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包装设计基于地域文化拓新包装设计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561 浏览:21393
论文导读:
摘要:地域文化是某一地域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经过历史的积累和沉淀所形成的带有区域烙印的文化综合体,具有浓厚的自然气息、生活气息和本土气息。它体现了整个民族或某个地域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能够最大程度上引起民族和地域人民的情感共鸣。女书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女书产生和起源的江永县古时位于长沙郡和桂林郡的交界地区,处于楚文化和越文化的交接带上,这使女书拥有典型的楚越文化特点,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女书还是一种另类的文化遗产,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体现着中国古代女性的创造智慧以及女性对平等自由的向往,是封建社会女权运动的民俗化体现。当下的包装设计面对着诸多不足,如产品包装越来越倾向奢侈化而不注重本身的文化性;包装的视觉元素带给消费者的新鲜感和冲击力越来越弱;以及由于受到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设计风格盲目洋化丢失了民族特点等。中国的包装设计若要长久健康的进展下去并能有所革新,设计活动必须建立在挖掘和提升地域文化的基础之上走出自己的民族风格道路。本论文旨在以地域文化和包装设计的联系出发,挖掘以及拓新女书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通过艺术手段取其形、延其意、传其韵,探讨出女书在包装设计中运用的基本理念和表达方式。女书在包装上的合理运用能够唤醒和增强人们对女书及地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可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升民族产品及企业的文化内涵与竞争力,推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产业进展。同时女书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还可以提升包装设计的文化底蕴和视觉美感,为包装设计注入全新的文化血液,丰富包装设计的民族风格,为包装设计的革新与进展带来一定的启迪,为产品体现自身的性别带来一定的深思。关键词:女书论文地域文化论文包装设计论文民族风格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4-6
ABSTRACT6-10
第一章 绪论10-16

1.1 探讨背景10-11

1.2 探讨目的及作用11

1.3 国内外探讨近况11-13

1.4 探讨策略13-14

1.5 探讨内容14-15

1.6 探讨革新点15-16

第二章 女书的概述16-21

2.1 女书的概念范畴16-17

2.2 女书的产生和起源17-19

2.3 女书与汉字的异同19-21

第三章 地域文化与包装设计的联系21-26

3.1 地域文化的概念21-22

3.2 包装设计与包装设计民族风格22-23

3.3 包装设计的文化性与地域性23-26

3.1 包装设计与文化的联系23-24

3.2 地域文化对包装设计的作用24-26

第四章 女书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浅析26-37

4.1 女书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升26-32

4.

1.1 女书与原生态地域文化26-28

4.

1.2 蕴意丰富的民俗文化28-29

4.

1.3 女性情感与平等自由主义29-31

4.

1.4 女性智慧与创造精神31-32

4.2 女书美学价值的提炼与拓新32-37
4.

2.1 饱含文化底蕴的内在美32-33

4.

2.2 充满诱惑的神秘美33

4.

2.3 刚、柔、力、气兼具的姿态33-34

4.

2.4 技术美学在女书中的体现34-35

4.

2.5 诗韵乐律之美35-36

4.

2.6 女书的特殊美36-37

第五章 女书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方式37-46

5.1 运用的基本原则和理念37

5.2 女书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形式37-41

5.

2.1 女书文字与图案的原始呈现37-38

5.

2.2 汉字及拼音形态的女书化38-39

5.

2.3 解构、打散、重组39-41

5.3 女书在不同类型产品包装中的运用方式41

5.4 女书在包装中的运用案例探讨41-46

5.

4.1 女书在女士荔枝与梅子酒包装中的运用41-43

5.

4.2 女书在女性丝巾包装上的运用43-46

第六章 女书在包装设计中运用的影响与启迪46-52

6.1 女书在包装中运用的经济和文化作用46-47

6.2 女书的运用对包装设计的影响47-49

6.

2.1 文化新元素的注入对包装设计民族风格、视觉系统的丰富与提升47-49

6.

2.2 对包装文字设计的影响49

6.3 女书为包装设计带来的启迪与深思49-52
6.

3.1 女书产生形式及创作思维对设计灵感的启发49-51

6.3.2 女书带论文导读:来的包装体现“产品性别”的深思51-52结语52-54参考文献54-56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56-57致谢57上一页12
来的包装体现“产品性别”的深思51-52
结语52-54
参考文献54-56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56-57
致谢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