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米勒米勒《牧羊女》绘画语言解读怎样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078 浏览:97247
论文导读:野边缘以线的形式穿插在画面中,增强了画面的连贯性。这条线又把整个草原与天空分割成了两个不同大小的面。羊群在旷野中组成一块更小的面,使这幅画丰富而又具体。牧羊女的身后是开阔的原野、广阔的天空,天地间只有她一人,形单影只。画家特意把地平线安排的很低、草地平坦而空旷。画面的视线压低让观众有种亲切感,身临其境感,
摘 要:本文主要对米勒的《牧羊女》进行分析,着重从绘画语言的角度进行解读。
关键词:米勒;牧羊女;绘画语言
1005-5312(2012)32-0110-01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当时法国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用独特的绘画语言,向人们诉说着农民崇高的精神。1814年,米勒出生于法国的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他早期作品学习普桑、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形成凝重朴实的绘画风格。1849年开始定居于巴比松村。在这他创作出迄今广为流传的绘画名作《牧羊女》、《播种者》、《拾穗者》、《晚钟》等。这些作品主要以表现这里的农民生活状态生活面貌,他笔下的劳动者形象鲜明、淳朴生动。
从19世纪30年始,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资产阶级政权得以巩固下来。但封建势力也不甘心,伺机发动反扑。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社会底层的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但从米勒的画中却总是带有一种安宁与和谐,没有丝毫黑暗的痕迹。我们会情不自禁的对米勒以及其作品中的农民产生一种崇高的敬意。那是对生活中苦难与甘甜的深切的体味与表达。画家以他的虔诚和对劳动者的同情真实的描绘着每一幅画。
《牧羊女》是米勒的经典油画作品之一。这幅画以牧羊女为主题,营造出和谐、安宁的情境。全画的中心人物——牧羊女,站在空旷平坦的草地上,她披着破旧的毛毡披肩,围着暗红色的头巾。躬着身体,低头聚精会神的编织着毛线衣,任羊群自由觅食,太阳透露出的余辉洒满了整个旷野。
美不在于画面所描绘的东西,而在于艺术家必须满怀感情反映所见到的东西。《牧羊女》蕴含着米勒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激之心。画家如实的描绘着大地上的劳动者、羊群、星点的村落、阳光。米勒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早起晚归。生活中的米勒一定是虔诚的,对生活充满期待与向往的,所以在米勒的画中展现的农民形象总是充满质朴与善良。在这幅画中,牧羊女佝偻的动态、专注的形象类似于低头祷告时的神态。米勒有意捕捉到这样一个场景,既体现出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也体现出画家的悲悯的情怀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米勒对劳苦农民是充满同情的,画中的主人公衣衫褴褛,在夕阳的余晖中透露出点点忧伤。
从画面的构图来看,牧羊女与地平线形成十字架式的构图。并采取黄金分割法,结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范文www.7ctime.com
合点、线、面手法。把画面的重心设置在画面略偏离一些的地方,让牧羊女处于画中的黄金分割点。使我们的视觉重心由牧羊女到羊群、旷野最终转到牧羊女身上,更加突出了牧羊女的主体地位。画中特意点缀了一只小狗,使沉闷的气氛中增添了些许活力与动感。远处的田野边缘以线的形式穿插在画面中,增强了画面的连贯性。这条线又把整个草原与天空分割成了两个不同大小的面。羊群在旷野中组成一块更小的面,使这幅画丰富而又具体。牧羊女的身后是开阔的原野、广阔的天空,天地间只有她一人,形单影只。画家特意把地平线安排的很低、草地平坦而空旷。画面的视线压低让观众有种亲切感,身临其境感,也更加烘托出牧羊女的孤单,以及环境的寂静。
这一时期,巴比松画家对光与色的描绘正处于求索阶段。米勒为巴比松画派成员之一,也在反复的尝试中。《牧羊女》中,画家采取逆光的手法,牧羊女背着光的站在草地上,宛如一尊雕像。在色调处理上,旷野及羊群、牧羊女的受光面为暖色,小狗和羊群、牧羊女的背光面为冷色,冷暖互补形成强烈对比,明暗对比强烈。这已是下午时分,太阳正被乌云遮挡着,透出些许余晖。整幅画以暖色为主色调,天空与旷野的色彩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在绘画中讲究色彩的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李松石在谈到色彩的心理平衡时曾说:“牧民虽驰骋在绿色的草原上,但却并不感到满足,因为这个绿色太多了而成为单调,于是在服饰上,在马儿身上,在蒙古包里将各种色彩点缀起来,用以消解这种由无尽头的统一色彩而引起的单调。”
从空间处理上来看,画家有意把旷野中的小径设置成左右两边向中心略微倾斜,形成以中心为出发点的射线状,产生空间。画面近大远小,近实远虚,富有节奏。近处的牧羊女、羊群是描绘的具体些,远处的羊群、田野描绘的相对粗略些。云彩、处于受光面的物体描绘的细致些,物体的背光面描绘的简单、粗糙些。画家多样的表现手法,使画面总体的明暗、论文导读:
虚实达到平衡。画家用地平线把整幅画分成黑、白两大块。其中旷野上物体及人物的背光面、旷野上物体及人物的受光面、天空分别看做三大层次,即:黑、白、灰。画家通过不同物体面积大小的组合,黑白韵律构成画面的节奏。
现实主义者的目标是要去转译他自身那个时代的风格、思想及面貌于他的艺术当中。在米勒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形象真实生动,憨厚亲切,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却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米勒的作品透露出浑厚、朴实、粗拙。
参考文献:
顾丞峰.西方美术理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