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道德经老子《道德经》中人文关怀精神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128 浏览:48224
论文导读:
摘 要:老子生逢乱世,天下无道。他亲身体会到民生之艰,因此他试图为世人寻找一条出路,以摆脱乱世的苦难,物欲的束缚,以求得人格之独立,精神之自由,灵魂之超脱。从根本上说,老子的理论体系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体现出老子“向善”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老子;道;人文关怀;善
1005-5312(2012)35-0005-01
“道”,是老子预设的一个概念。他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并非是为一种纯粹的形而上的思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正如陈鼓应先生所言:“道是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它乃是应和人的内在生命之需求与愿望所开展出来的一种理论。”①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道”是《道德经》的基础命题,而“人”则是它的核心命题。从根本上说,老子的理论体系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体现出老子“向善”的价值追求。具体来说,老子大致从两个方面传达出了他忧国忧民的人文思想。

一、立足于个体修养寻求安身立命的精神依据

老子生逢乱世,天下无道。他亲身体会到民生之艰,因此他试图为世人寻找一条出路,以摆脱乱世的苦难,物欲的束缚,以求得人格之独立,精神之自由,灵魂之超脱。

(一)构建理想人格,注重个人修为

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老子并不急于改变外在的环境,而是转向内心寻求精神的力量,并以此为依据实现对外在环境的超脱。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子非常重视个人的内在修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道德经》五十四章) 在他看来,“修身”是生命的基础活动。一个人德行的不断提高,以至于施及天下,必须从个体的修为做起。为此,他构建起一种理想的人格范例。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提到的“圣人”可以看做他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老子确立这种理想人格的目的不是要求人们去崇拜它,而是要引导人们去效法,去践行。

(二)返璞归真——物性向人性的回归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十二章)老子深刻体会到了物欲文明给社会带来的灾难。由此,他提出“为腹不为目”,提倡恬淡自足的生活方式。以此为契机,老子进一步提出了“虚静”的概念。“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第十六章)老子从宇宙万物的运动之中看到了循环往复的道理,万物的运动最终都要回归它的本源,即一种虚静的状态。人也要致虚守静,以此来实现对喧嚣浮躁的物欲文明的消解。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十八章)老子敏锐的察觉到当时社会对忠孝仁义的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7ctime.com
呼唤,并非出于人们的本心,而是外界强加给人们的道德枷锁。这显然有违人性之自然,是不符合“道”的。于是,他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道德经》第十九章)这样就可以无忧无虑了。老子还向往那种如婴儿般纯真的人性。他常把那些道德深厚的人比作“赤子”、“婴儿”,如“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说的那样:“‘复归于婴儿’,即是‘复归于朴’,即是人向自己所以生之德,自己所以生之性的回归。”②总之,老子所提倡的恬淡自足的生活方式,“致虚守静”的精神状态,以及“返璞归真”的人性论思想不仅在当时,即使在当代也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三)提倡无私奉献,成就个人价值

老子所处的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分配不公现象,统治者剥削民众,过着奢靡的生活,而下层百姓的生活却愈发贫困。对此,老子有着清醒的认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德经》七十七章)因此,老子号召人们效法自然之道,拿出自己多余的利益奉献给需要的人。“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先身;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七章)老子的这种“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的思想是极具智慧且符合于“道”的,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八章)

二、立足于为政治国寻求济世救民的良方

老子的《道德经》不仅是一种人生哲学,还是一种政治理论。诚如论文导读:活困难,而统治者们却过着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时,痛骂统治者为强盗。老子清醒地意识到,如果统治者一味地实行高压政治,不顾民生疾苦的话,将会面临很危险的处境。“民不畏威,则大威至”(《道德经》七十二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七十四章)这就是要告诫统治者们不可用权威过度压迫民众,当民众的忍耐达到极限的
李泽厚先生所言:“人们经常强调《老子》的消极无为,其实,老子一再讲‘圣人’、‘侯王’,是一种以无事取天下的积极的政治理论。”③

(一)希言自然,倡导无为而治

面对腐败的政治风气,老子不是无动于衷,而是予以深刻的揭露和无情的批判。他痛恨统治者称孤道寡,推行强迫性的政治制度,甚至诅咒他们:“强梁者不得其死。”(《道德经》四十二章)。当他看到田地荒芜,仓库空虚,百姓生活困难,而统治者们却过着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时,痛骂统治者为强盗。老子清醒地意识到,如果统治者一味地实行高压政治,不顾民生疾苦的话,将会面临很危险的处境。“民不畏威,则大威至”(《道德经》七十二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七十四章)这就是要告诫统治者们不可用权威过度压迫民众,当民众的忍耐达到极限的时候,就会冒死反抗。因此,他适时提出了“无为”的政治理念:“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五十七章)“无为”就是要减少对人民发号政令,予民生息,使民自化,使人们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十七章)“无为”是老子的“自然”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老子期待以这种“无为”的治国方式,营造出“其政闷闷,其民淳淳”(《道德经》五十八章)这样一种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淳朴的民风。

(二)反对战争,提倡慈爱

老子处在一个战乱的时代,各诸侯国之间频繁进行兼并战争。“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道德经》三十章),“夫兵者,不详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道德经》三十一章)在老子看来,战争的祸患源自统治者的不知足。如果统治者为了一己私利,穷兵黩武,将无辜百姓卷入战争,或许会赢得暂时的胜利,但终会埋下祸患的种子,最终会为发动战争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他劝诫统治者要节制自己的,不要轻易发动战争,并提醒他们“其事好远”,“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德经》三十章)目睹战乱,老子深刻体会到这个社会缺乏慈爱之心。因此,他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友爱。“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德经》六十七章)总之,老子期望世人,尤其是统治者们能够常怀一颗慈爱之心,从而形成一个人与人和睦相处,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三、结语
老子并非消极避世的隐者,他常怀一颗济世救民的慈悲心肠。乱世无道,他并没有置身事外。身处乱世,他似乎是在冷眼旁观,却并非无动于衷。梁启超先生所言极是:“老子是一位最热心肠的人,说他厌世的,只看见‘无为’两个字,把底下‘无不为’两个字读漏了。”④如果说老子寻求安身立命的精神依据是为世人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那么他对政治建设和社会环境的探讨则是要为世人营造一种有益的外部生存环境。老子由内而外全方位地实现着他的人文关怀,表达出他向善的价值追求。
注释:
①陈鼓应著.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5.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③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
④胡道静主编.十家论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陈鼓应著.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5.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3]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
[4]胡道静主编.十家论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