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606 浏览:21187
论文导读: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他们的思维活动。例如,在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我改变以往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改为由学生提问,我来回答。当学生任意说出一个个分数时,我都能迅速正确地判断出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准确无误的判断使学生感到非常惊奇,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
经过这几年的课程改革试验,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多了,教师相对讲授的时间少了。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但我们发现有些情境创设得很成功,让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些情境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辅助课堂教学。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一下自己的策略和体会。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各种媒体之间多向的在思维上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场景。它以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为前提,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保障,以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它是“人为化了的环境”和“多项辐射的心理场”的综合。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要把握好“激励情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三个环节,创设的情境要具有启发性、难易适度,具有层次性。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

一、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教学情境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不满足和疑惑不解而产生的,对大脑皮层具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使你一时既猜不透、又丢不开、放不下,而产生一种渴望探究的心理冲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事实等前置应用,创设一种新奇的悬念情境,以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注意力集中,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悬念”可设计在一节课的开始,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他们的思维活动。例如,在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我改变以往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改为由学生提问,我来回答。当学生任意说出一个个分数时,我都能迅速正确地判断出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准确无误的判断使学生感到非常惊奇,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的需求,因此,学生学习情绪非常高涨,参与探索活动也就非常积极,进而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接受了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课下还有孩子告诉我说,回家之后他也要考考他的家长呢!把刚学来的本事传授给他的家长呢!孩子们体验到了获得成功的快乐。
为了有效地创设情境,我在教学中善于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如果说设置的悬念在学生头脑中找不到落脚点,“悬”不起来,这样的悬念也就形同虚设。设置的悬念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经过努力能解决它才行。

二、通过直观演示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直观手段,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时,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直观的生活情境。我首先用课件播放录像:随着优美的旋律,带领孩子们一起进入游乐园参观。这时屏幕上展现出各种各样的游乐项目:有“激流勇进”“旋转木马”“飞碟车”“大飞机”“小火车”“空中飞舞”等。录像一停,我开始与学生交流“刚才你们看到了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给它们分分类吗?”学生能把“旋转木马”“大飞机”和“空中飞舞”分为一类,学生能用手势表示出它们都是在转动的,还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叫“旋转”。而对于“激流勇进”“飞碟车”和“大飞机”有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他们的运动方式,于是我又播放了一下录像,让学生根据录像用手势表示出他们的运动方式,通过这一次的直观演示,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先用动作进行表演,再将他们进行分类。学生很快地说出了它们的运动方式,并把它们分为了一类,学生根据它们平着向前移动,给它们起名为“平移”。当同学们初步感受什么是“旋转”和“平移”后,我请孩子们先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然后让他们站起来,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学生继续表演,突然一个孩子很快告诉我说:“郑老师,您刚才开门时,门在做旋转论文导读:边。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条形统计图”时,我让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对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统计数据,并把统计出来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学生在调查中,涉及的社会问题很多,如,有一组学生根据自己学校门口一周内某几个时间段机动车辆的往返情况收
运动,我打开我旁边的窗户时,这扇窗户在做平移运动”,听完这个孩子的这番话,我太高兴了,孩子们已经会学以致用了。
在这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直观的演示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节课都是在高昂的情绪中去学习、去探究,他们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体验到了数学在生活中存在的价值。

三、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实际性就是设计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甚至可以是学生亲身体验经历过的。也就是说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条形统计图”时,我让学生组成几个小组对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统计数据,并把统计出来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在调查中,涉及的社会问题很多,如,有一组学生根据自己学校门口一周内某几个时间段机动车辆的往返情况收集数据,然后制作成条形统计图。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在学生上学,放学期间,正值车辆往返的高峰期,因此该组学生建议交通部门在校门口建立安全通道,同时告诫学生此时过往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还有一组学生根据全班源于:论文大全www.7ctime.com
同学手中的“压岁钱”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可以看出大家的“压岁钱”很多,并倡议同学们注意节约,不乱花钱,同时开展向贫困山区孩子献爱心活动。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增长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忧患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积极地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学生就会感兴趣,逐渐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地、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就会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 河南省洛阳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