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政治课思想政治课实施有效合作学习支持系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742 浏览:98796
论文导读: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生生互动为主要取向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作为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的以知识授受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的批判与补充。合作学习的进一步发展不仅涉及到学校教育体系的变革,还涉及到宏观社会的认可与支持;不仅需要转变相关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操作与物质支持。因此,源于:论文www.7ctime.com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育实践中的成功,不仅需要实践者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进行不断的审视与修正,还需要得到教育主体及其相关部门的系统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能突破传统的教与学模式的束缚,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由于种种原因,在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更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

1.社会期待支持

社会上的人们对学校教育的功能究竟怀有怎样的期待是左右课堂教学方式选择的一个重要和直接因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既是同伴间合作学习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合作学习方式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传统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个体间相互竞争和独立学习为主的,其主要功能目标是培养应试能手,并不需要也不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政治学科在中学特别在初中不受重视以及“学政治就是背”的观点至今仍然盛行,使学生更不愿意在这门课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一些不被传统教育所期待的、不在评价之列且与考试无关的能力。然而,传统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毕竟被社会所认可,有着厚实的生存环境和社会支持,这就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政治课堂教学的开展中不得不应对传统学校教育发展惯性的抵制力。因此,政治课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首先必须取得社会的支持与认可,在社会上形成重视合作能力和政治素质的环境,政治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才会有强有力的支撑。

2.学校领导支持

学校不仅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必要的场所以及相关的物质条件,而且它还为合作学习开展提供有力的软环境支持,特别是学校的领导者对合作学习的成功推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学校的领导对合作学习的认同和支持比较低,甚至抱有排斥的态度,那么合作学习就很难或根本不可能推行。要想使合作学习方式能成功地推行,学校领导首先要对合作学习方式给予认可,积极鼓励教师特别要支持政治教师开展合作学习。其次,领导者要对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有正确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对教师推行合作学习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我国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相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以此带动教师的“教”,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讲课。”领导者积极的鼓励和评价会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更积极从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与研究。当然,这种激励和导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评价必须是公正客观的,否则会对教师产生误导,使合作学习偏离正确的方向。

3.教师素质支持

政治教师的相关素质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如何组织学生学习,如何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如何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等问题,都需要教师去思考和设计。首先,教师要精心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保证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提高政治课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前提。编组的基本原则是“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另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五个关键因素,即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个性责任、合作技能以及小组自评有机地组合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方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有序实施并取得成功。其次,教师要能提出高水平的政治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是以问题为依托展开的,没有问题就没有合作,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往往对教学具有一种导向作用,在政治合作学习课堂中所创设的问题,必须是能引起学生有效思维的“锚”,并且有合作学习价值的。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引起合作学习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如果提出的问题落在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内,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便能解决,则不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也就是说,只有着眼于最近发展区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学习。此外,引起事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论文导读:生畅所欲言的、开放的、积极互动的氛围,确保每一位合作者都敢于发言、每一位发言者都受到尊重。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权威,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而非合作化的环境。同时,由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冲突,这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定的要
从而激发起合作的动机,闭合式的提问只能导致无效合作甚至冷场。第三,政治教师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一方面,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有些问题教师一时难以作出解释,另一方面,在合作学习课堂上,经常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之需给以准确的引导和灵活的创造,例如,当学生思维受阻时;学生意见不统一时;问题的答案不唯一时等等,都需要教师适时地给予巧妙的点拨和适当的引导,这对教师的机智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教师要了解合作学习需要的合作技能并能传授给学生。合作技能是合作学习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政治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并不是说只要让学生围坐在一起,学生就能很好地进行合作。有时,学生虽然愿意合作,但合作的效率并不高,原因在于缺乏合作的技能和方法。因此,合作技能是需要培养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需要哪些技能并弄清每种技能的作用,还要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点拨和培养。第五,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手段具有多种特性,不仅可以用来提供真实的情境、典型的案例和大量的信息,还能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问题解决和交流切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通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建构工具作用,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广大教师就应该成为操纵此魔杖的高明魔术师。当然,除对信息工具的操作与使用能力,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的获取、筛选、加工、表达、发布的能力,以便于指导学生及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教师应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行家。

4.物理环境支持

细心地安排物理环境是成功运用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积极互赖和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两个重要特征和要素,要实现这一点,座位的安排是必须考虑的。理想的情况是,每个合作学习小组(一般4~6人组成)相对紧凑地围坐在一起,可采用“U”型或“L”型座位排列方式,并与其它小组之间有一定的空间间隔,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保证:①小组内部成员在上形成一种积极相互依赖关系,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氛围更浓;②尽可能减少小组内部合作学习时组与组之间的干扰。虽然我们平时在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的教师里也可以很方便地采用简单的前后两排若干个学生围成一个小组的方式,但如果学生经常变动成员内部的积极互赖会因此而减弱,同时组与组之间的互相干扰可能会变得难控制。

5.课堂气氛支持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能够引起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同样需要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特别在政治课中存在大量的开放性和劣性问题,更需要师生、生生之间相互悦纳、彼此欣赏,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足以使师生畅所欲言的、开放的、积极互动的氛围,确保每一位合作者都敢于发言、每一位发言者都受到尊重。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权威,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而非合作化的环境。同时,由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冲突,这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加上学生成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会在事实上形成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政治课合作学习课堂上,政治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努力创设一种平等的交往氛围,创造出一种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而造成这种气氛的条件不是别的,正是教师能否真正做到“真诚、接受和理解”。
总之,无论从理论上来说,还是从实践上来看,政治课堂中学生之间有效合作行为的产生都离不开各种条件的支持,而这些条件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施者的有意创造。我相信广大合作学习的支持者们会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实践中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