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社会支持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社会支持作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387 浏览:25993
论文导读:-251.4.3探讨假设25-26第二章探讨策略26-292.1探讨对象262.2探讨工具26-282.2.1个体歧视知觉问卷262.2.2抑郁自评量表26-272.2.3主观幸福感问卷272.2.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272.2.5社会支持问卷27-282.3探讨程序及结果处理28-29第三章结果浅析29-36

3.1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特点浅析292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心理适应

摘要: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和规模都在不断加剧。这种现象逐渐催生出流动儿童这个越来越庞大的新生群体。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情况及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论文较系统回顾了歧视知觉、抑郁和、会支持的相关论述以及流动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的近况。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重点考察了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抑郁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抑郁、主观幸福感联系中的作用。本探讨采取个体歧视知觉问卷、抑郁自评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对福建泉州市600多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流动儿童的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儿童,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城市儿童。第二、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即歧视知觉水平越高,抑郁水平越高而主观幸福感越低。第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水平对其抑郁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流动儿童的抑郁水平随着歧视知觉的增加而增加,主观幸福感水平则随歧视知觉的增加而减少。第四、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抑郁及主观幸福感联系中发挥了部分作用。即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对抑郁及主观幸福感所产生的影响是部分通过影响社会支持来实现的。第五、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抑郁联系中具有调节作用。根据上面陈述的探讨结论,本论文提出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的教育对策。分别针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心理适应及社会支持提出了切实减少歧视现象、大力提升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水平以及全面增加社会支持这三条倡议。其中对增加社会支持的策略提出了以健全政府支持、改善群体支持、关注教师和同伴等个体支持三个方面来提升对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具体案例。关键词:流动儿童论文歧视知觉论文社会支持论文抑郁论文主观幸福感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5-6
ABSTRACT6-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26

1.1 歧视知觉的探讨10-15

1.1 歧视知觉的概念10-11

1.2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探讨近况11-12

1.3 歧视知觉的影响因素12-15

1.2 心理适应的探讨15-19

1.2.1 抑郁相关论述15-17

1.2.2 主观幸福感相关论述17-18

1.2.3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情况相关探讨18-19

1.3 社会支持的探讨19-24

1.3.1 社会支持的概念19-20

1.3.2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情况20-21

1.3.3 社会支持与歧视知觉及心理适应的联系21-24

1.4 不足提出与探讨假设24-26

1.4.1 以往探讨的不足24

1.4.2 探讨作用24-25

1.4.3 探讨假设25-26

第二章 探讨策略26-29

2.1 探讨对象26

2.2 探讨工具26-28

2.1 个体歧视知觉问卷26

2.2 抑郁自评量表26-27

2.3 主观幸福感问卷27

2.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27

2.5 社会支持问卷27-28

2.3 探讨程序及结果处理28-29

第三章 结果浅析29-36

3.1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特点浅析29

3.2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心理适应比较29-30

3.3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特点浅析30-31

3.4 不同歧视知觉组被试的心理适应比较31-32

3.5 探讨变量的相关浅析32

3.6 歧视知觉对心理适应的回归浅析32

3.7 社会支持的作用浅析32-34

3.8 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浅析34-36

第四章 综合讨论36-40

4.1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基本特点36

4.2 不同儿童类型心理适应特点36-37

4.3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特点37-38

4.4 不同歧视知觉组被试的心理适应特点38

4.5 相关变量的联系38

4.6 社会支持的作用38-39

4.7 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39-40

第五章 教育启迪40-46

5.1 切实减少歧视现象40

5.2 大力提升心理适应水平40-41

5.3 全面增加社会支持41-46

5.

3.1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42

5.

3.2 拓展群体支持途径42-44

5.

3.3 改善个体支持网络44-46

第六章 探讨结论与不足46-47
参考文献47-50
致谢50-51
附录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