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研究分界线西州曲与南北军事分界线怎么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594 浏览:46131
论文导读:、至深。“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州,望郎上青楼”二人不但不能见面,就连书信也是互不得通,望着空中的鸿雁,女子怅然若失。接下来“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悠悠”喻终年的相思像江水东流一样没有穷尽,托物寄情。最后“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州。”由相思而不得,最终化而为梦,随梦一起到那带给二人无限欢乐的西州

一、《西州曲》的内容简析

首先来分析一下《西州曲》的内容,对文本有一个大致了解。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忆梅下西州,折梅寄江北。”关于“西州”,历来有不同解释,这里暂且不做定论,但可以确认这是男女主人公曾经相遇、相约、相爱的地方,此地留下了两人美好的回忆。由“折梅寄江北”可知“西州”是在长江以南,“江北”是男子所在处。二人相隔一条江,长期不得见面,于是女子折梅寄托自己的相思,托物言情。“西州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此二句是女子故意发问,借以抒发心中相思,也由此可知“西州”离女摘自:毕业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所住离之不远。“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女子由相思过深以至于产生幻觉,以为男子就在门外,结果却是“郎不至”,心中更加寂寞,于是便“采红莲”,借以缓解内心苦闷。“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此四句写男女爱情的至纯、至深。“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州,望郎上青楼”二人不但不能见面,就连书信也是互不得通,望着空中的鸿雁,女子怅然若失。接下来“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悠悠”喻终年的相思像江水东流一样没有穷尽,托物寄情。最后“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州。”由相思而不得,最终化而为梦,随梦一起到那带给二人无限欢乐的西州。
这对男女的分离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因素所造成,当初男女二人可以江南江北互相来往,后来由于发生政治斗争,导致江南江北的交通阻断,从而断绝了二人的相会。这种现象我认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相当普遍的,应该有很多相爱的男女由于政治因素而不得相见,《西州曲》只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下面就简要分析一下当时的地理环境。

二、南北朝时期军事分界线的演变

南北朝的疆域,因南北两方始终处于敌对的地位,不时发生战争,所以疆界甚不固定。但总的趋势是“越变越南”。大体说来“北朝的版图以黄河流域为主”,“南朝的版图,以长江流域为主”。
1、南朝宋的疆域变迁。西元420年,刘裕篡晋称帝,改国号为宋。《宋书·州郡志》载宋孝文帝大明八年共有二十二州。由此可见,宋的疆域是非常广的。但由于北魏拓跋煮的大举侵略,又加上刘义隆以后,宋室内乱,从而削弱了对北魏的防御力量,从此后,南北实力呈现北胜于南的态势。刘宋疆域北界遂收缩在淮水以南。
2、南朝齐的疆域变迁。齐建军国初期,齐和北魏保持稳定的发展,边境没有战争,疆域基本上和宋末没太大区别。《南齐书州郡志》记萧氏共有二十三州。直到494年,齐室发生内乱,北魏孝文帝对齐发动战争。齐派太尉陈显达抵抗,结果陈显达兵败判变。后北魏又数次侵略,“到了明帝末年和东昏候初年,沔水以北诸郡及淮南的合肥、寿春等地,也都被北魏占去。”淮南重镇遂不为齐有。
3、梁武帝于502年代齐自立,又于529年大举北伐,收复了淮南诸地,魏将候景又以河南诸地来归,版图大为扩张,但不久又因候景之乱而失去。至梁元帝时“淮南江北多被北齐侵占,梁、益之地则尽并于西魏,雍州一镇也已沦为西魏附庸。”
4、陈朝的疆土更加缩小。《陈书》卷五《宣帝本纪》太建十一年(579):“十一月……戊戌,周军进围寿阳。……戊申,豫州陷。辛亥,霍州又陷。……十二月乙丑,南北兗、晋三州,及盱眙、山阳、阳平、马头、秦、历阳、沛、北谯、南梁等九州,并自拔还京师。谯、北徐州又陷。自是淮南之地尽没于周矣。”
由上面宋、齐、梁、陈疆域的变化可以看出:宋齐至梁侯景之乱以前,南北分界线是在淮河南北移动,淮南江北俱属南,江北江南交通自由。梁侯景之乱以后,淮南江北属北,南北分界线南移至长江为界,江北江南交通阻绝。由此可推知《西州曲》的产生背景应与此有关。

三、由《西州曲》的内容所联想到的

《西洲曲》之本事当发生在梁陈时期,而这一时期正是南北交通不自由时期。
从文本中可以看出,男子和女了在南北交通自由时,曾在江南约会,并产论文导读:的,这与《西州曲》的背景是有相似之处的。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两岸可以相互来往了,也许当年的恋人已从青年变成了老年,但毕竟他们有了相见之日。而《西州曲》中的女子至死也没能见到心上人,带着一腔的哀怨随着江水而去了。(作者单位:郑州工业贸易学校)上一页12
生深挚的爱情,约会的情节在诗中省略了,所呈现的只是南北交通阻塞后女子的相思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阻隔在男女之间的并非是一条长江,而是当时整个的社会政治环境。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刚刚解放大陆时,国民党逃到了台湾,开始了与大陆对立时代,从此一条海峡隔断了两岸人民互往之路。在这段两岸隔绝的年代里,不知有多少人流尽了眼泪,盼枯了心。余光中的《乡愁》最能说明这种感情: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不光是亲人相隔天涯,想必也有很多恋人从此相隔一水间,他们只能忍受着分别的痛苦,这种情况也是由于政治原因造成的,这与《西州曲》的背景是有相似之处的。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两岸可以相互来往了,也许当年的恋人已从青年变成了老年,但毕竟他们有了相见之日。而《西州曲》中的女子至死也没能见到心上人,带着一腔的哀怨随着江水而去了。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贸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