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美文以诗为径,解读美文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63 浏览:9923
论文导读:犹如幽月的心上,而达夫心路之苦闷、迷茫,心绪之忧郁孤寂则如幽悬天际之月,必然投映在故都的秋韵秋味里。综览——从意境定位,明全文格调文中,关于故都的秋,作者是这样表述的:“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这是郁达夫对故都秋的独到领悟,精准概括。以诗歌知识来看,这实则是意境
闲笔——体悟还是解析
现当代文艺理论在文学解读时惯用解析、剖割的方式去肢解文本,理性的冰冷压制了中国文艺理论、文学批评中重体悟、重赏鉴、重审美的优良传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传统的沦丧,美感的削减。
诗歌和散文都是纯粹的文学样式,尤其是诗化的散文和优美散文中诗化的句段,它们和中国传统诗词的神韵是气脉相通的,根骨是一脉秉承的。综观那些植根于中华诗词文化,传统文学底蕴深厚的近现代文人,他们散文中随处可见传统的影子,诗词是入其神魂、骨髓的。故而,我以为,解读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学作品,解析的手法、理性的逻辑虽可以略作借鉴,但绝对不可一味倚重,更多的,我们要回归到体悟赏鉴中来。
侧观——从背景投射,看作者心路
中国古代文学评论讲究知人论世。孟子曾谈及“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清代章学诚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二者都强调在文学鉴赏中做到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世事必定会投射到心灵。正如老杜诗云“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那翻卷而上的波浪,那动地而来的风云绝不仅仅是景物描写,纯实录的手法在传统的中国文学中是不存在的,那浪是时代的浪潮,那风云是源于:毕业生论文www.7ctime.com
时事之风云,云水之外是忧思,关于身世处境,关于世事家国。
观照《故都的秋》,郁达夫创作本文时值1934年,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在30年代的旧中国,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内外交困,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在此处境下,达夫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暂且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作者创作此文,是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同时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那时虽然有如晦暗的日光,却必然会投射在达夫此际那犹如幽月的心上,而达夫心路之苦闷、迷茫,心绪之忧郁孤寂则如幽悬天际之月,必然投映在故都的秋韵秋味里。
综览——从意境定位,明全文格调
文中,关于故都的秋,作者是这样表述的:“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这是郁达夫对故都秋的独到领悟,精准概括。以诗歌知识来看,这实则是意境:清冷,岑寂,萧瑟,凄凉。
这份意境的生成,岂会凭空而来?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故都的秋景,景中弥散的秋韵不正是郁达夫此际心灵的投射?枯索的单单是这天地?颓败的何止是这草木?黯淡的岂止于视界?时秋,心秋;天寒,心寒;世暗,情黯。作者的心绪是迷茫苦闷的,心境如同这北国的秋境——好一派清冷,好一派岑寂,好一派悲凉。意境及境后的情,这正是学生所未知、难解的,需要在课内重点探究突破。以诗为径,从秋来窥知达夫的情绪,则需要从意象入手做细致体悟。
体悟——从意象选取,析情感寄寓
文中所描绘的秋晨院落,或是秋槐落蕊等景物,皆有鲜明的画面感,可以用图景来名之;我们从文中那些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固然可以尝出韵味,体验出美来,亦可看出郁达夫对北平秋色、故都自然风物的眷恋与深爱,但我以为这还停留在秋色的皮相、热闹的浅表。那背后,更需要深味的是隐于其后的忧郁、苦闷、孤寂……
我们先看那秋晨院落。
提及这院落,总会思及“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古韵,山不厌人,人不厌山。人世中饱尝孤寂,唯引山以为知音。
在秋时,故都的那一椽破屋里,听驯鸽飞声,“静对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这“静对”之中,是作者对花的欣赏,亦是花对作者的倾听。与其说花、人不厌,毋宁说作者引花为友,借花而寄托闲情;在作者对花的这份闲情中,有丝许闲逸,更多的,我以为是一种闲极无聊。这是作者心绪中迷茫空寂、情感上空落无依状态的折射,这可与王维在《鸟鸣涧》中所书写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诗句相印证。桂花色淡,花小,王维闲看桂花,这“闲”远不止“闲适”之意趣,更有闲得无聊,观桂花飘落如雪,于其中打发如水时光,于此际落寞心境,于心底沉郁情怀。
此时,作者还不忘论文导读:
以平和之语来言说“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为佳”,蓝白皆为冷色调,蓝色忧郁,幽沁,白色除素雅之外,亦有几许凄冷之意,再配以“疏落尖细且长的秋草”,则更见萧索,因为既修饰以“疏落尖细”,又定时节于秋,可知这草必见枯黄,必见萧索,一如作者枯索之心境,冷暗为色,闲寂为韵。
皇城人海的一椽破屋,是一个值得推敲、别有深意的意象选取。“人海”与“破屋”的词面之下隐潜的是什么?人境如世外的高远属意,屋破而平淡的恬和心境,这两者固然有之,但身处人海却觉人生寂寥之意,寄形破屋而生世事艰辛之感,虽看似稀薄,实则无法阻挡、无可抑止地在那人海皇城弥散,氲开……这必然也是作者在那时事飘摇、清静秋时,心底不可抹除的一份情绪吧!这里面,哪里少得了“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凄凉感慨、忧伤心境?时局如秋,而达夫不是青帝,无力挽山河,无计换时节,社会压抑,忧切煎怀,如何不悲凉?飘飘摇摇之世事,在作者心中发酵文人情怀,酿一杯忧患之苦酒,涩涩,淡淡,却又不尽悠悠……
不妨再观这秋槐落蕊。
秋槐落蕊,枯叶满地,不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之苍莽景象,少了萧萧而下之时那无边壮阔之意,可是否也正因为如此,在郁达夫的心情里,连老杜那沉郁顿挫之风里边那一点儿悲壮之意味儿也去了,老杜会借“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来表达自己在时事艰难、人生迟暮之际的种种感慨,虽寂寞,却仍愿意救济时运;于郁达夫而言,除了哀伤,就剩下寂寞了吧。在郁达夫的眼底,唯有故都的零落,枯残,铺得满地,堵得满腔,这一口气,郁积得有多难受,可想而知。那不知名的人扫走落叶,是否就扫走了达夫心底的阴郁?“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让作者觉出细腻,清闲,还有点儿落寞,让他去联想到天下皆秋那种大寂寥,万物萧索,神州黯然。这景即这心,枯索凌乱的心绪,投射于凌乱枯索的秋景。那满地的凌乱枯黄可以扫走,但还有些东西是扫不走的,萦于心,绕于怀!北风已乱,此夜未央。这是个“才下眉头”与“却上心头”的问题,而不是阴翳为扫,愁云为开,因为郁达夫想要去扫,而又无力去扫的是那纷乱的神州,这个问题是此时的郁达夫“无计可消除”的。记得词中有“阶前落樱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之句,我想谈的是,若心宽亮,落樱如雪添的是雅趣,若心黯然,扫去“落蕊”,丝毫无减的是心秋。
拂与不拂,满身落雪;扫与不扫,神州季乱。
若觉得不够,我们不妨再来聆这秋蝉残声,聆这渐寒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7ctime.com
的秋雨。
蝉声而唱于秋,这已经不应于时,再至于“衰”“残”,那份凄凉冷寂、不合于时的意味儿就赫然而分明了,更何况是“家家”“处处”,这北平,这华夏,几乎都在这情调氛围中。蝉,应时于盛夏,高唱于浓荫,鸣响而声远;餐风露而自饱,不流俗而自洁;常寄寓君子之高标,浊世之高蹈。此物若残生于深秋,则被称为“寒蝉”“寒蜩”,其声嘶哑,其鸣凄切,可见落魄之形象,可感寂寥之意绪。不需着意,而凄寒可感,而悲愁流浸。惹满怀凄凉,酿满怀寂寂。
至于这层凉渐寒的秋雨,则于凄寒之外,另见湿冷与悲凉。看达夫那笔触,“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从这“灰沉沉”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阴云晦暗,可以感受到的是沉重压抑,那满天的阴翳谁能扫去,什么时候才能扫去?达夫有此心,却未必有此力。那天底下什么时候才能乾坤清朗,浩气荡荡?达夫有此问,却未必有此解。如此境况,哪能承受再“来一阵凉风”,再落一阵寒雨?!这风雨添的是刺骨,添的是湿冷,添的是悲凉。人世间的大寂寥,天地间的大悲凉。以赤子真心去求索,却前路迷惘;以文人情怀去爱护,却难济河山。
如此情境,如何不凉,如何不悲?如何不哀,如何不恸?
故而我以为,在本文的品味赏鉴过程中,若能以诗为径,借法诗歌鉴赏,深味这“清”“静”“悲凉”的意境,细嚼这故都深秋的衰残清景,去感悟那残秋皮相背后正以满腔的热血、满怀的深情、满心的眷恋来无奈面对那艰难时局,那颓败的国运,那无能无力,那忧郁、苦闷、孤寂……进而解此文之所深蕴。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