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构建如何构建真实数学课堂生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955 浏览:108013
论文导读:
摘 要:通过探究如何构建真实的数学课堂,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两方面出发,进行阐释,提出了有关数学教学生活化、真实化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数学;寓教于乐;学习;互动性
生活是产生和发展数学的土壤,让孩子学好数学的关键在于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实用性和真实性,即让数学教育从课堂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只有让枯燥的数学理论回归生活,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才能实现理论、生活和学生的有机融合,数学教育才会变得有乐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一、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要想做到寓教于乐,首先要做的便是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积极性是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形成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交流大体包括这样三个方面:①数学知识的交流。学生以某种形式,直观的或非直观的、口头的或书面的、运用普通语言或数学语言传递自己的思想和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以某种方式(听、读、看等)理解和接受来自别人的见解和观点。②数学体验的交流。这样的交流并不着眼于某个具体的概念、方法和解决问题过程的交流,而是关于学习过程中感受、情绪、认识、想法和念头的交流,包括分析、评论、欣赏、赞叹等等是情感体验的交流。③解决问题心得的交流。指学生在经过整理和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恰当描述和表达方式,呈现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结果的过程,也包括反思与评价,是数学思想方法的交流。”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将学生的交流分为三个类别:

1.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交流

在应试教育下,传统的课堂大都是老师的“一言堂”,实行的是“填鸭式”教育。但是正如古罗马教育学家普鲁克斯所说的“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所以我们必须将“一言堂”改为“群言堂”,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教学是老师教和学生学之间的统

一、而这源于:论文提纲格式www.7ctime.com

种统一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发展互动的过程,任何一方的缺少都是不可行的。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在互助合作的探究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理解慢慢掌握。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之间交流是必需的,他们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过程中才有利于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从自身出发,也更能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更好地修正自身的学习方法,更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3.加强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交流

在新课程理念中,课程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求得新知的过程,这就需要加强学生与知识、书本之间的交流。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不仅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是优良的思想品质和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并教给人一种数学精
神、思想和方法。这需要一个长久的文化教育的过程,现代教育更应该拓宽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和知识交流,不仅学会知识,更学会方法。同时要利用现代的网络平台,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二、要选择合适的、接近生活的教学方法

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则应该把生活情节寓于教学活动之中,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这样能够使学生很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必须在学生生活与教学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者相对的联系,是学生有研究的动力和探究的基础,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掌握学习的乐趣。
这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或者方法进行教学。

1.提问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推广

所谓学问,由学和问两部分构成。在数学课堂上,一直以来,提问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课堂提问是增加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重要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的乐趣,做到寓教于乐。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提问式教学自然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利用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老师的提问不仅要联合实际,具有实际意义,更要通过提问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还要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不理解、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教材的编写应该以生活为背景

要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则应该从教材入手。教材的编写应该符合生活现实。当问题的论文导读:生去完成“有价值的数学任务”,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有计划,使本来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而有意义。3.走出课堂,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思想和行动的结合是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所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途径不仅在于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了解数学教学的真正意义。要了解100平方米到底有多
提出和产生在一个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时,学生才能感受到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也才能认识到解决问题对于生活的积极意义。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改编教材的过程中加入生活背景,让学生去完成“有价值的数学任务”,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有计划,使本来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而有
意义。

3.走出课堂,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

思想和行动的结合是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所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途径不仅在于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了解数学教学的真正意义。要了解100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可以带学生去操场丈量一下,可以通过楼梯手扶上的三线八角、了解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4.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是个探究者、发现者,所以根据这一心理,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例如,在了解三角形的特性的时候,可以让同学先去寻找自己生活中都有哪些三角形,再根据他们提供的具体情况,启发他们自己去探索三角形的每一个特性,加深他们对这一知识的掌握。
总之,生活是知识产生的源泉,只有当知识真正的融入生活中去,才能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数学教育同样要融入生活中才能更好地被接受和认识。
参考文献:
肖春梅.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重构.河池学院学报,2005,25(5).
贺典范.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的和谐教学.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11).
[3]谷爱东.论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科教文汇,2008(11).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州龙海市浮宫中心丹宅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