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驾驶员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心理因素与对策学术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961 浏览:158858
论文导读:客观事物进行反映的一种高级形式。在正常情况下,驾驶员都能意识到怎样驾车才能更安全,但在有些时候,由于其他比较特殊原因会导致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够强而出现交通事故;从心理因素这个角度来分析,导致驾驶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而出现交通事故主要有这几方面:第

一、抱着侥幸心理。由于抱着侥幸心理,使得驾驶员把交通事故发生的偶然

【摘要】基于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我国交通事故日益频发且有愈演愈烈这一事实,本文就自我保护、注意、情绪及个性等这些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四大心理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就有效抑制交通事故的频发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心理学对策,这对于近年来人们人们普遍关注的如何有效抑制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驾驶员、行车安全、心理因素、交通安全
1、引言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也带来了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但汽车工业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大困扰,那就是交通事故。由于频发交通事故,也使得我国成为交通事故比较严重的一个国家。例如,在今年(2012年)的中秋国庆八天长假中,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高达68422起,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有2164起,占整个交通事故的3.2%;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在今年中秋国庆这八天长假中,因发生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有794人,受伤的人数有2473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325万元;因此,以这短短的八天中所发生交通事故的具体情况,对于当前我国发生交通事故的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通车里程迅速延伸及机动车辆快速增加的同时,由于道路交通的日趋复杂,使得每年我国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还是相当多的,虽然在最近几年来,由于公众道德交通安全意识的提高及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监管的不断加强,使得近几年来我国所发生的交通事故略呈下降趋势,但每年因发生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和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还是相当惊人的:例如,2009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达238351起,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左右,有关这两年所发生的交通事故及死亡人数等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所以交通安全已成为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课题,有关交通安全的研究也早已在各国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有关人这个因素,是发生交通事故所有因素当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看;例如(分析研究表明),跟人这个因素相关联的事故占整个交通事故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有关交通安全这个课题,当前人们最为关心的就是怎样从心理学这个角度来抑制交通事故的出现。以下就基于心理学这个角度,对影响驾驶员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有效抑制交通事故的出现,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2、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主要心理因素分析

2.1 自我保护意识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所谓自我保护意识就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当面对危及自身生存而采取的一种自救行为时所具有的心理功能,它是我们人类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的一种高级形式。在正常情况下,驾驶员都能意识到怎样驾车才能更安全,但在有些时候,由于其他比较特殊原因会导致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够强而出现交通事故;从心理因素这个角度来分析,导致驾驶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而出现交通事故主要有这几方面:第一,抱着侥幸心理。由于抱着侥幸心理,使得驾驶员把交通事故发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彻底混淆了,认为出现交通事故与人的运气密切相关,运气好再怎样也不会出现交通事故,而运气不好再怎样也有可能出现事故。第二,逞强心理的作用;这主要是发生在一些比较年轻的驾驶员身上,表现为只顾个人的一时感受,而不安交通规则行车。第三,过分的盲目自信;这是驾驶员出现交通事故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特征,不管是新老驾驶员,都极易犯有这个毛病。第四,过分疲劳驾车;这是片面追求效益这中心理所引起的,也是近年来我国出现交通事故的一大安全隐患。例如,2011年六月份,在福建宁德发生一辆双层卧铺客车坠入36米的深谷,致使17人死亡,28人受伤论文导读: 3.1 重视对驾驶员进行驾驶适宜性检验驾驶员的先天素质和后天训练一起构成了驾驶员驾驶适宜性,这是驾驶员圆满完成驾驶任务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驾驶员进行驾驶适宜性检验,可以把那些不适宜从事驾驶的少数人确定出来,而对于绝大多数适宜从事驾驶的人来说,通过驾驶适宜性检验,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他们进行教育、培训及
,这起交通事故在事后经门调查分析,就是由于驾驶员长时间驾驶出现疲劳驾车引起的;此外,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我国乡村公路出现的交通事故,其中因疲劳驾车引起的事故要占20%左右。

2.2 注意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本文所指的注意,就是指人对某个对象或事物的指向或者集中程度。注意这种心理因素跟行车安全安全关系极为密切,有关这二者的研究也由来已久。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在导致交通事故出现源于:论文的写法www.7ctime.com
的几项常见错误中,有关驾驶员因不注意或注意力不管专注而产生的错误要占绝大部分。例如,我国在2009年所发生的238351起交通事故中,因驾驶员注意不当或不注意而引起的交通事故有47655起,占整个交通事故的20%左右;又如我国北京市曾某一段时间所发生的2532起交通事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因注意不当而引起的交通事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情绪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所谓本文所指的情绪,指的就是人类对客观事实是否满足其需求而形成的一种态度体验。若驾驶员心情舒畅,则驾驶员就集中精力驾车,且遇到意外事故时,能迅速判断准确加以处理,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若驾驶员以比较低落的情绪驾车,则驾车精力不能高度集中,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就没有办法做到快速反应,准确判断,势必带来交通事故的发生。例如,福州市公交公司曾经应用“安全驾驶适应性测验”量表来对该公司下属的330名驾驶员进行情绪测验,结果发现,驾驶员的情绪是否稳定、心情是否愉快对行车安全具有极大的影响。

2.4 个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在所有心理因素与行车安全关系的研究中,有关个性与行车安全关系的研究,是获得研究成果最多的一个领域。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相同情况下,因为心理或者生理上的原因,也即驾驶员的个性原因,某些驾驶员从本质上来说就就比另外一些驾驶员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例如,我国广州市有关部门曾经应用16PF对经常违章驾驶员和未违章驾驶员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经常违章的这组驾驶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这些不良个性:猜疑、紧张、易冲动等,而未违章安全行车的这组驾驶员,却具有比较好的个性,如遇事冷静、爱思考等;又如,我国曾有学者运用EPQ问卷对事故驾驶员和安全驾驶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管是在内外向性格、精神质还是神经质等方面,这两类驶员在得分上均有极大的差异;因此,这些表明,具有不良个性的驾驶员,更易诱发交通事故的出现。

3、抑制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心理学对策

3.1 重视对驾驶员进行驾驶适宜性检验

驾驶员的先天素质和后天训练一起构成了驾驶员驾驶适宜性,这是驾驶员圆满完成驾驶任务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对驾驶员进行驾驶适宜性检验,可以把那些不适宜从事驾驶的少数人确定出来,而对于绝大多数适宜从事驾驶的人来说,通过驾驶适宜性检验,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他们进行教育、培训及管理,从而达到了最大限度抑制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效果。

3.2 重视提高驾驶员的心理素质

早期那种只重视训练驾驶员的技能训练,而忽视驾驶员心理素质的训练,这是引起很多因心理因素而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实践表明,在重视驾驶技能训练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驾驶员心理素质的训练,让驾驶员有一个过硬的心理素质,这样当他们在行车过程中,一旦遇到意外事故,都能准确判断、从容处理,从而避免和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出现;因此,在提高驾驭员驾车能力的前提下,采用有效措施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可以达到最大限度抑制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作用。
4、结束语
总之,交通安全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作为国家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结合驾驶员自身情况,从心理学这个方面来努力提高他们安全行车技能、加强他们的驾车优化训练,真正让他们成为思想上过硬、驾驶技术上超强的车辆驾驶员,这对于提高人们出门行走的安全感及促进我国和谐发展的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存道.驾驶员注意光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9.04

2.赵中利.汽车驾驶员心理学.[J].济南出版社.2008

3.徐敏权.汽车司机安全驾驶性向测验的建构.[J].心理学报.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