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论学业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学业评价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083 浏览:45328
论文导读:
[摘要]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可分为职业教育教学的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等五个阶段。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应在分析实践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落实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评价操作思路。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特点;学业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特别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和在教学时数中的比例,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的重要指标。目前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已经开展得比较广泛,但对实践教学起保障和激励作用的实践教学学业评价源于:大学生论文查重www.7ctime.com
研究较少。实践教学评价中还存在评价观念不正确、评价体系设计不科学不全面、评价方法技术欠缺、 评价制度不规范,生产管理一线技术能力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笔者拟在对实践教学构成体系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学业评价提出一些具体的操作思路。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分析

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学生技能的由低到高、由单项到综合、由单一场景到复杂职业情景,逐步掌握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也须遵循此路径,形成具有多层次的系统化教学体系。从学生职业发展及个性发展的逻辑出发,依据不同阶段教学目标任务,可把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分成理论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个性化多元化发展五个阶段。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学习带有明显的实践价值取向。这些理论知识不是孤立地被教师讲解和被学生接受,而是作为理解职业世界、促进其职业行动的工具介绍给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具体职业问题、职业情境相结合来建构知识网络。其次,职业教育系统化教学体系始终围绕学生职业成长的逻辑顺序,是实现教学资源约束下的最优选择。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得到递进式增长,同时,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不只是片面地强调学生的知识目标与技能培养,而是以完善人格为最终发展目标,并把这一目标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始终,把所有影响学生成人的因素如学业发展、情感经历、社会适应等考虑进去,在实践教学中不仅有职业情景,还涉及生活社会场景,这样就拓宽了实践教学开展形式,使教学实践立足于职业本位,同时超越“以就业为导向”的局限,致力于个性发展与完善,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校内外多种职业及社会场景中受到训练、熏陶,实现实践教学以人为本的价值。

二、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特点

1.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实用性集中体现了职业教育价值所在,以就业为导向就明确反映了这种价值诉求,而要实现这种价值则主要依靠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要实现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用性,教学内容就要贴近职业岗位准确把握市场变化,对本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要及时体现在实践教学中,以有效提高岗位适应性。
如果说实用性追求的是学生最终目标,那么发展性就侧重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过程:注重过程中个人体验及知识建构,拓展学生基础知识宽度,考虑学生个体需求,为学生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2.显性能力与隐性素养相统一

如果把实践教学学业考评看做是确定问题情境下的学生能力展现,那么在实际工作情景中问题的解决则涉及复杂的情景识别及双向沟通,这远比一个单一问题情境下的能力展现所要求的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对直接能用的知识能力培养确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对实际工作胜任,除了显性能力,隐性素养也至关重要。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要做到显性能力与隐性素养统一,就要善于挖掘胜任某项岗位所需要的显性能力之外的隐性素养,如理解他人、批判性思维、积极聆听、协调安排、有效口头沟通等;如果课堂内实践教学不能满足隐性素养的培养要求,就要设计出与隐性素养相对应的主题明确的课外实践活动予以辅助。

3.人文性与职业性相协调

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最重要目的,是要获得进入职业世界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若对职业教育这方面的目的片面性放大,把就业作为衡量教育好坏的唯一标尺,就无形中边缘化了学生成长发展中的精神资源,综观当下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心理脆弱、物质欲强烈、论文导读:
不辨是非、生活无趣、无聊倾向感严重,无不与职业教育教学中职业性与人文性割裂有关。《辞海》中对人文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理解为社会认知、职业理解、自我觉知,可以通过教学中人际互动而获得。
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人文性与职业性相协调,才能实现“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标。正如杜威如言,“提供职业教育固然不错,然而要明白职业教育不单是教学生一种比人家好些的职业,使他容易赚钱,因为赚了钱不必一定是快乐的;同时,需要教给学生知道这种职业本身的好处,使得他对于这种职业有精神上的快乐”。把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知识能力,不仅应用于职业,还成为砥砺意志磨练情感、形成正确价值引导的桥梁,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供给和精神追求。

三、实践教学学业评价的操作思路

1.考评内容的确定。过程性评价蕴于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本身就作为提高学生能力与考评学生能力的手段。在教学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应对学生掌握能力的多少进行测试,考评内容的选取可遵循少而精的原则。考评内容必须是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考评的知识内容是一个学期、一个教学单元、一节课的主体内容或知识主干,核心的知识技能可以把所有教学活动的构成部分、环节串联起来。除此之外,核心的知识技能也反映了它在未来职业活动中的重要性。与核心知识相对应的是次要的、边缘的、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为辅助、加深对核心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考评除了作为考察学生能力的手段,也是对学生以往知识的梳理、再现、归纳、总结,对知识技能的再生产和提升过程。2.考评内容的组织。因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本质,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与普通教学也有本质的区别: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学业评价,并非考察学生储存知识的多少,而是把考察的重点聚焦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上,所以对知识考评内容的组织应该以与其在职业上的应用相对接,应该能有助于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或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人格的养成。总而言之,把客观化的、外在的知识变成生动的、个人的、活的知识,在实践中贯通知识,使知识具有实践性。
对职业技能的考察,考评内容除了依据具体的工作任务本身来进行组织外,还可以依据工作流程来组织,按工作任务之间存在的职业逻辑关联把若干不同的工作任务串联起来。
社会实践教学考评蕴于过程之中,内容的设计将思维方式的系统训练融入其中,重新发现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体验学术生活、感受职业生活,丰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提高自我修养,健全学生人格,丰厚学生生命历程。[3]

3.评价的要素及实例

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学业评价中,具体评价要素的确定是在整个实践教学系统层次下进行的,下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面就从五个层次用实例来说明:
第一层次,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业考评
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为例。由于整个课程的整个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和装配,那么对理论文化知识的考评,就得以学生掌握这些技能的理论准备为出发点,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冲压模具类型、成型方法、模具结构、产品零件及模具的装配要求、公差配合等,了解模具零件的技术要求、模具材料与热处理以及模具的材料。从上面这些内容中提炼出理论知识的考评要素、要点,可为后续的技能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层次,基础技能的学业评价
基础的技能是学生进入某个行业必须掌握的能力,是学生技能成长的根基。只有基础技能掌握扎实,学生才能在更高一级的综合技能学习中游刃有余。
如学生要进入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首先要具备模具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锯、挫、划线、钻孔、攻螺丝、研磨、抛光、测量,其次,要对模具设计的二维Autocad、三维UG软件的熟练操作,掌握装配图的读图等。同时,基础技能的考评不一定要单独考察,可在一个综合技能应用或是某项工作任务中考察,只是把基础技能的要素作为一项考评指标。
第三层次,综合技能的学业评价
如果基础技能要求学生完成某项操作、某个简单的工作任务,那么综合技能的考评标准就是要求学生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或是工作流程中的一项。如模具开发依据其流程分为:订单分析、模具设计、工艺设计、模具零件加工、模具装配、模具试模与调试论文导读:
、模具移交、资料整理,根据这些具体流程中需要掌握的综合技能的不同,相对应的工作岗位分别为模具设计员、工艺员、现代加工设备操作员、装配调试工、生产管理员,在对学生掌握综合技能的评价中,选取能代表具体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项目进行测试,教师便能准确了解学生对某项综合技能的掌握情况。
第四层次,创新思维与实践的学业评价
职业教育培养具体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人才,这是人才培养要达到的最低标准的规定性要求,教育部曾多次发文要求职业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的评价,最一般的方法是看是否通过发明创新,创造出某种新东西,或是获得了某项专利。但是,在学校教育中,更常见的是:第一,技能策略的创新,即通过熟巧某项工作技能,在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运用创新策略,从而更轻易地完成工作任务;第二,工艺流程的创新,即通过创新工艺流程设计,简化了工作过程,缩短了工作时间;第三,艺术创新,如在木雕制作与设计中,通过学生的构思创意,创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4]
第五个层次,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
通过总体学业表现和社会实践情况,结合个性特点,对学生作出整体评价,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决定、社会定位,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生活。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依据以上五个层次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就可以准确知道学生能力掌握的程度,对职业能力发展提出正确的方向。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学业评价的五个层次要素中,前三个层次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基础,后两个层次作为学校实践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们相互协调,辩证统

一、共同组成一个立足于学生职业发展的完整的实践系统。

4.评价反馈及增值

在学业评价的反馈中,可采用存于过程的动态反馈和基于结果的静态反馈两种形式,科学地解读评价的结果,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教师教学提供有益的信息。
要让评价在反馈中实现增值,可采取各种有利于评价对象发展的措施,实现个性化。可在评价中投入更多的激励、赏识,让评价对象提高学习兴趣,树立人生信心。
总之,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系统学业评价的建立,不再是简单的由“结果驱动过程”,而是建立对“结果的完善”“过程的完善”“过程的信息运用于结果”的系统性循环之中,把学生志于成人的目标看做是最高的学业,只有如此,才能不断适应高职教育实践、社会优秀人才培养及学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姜大源.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
周标等.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及建模的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3]许元.能力本位下职业教育学生考评的创新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1,(10).
[4]李勋.教学做一体化下的学生学习与考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
责任编辑 蓝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