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释探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861 浏览:143281
论文导读:
摘 要: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历史命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索,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部门宣传教育,网络大众传播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1002-2589(2013)03-0028-02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为了能更好地贯彻这一重大任务,我们必须在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探索适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路径,使之内化为人们的思想和信念,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服务广大人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具体生动、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形式和语言上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地接受和认同,最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也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而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主要是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从党的十七大提出这一重大命题的直接语境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的境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在形式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在一些语言的使用上甚至是有些晦涩的。在现实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他们的研究可以抽象、可以深奥、也可以概括,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则需要更加简单和通俗地表达,也就是需要将“深入”的理论,用“浅出”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化、民族化、时代化,不断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使之变成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接受的大众知识。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需要,也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因此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至关重要。如何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呢?本文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来论述: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路径

教育是立国之本,学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材,抓好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好开端。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把马克思主义变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数高校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轻视素质教育。学校在专业课的设置上目标明确、要求分明,而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方面不重视。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必修课程,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把它当作一门应试课程,仅以拿到学分为目标,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不够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目标得不到体现。第二,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利影响。文化多元化,一方面开阔学生的思维与眼界,但是也容易让一些腐朽文化乘虚而入,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相对滞后,扰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教育方式、教育内容陈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授课模式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未能构建起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模式,这种授课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只限于课本,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内容枯燥乏味,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

四、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在数量、整体素质、工作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与我们国家未来的前途有着密切的关系,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和政治辨别能力,才能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只有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和论文导读:快速、方便的平台。良好的社会舆论宣传可以对人民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效果;现在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重要工具。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网上党校、网上理论学习专题网站等新阵地,开展开放式学习、互动式学习,扩大马克思主义的覆盖面和吸引力。因此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可以通过广大人民群
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并自觉成为他们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夯实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随着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在大学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渠道和阵地,担任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任,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地宣传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课堂上,以学生易于接受地方式,比如启发、参与式等多种方法来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条件允许下开展专题讲座、讨论、知识竞赛等方式,形成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逐渐地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性的学习,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三支一扶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二、宣传部门的宣传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导路径

无论何时何地,宣传部门具有宣传面广、涉及面宽、渗透性较强等优势。其中,理论工作者的宣教是宣传部门的主要手段。在宣传部门的引导下,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从事理论工作的队伍,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人力支撑。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人民群众才能彻底得领悟马克思主义真谛。因此宣传部门应带头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马克思主大众化的宣讲。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把政治话语转变为大众话语,马克思主义理论绝不是为专家学者设立的理论,而是面向大众的、面向生活的科学理论。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拥有广大人民群众,我们必须把停留在政治文件和报告中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转变为易于人民接受地生动的、形象的形式表达出来,把政治语言转化为大众语言。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必须运用大众话语在社会上或群众中传播和普及。我们在宣传教育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理论宣传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将理论成果用通俗易懂的事例、生动活泼的语言回答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破除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地理解,这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会得到有效地传播。

三、充分利用网络、影视传媒等,为广大人源于:论文范文网www.7ctime.com

民群众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平台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应充分利用网络传媒和影视剧方面的影响,建立理论宣传网络互动系统,实现传播手段创新。目前,网络传播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中的新兴手段,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群众面对面,为人民大众提供了及时、快速、方便的平台。良好的社会舆论宣传可以对人民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效果;现在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重要工具。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网上党校、网上理论学习专题网站等新阵地,开展开放式学习、互动式学习,扩大马克思主义的覆盖面和吸引力。因此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可以通过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诸如讲坛、小品、话剧、电视剧、电影及其他各种娱乐节目,使用电视、电影广播、书刊、网络等多种载体将理论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视觉化以及多媒体化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人民群众轻松愉悦地接受那些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使他们学起来不再烦恼,而是一种享受。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途径的同时,也具有不规范性、缺乏权威性等特点,因此必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9).
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
[3]秦岭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思考[J].理论界,2008,(8).
[4]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石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