。要想改变当前局面,使农民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向购销这个体系靠近。

3、推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实现农业规模经济

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管理可以起到让加深农产品的加工程度,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高,扩大经摘自:毕业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营规模进而促进农业向现代化方面的转变。土地得以合理流转到那些具备规模农业生产的人手里,就可以使农业向集约化、商品化、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方面转化,进而改变之前的分散性、自给性、产销分割和低效率的农业。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1、增强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发挥城市的聚集优势

城乡一体化建设就是要使城市真正起到辐射作用,带动乡村的全面发展。农村可以在城市的带动下共享管理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也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农村安家落户,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样城乡的经济差距就会逐步缩小最终实现共同论文导读:发展小城镇。由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大,各种要求相对来说较低,农民很容易参与其中,这就为小城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就要大力发展小城镇中的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以吸纳剩余劳动力。3、加快小城镇建设,发挥小城镇纽带作用作为纽带作用的小城镇可以吸引城市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向农村地区的过度。由
富裕。

2、妥善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城乡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劳动力,然而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是我国城市和农村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他们便可以为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创造巨大的财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村的劳动力。因此中小城市要放开发展的壁垒,规划和发展小城镇。由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需要的劳动力大,各种要求相对来说较低,农民很容易参与其中,这就为小城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就要大力发展小城镇中的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以吸纳剩余劳动力。

3、加快小城镇建设,发挥小城镇纽带作用

作为纽带作用的小城镇可以吸引城市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向农村地区的过度。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实体规模较小,农户多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如果这些经营主体直接和城市交流,交流面会过于狭窄,程度相对不好,结果也会不太理想。因此小城镇就可以把分散的规模较小的经济实体聚集到一起,调节资源的配置,加快各种生产要素的流通。
四、结束语
总之,在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破除有由农村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发展引起的二元经济结构的这个瓶颈,城乡的融合度会更高,城乡的联系会更紧密,经济一体化程度会更深。
参考文献:
吉炳轩.关于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调查与思考[J].求实,2012(1):20-23
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就业与创业研究[M].北 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33-35
[3]石开国.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J],2010(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