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预后Non-Bnon-C-AFP(-)型肝细胞癌临床特点和预后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998 浏览:134037
论文导读: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均为行肝肿瘤切除术并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的病人。根据AFP、HBsAg将227例患者分为四个人群其中Group1:B-AFP(+)-HCC(HBsAg阳性HCVAb(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AFP阳性)93例,Group2:B-AFP(-)-HCC(HBsAg阳性HCVAb阴性AFP阴性)29例;Group3:NBNC-AFP(+)-HCC(HBsAg阴性HCVAb阴性AFP阳性)62例,Group
摘要:目的:探讨non-B non-C甲胎蛋白(AFP)阴性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NBNC-AFP(-)-HCC)临床特点和预后,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AFP与HCC存活预后的联系。策略:本探讨227例病人选自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均为行肝肿瘤切除术并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的病人。根据AFP、HBsAg将227例患者分为四个人群其中Group1:B-AFP(+)-HCC(HBsAg阳性HCVAb(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AFP阳性)93例,Group2:B-AFP(-)-HCC(HBsAg阳性HCVAb阴性AFP阴性)29例;Group3:NBNC-AFP(+)-HCC (HBsAg阴性HCVAb阴性AFP阳性)62例,Group4:NBNC-AFP(-)-HCC (HBsAg阴性HCVAb阴性AFP阴性)43例。结果:本探讨NBNC-AFP(-)-HCC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年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代谢综合征、ALT、AST、S/T、肿瘤大小、子瘤、门脉侵犯和病理分型相关。(P0.05)。单因素浅析显示影响肝癌病人术后无瘤存活率的因素有AST、肿瘤大小、子瘤和门脉侵犯(P0.05)。COX模型多因素浅析显示肿瘤大小、子瘤和门脉侵犯(P<0.05)为肝癌术后无瘤存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影响肝癌病人术后总体存活率的因素有肿瘤大小、子瘤和门脉侵犯(P0.05),COX模型行多因素浅析显示肿瘤大小、子瘤(P<0.05)为肝癌术后总体存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单因素浅析显示影响NBNC-AFP(-)-HCC病人术后无瘤存活率的的因素有子瘤(P0.05)因素,未发现影响NBNC-AFP(-)-HCC病人术后总体存活率的相关因素。Kaplan-Meier存活浅析显示在四组病人中NBNC-AFP(-)-HCC病人的无瘤存活率最高(P0.05)。NBNC-AFP(-)-HCC病人中位无瘤存活时间是90个月(随访时间,1-132月),1、2、3、5、10年无瘤存活率分别为84.6%、72.9%、68.8%、51%、40.8%。NBNC-AFP(-)-HCC病人在术后总体存活率上高于B-AFP(+)-HCC和NBNC-AFP(+)-HCC病人(P0.05),与B-AFP(-)-HCC论文导读:in},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5ABSTRACT5-9第1章前言9-11第2章资料和策略11-132.1资料112.2临床病理特点的定义11-122.3随访及统计学浅析12-13第3章结果13-213.1NBNC-AFP(-)-HCC病人临床病理特点13-143.2NBNC-AFP(-)-HCC病人术后无瘤存活率14-15
病人无差别。NBNC-AFP(-)-HCC中位存活时间是10年(随访时间,1-11年),1、3、5、10年总体存活率(93%、76.1%、65.1%、52.1%)。结论:HBsAg阴性和AFP阴性同时表达作为一个有用标记有助于预测术后肿瘤早期复发风险。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论文non-B论文non-C-HCC论文临床病理特点论文预后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5
ABSTRACT5-9
第1章 前言9-11
第2章 资料和策略11-13

2.1 资料11

2.2 临床病理特点的定义11-12

2.3 随访及统计学浅析12-13

第3章 结果13-21

3.1 NBNC-AFP(-)-HCC 病人临床病理特点13-14

3.2 NBNC-AFP(-)-HCC 病人术后无瘤存活率14-15

3.3 NBNC-AFP(-)-HCC 病人术后总体存活率15-21

第4章 讨论21-24

4.1 NBNC-AFP(-)-HCC 病人临床病理特点浅析21-22

4.2 NBNC-AFP(-)-HCC 的存活浅析22

4.4 NBNC-AFP(-)-HCC 与 NBNC-AFP(+)-HCC 的比较浅析22-24
第5章 结论24-25
第6章 不足与展望25-26
致谢26-27
参考文献27-29
攻读学位期间的探讨成果29-30
综述30-33
参考文献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