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语义认知范畴视角下语义模糊现象结论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594 浏览:109439
论文导读:型范畴。自从亚里士多德提出经典范畴理论以后的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大家一直以为范畴的问题已经得以解决,很多学者也将这种范畴理论视为理所当然。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与其相悖的甚至是公然与其挑战的思想。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哲学梅加腊学派的尤布利得斯(Eubulides)。他认为“一粒麦子构不成一堆,对
摘 要: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重要属性,语义模糊是一个主要的研究层次。认知范畴是人类对外界事物类属划分的结果,是范畴化的产物,是一种原型范畴。范畴化的过程中产生了认知范畴的源于:职称论文www.7ctime.com
模糊性:边界的不确定性和范畴成员隶属度的差异。同时,语言的意义与人的思维和认知有密切关系,语言也是范畴化的结果。本文将首先介绍认知下的原型范畴及其模糊性,然后从语义模糊的整体性和语义模糊的程度性两个方面探讨语义模糊和认知范畴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求对语义模糊有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语义模糊 认知范畴 原型整体性 程度性
一、引言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语义模糊是模糊语言学的核心,它与语音模糊、语法模糊、语用模糊共同构成了语言模糊性的四个主要研究层次。语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它“既属于心理学,因为它是一种心理现象,也属于语言学,因为它与词分不开”(Gordon,D.,1982:58)。语义模糊也是如此。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的一种结合。本文将在认知范畴视角下探讨语义模糊现象。
客观世界是杂乱的,而大脑为了充分认识世界,采取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将其进行归类和定位;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的过程,其结果是认知范畴(赵艳芳,2001:55)。范畴是范畴化的产物,是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结果。认知视角下的范畴观是一种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现象不仅存在于非语言的认知范畴中,而且也存在于语言范畴中,因为语言范畴同其他认知范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具有相同的认知机制。因此,原型范畴理论也可以用来研究语言”(戴瑞亮,2009:97)。范畴化的过程也是概念、意义形成的过程,而语言自身就是范畴化的对象。因此,认知科学上的范畴理论可以为语义模糊现象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角度。

二、认知范畴及其模糊性

(一)两种对立的范畴观

范畴化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基本认知方式。“范畴化涉及到对事物特征的估价和认知决策机制如何组合这些特性”(赵艳芳,2001:55)。经典范畴理论认为,一切特征都是二分的,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内的成员地位相等,其决策过程是简单的、明确的。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范畴化的过程是复杂的、模糊的认知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明确的。范畴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经典范畴理论到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过程。
认知语言学下的认知范畴是一种原型范畴。自从亚里士多德提出经典范畴理论以后的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大家一直以为范畴的问题已经得以解决,很多学者也将这种范畴理论视为理所当然。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与其相悖的甚至是公然与其挑战的思想。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哲学梅加腊学派的尤布利得斯(Eubulides)。他认为“一粒麦子构不成一堆,对于任何一个数字n来说,如果n粒麦子构不成堆的话,那么n+1粒麦子也形不成堆。因此,任意多的麦粒也形不成堆”(伍铁平,1999:134)。这种连锁推理悖论便是对经典范畴理论的挑战。但是,对经典范畴理论真正意义上的批判产生于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理论以及其后逐渐建立的原型范畴理论。
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于20世纪50年代对“游戏”范畴的研究发现其并不符合传统范畴模式。游戏成员之间只有多种方式的相似性而非共同的特性——比如,有的游戏是为了娱乐,有的是求输赢;有的需要技巧,有的则需要运气。范畴边界也不明确,范畴会随着新事物的出现而扩展——比如,20世纪70年代的电子游戏作为新成员加入了“游戏”的范畴。据此,维特根斯坦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理论。此后,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对传统的范畴观提出了大量的反证。在此基础上,罗斯(E.Rosch)提出了“类典型及基本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原型和跟原型相似的程度逐渐递减的成员组成。人们对范畴的理解是按照原型及与原型的距离来进行的,范畴中较典型的成员同范畴中心意义的距离比非典型成员同中心意义的距离近”(庞建荣,2007:5)。至此,可以说原型范畴理论已经建立起来了。其主要观点为:同一范畴的各个成员之间没有共同特征,只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论文导读:“围绕原型建构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边界模糊的辐射状结构”(赵艳芳,2001:36)。从认知的角度看,所有范畴都是模糊范畴。这种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即一个范畴与邻近范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二是范畴成员在隶属度上存在差异,也就是说范畴成员在多大程度上属于某个范畴是模糊的。客观世界具有无
各个成员的地位并不平等,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

(二)认知范畴的模糊性

范畴化的过程是复杂的、模糊的认知过程,范畴是“围绕原型建构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边界模糊的辐射状结构”(赵艳芳,2001:36)。从认知的角度看,所有范畴都是模糊范畴。这种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即一个范畴与邻近范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二是范畴成员在隶属度上存在差异,也就是说范畴成员在多大程度上属于某个范畴是模糊的。
客观世界具有无限性,人类在认知范畴化的过程中对其客观事物及其现象的任何切分都会带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而且,客观世界事物的属性从一种特性到另一种特性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线,而是逐渐过渡的。更何况客观世界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范畴是人类为了实现认识客观世界的需要而对一类事物根据其属性进行界定和划分的结果。客观世界的移动性、不可分性和连续体性总会不可避免地造成范畴边界的模糊性。
同一范畴的不同成员不是由共同属性决定的,而是由家族相似性所决定的,即范畴成员之间总是享有某些共同属性。而有的成员比其他成员享有更多的共同特性,这就造成了范畴成员在隶属度上的差异以及地位的差异。范畴内部有了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之分:与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性的成员为该范畴的典型的、中心的成员,即原型,而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

三、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认知语义学认为,语义的形成过程就是概念化的过程,概念的形成是以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类属划分为基础的。范畴的模糊性产生了概念意义的模糊性,反映在语言中也就是语义的模糊性。吴世雄、陈维振(2003:32)指出,“语义模糊之所以会产生,原因主要是人类对作为认知对象的客观世界的类属划分是模糊和不明确的……语言范畴化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类属划分在语言上的反映……对客观世界的任何切分都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语词的意义上并形成范畴的语义模糊性”。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