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市场化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要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231 浏览:21930
论文导读:
摘要:中国境内的外资银行已经并将进一步对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化进程和金融监管体制重要的影响。中国应该欢迎外资银行的进入,充分利用外资银行带来的良性外部效应,同时,应改善监管体制和法律规章,实施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金融自由化;外资银行
1.引言
中国在2001年末加入WTO时,签署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要求中国在2006年末之前完全兑现对该协出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承诺,即在金融服务贸易领域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①
有大量的文献指出,外资银行的进入原则上可以带来诸多益处。例如,Levine(1997,2004)1和Mishkin(2006)[3]认为,外资银行的参与能使一个国家更方便地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能使一个国家银行部门的贷款质量得以提升;外资银行带来新的金融工具和技术,从而能加强银行业的竞争并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为一国银行体系提供了一种安全阀。Claessens等(2001)4,Levine(2001)5以及Claessens and Laeven (2003)6等人的经验研究似乎确实支持上述观点,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加强了东道国银行业的竞争性,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和盈利率。但Detragiache等(2006)7警告说,在那些很穷的国家,外资银行的进入可能会挤出本国银行,从而不利于中小企业获取融资。
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通常伴随着本国市场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和国外资本的流入,因而自然会使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内金融及资本项目的自由化过程加速和复杂化,同时也意味着成员国的监管和法规框架必需做相应的调整。我们假定:GATS下的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将加速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化及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进程,其结果是导致我国许多原有银行监管措施和资本管制政策逐渐失效。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化进程的推动是必然的;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促使中国的资本项目交易经历一个事实上的自由化过程;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现有的金融法规和管理体制可能造成的冲击;相应的政策涵义是渐次市场化。

2.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化的推动

截止2008年3月底,外资银行占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仅有2.4%。尽管如此,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市场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这里所讲的国内金融市场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消除利率和管制实现利率自由化;以透明的规制要求为基础,通过接纳国内外新的进入者实现进入壁垒的消除;金融业务范围限制的消除;消除部门壁垒,允许金融业在各自的传统业务上进行竞争;通过国有金融机构的股份化和削减直接借贷,减少国家对金融的参与。

2.1推动了中国利率自由化的进程

由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的基数较小,所以,自1998年以来,它们一直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外资银行的参与打破了银行间市场的地区分割状况,有助于形成一个统一的全国性银行同业市场,对我国利率自由化具有显著的政策意义。
上海和深圳是中国银行间市场的两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www.7ctime.com
大中心。为了阻止对外资银行业务的过度竞争,深圳银行业协会规定,银行间市场对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贷款利率不应低于平均标准贷款利率水平的80%。但是,上海银行间市场中心却没有这样的反竞争措施。于是,外资银行的大部分资金拆入都在上海市场上进行,结果迫使深圳银行业协会废除了前述的规定。

2.2促进了中国收费银行业务的发展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在华经营的外资银行就能立即从事针对中国存款客户的外汇业务了。由于外资银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其客户将不得不为此支付一笔费用。例如,2002年,花旗银行决定向它的储户每月收取6美元或50人民币,前提是储户的每月平均存款余额低于5000美元。同时,包括香港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在内的其他一些银行也以各种名目对存款账户收费。于是,国内银行迅速仿效外资银行的做法,先是开始对外币存款账户收费,然后是对银行集团间的ATM交易收费。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国内银行也创造性地向大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作为中国商业银行监管的一个灰色领域,收费业务引起了消费者和银行界之间的法律争论。监管当局随后不得不修订了这方面的法规,发布了一项新的规定,澄清了商业银行可以从事论文导读:
的收费业务的范围。监管当局最后认识到,除了少数例外,收费业务是合法的。于是,商业银行被授予对中间业务收费的权利。在收费方面,政府对某些收费业务进行管制,但绝大部分业务的收费水平由市场来决定。在存款收费问题上,由于面临消费者集团的强烈反对,政府最终达成了一项折衷的决定:维持对外币存款的收费做法,但暂不允许对人民币存款收取费用。

2.3引起了对国有银行股份化以及内资机构国民待遇问题的关注

既然中国能够承担WTO义务而向外国银行提供国民待遇,那么,她又应该如何对待那些试图进入市场的新近组建的本国私有银行呢?在这个问题上,银行监管委员会不是通过发行更多的银行执照来满足进入需求,而是鼓励私人投资者成为现有银行的持股股东。本国的私有银行即使提出申领执照的请求,监管当局也会要求它们首先具备作为战略伙伴的外国投资者。根据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应该谨慎对待本国私人银行的进入问题。确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化和治理结构面临着棘手的两难境地。

2.4改善了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

2001年,国际金融公司参股南京市商业银行,由此开启了境外战略投资者(主要是各种外资银行)参股中国内地银行业的序幕。到2006年底,共有29家外资银行向21家国内中资银行共注资190亿美元。2007年4月2日,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花旗银行和东亚银行同时“翻牌”,顺利完成在中国本地注册,成为独立法人机构的外资银行。其实,中国政府也希望把外资银行的经营机制引入中资银行,通过外资银行参股的过程,改善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水平。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境外战略投资者在进入国有商业银行后往往会派出董事参与中资银行董事会,并派出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帮助中资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现有案例来看,单一入股比例超过5%的境外投资机构一般都派出代表进入银行董事会。1999年,IFC在入股上海银行之后,派美国人蓝德彰担任上海银行外方董事。蓝德彰强烈主张要把审计委员会从监事会下面分离出来转向对董事会负责,反对银行不顾资本金的约束盲目扩大资产规模。尽管这些理念在当时引起的碰撞和反应非常强烈,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上海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是显而易见的。又如,汇丰银行在入股交行后,不仅在人员培训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支持,而且向交行派出的一名副行长、一名董事以及大量的部门经理,对交行IT系统、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已经起到了明显的牵引作用。

3.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中国金融法规和监管的约束

随着中国加入WTO、签署GATS协议以及相应的外资银行的进入,中国原有的许多法律规章、监管措施及管理体制要么违背多边国际协议的要求,要么陷于次优选择的境地。这就客观上要求或迫使中国监管当局进行制度创新。

3.1加速了中国银行业务范围管制的放松

中国所签署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在中国经营金融业务的授权标准仅仅是以谨慎原则为基础,而不是以经济需要或营业执照数量限额为基础。于是,要求中国政府必须在入世后对监管法规做出相应的修改。自2002年以来,中国银行监管当局已经将26项银行业务从需要审批的列表当中删除。某些银行业务一旦授权,一家银行的总行便能够决定其分行能否经营此项业务,而不必进一步获得银行监管当局的批准。对于那些需要监管当局批准的新的银行业务,一旦申请得到备案,则监管当局必须在10个营业日内做出决定。可见,入世确实加速了中国监管实践向国际标准靠近,政策的透明度和效率都有所提高。

3.2提高了中国金融法规和监管的严密性

在这里,我们以金融持股公司为例。修订于2003年的《中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除了少数例外的情况,在中国经营的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和证券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的房地产,也不得投资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盈利性企业。当然,中国银行集团是一个例外,它控制着三家商业银行、三家投资银行、一家共同基金以及两家保险公司。
在华经营的外国大银行通常属于银行持股公司的范畴,它们被认为拥有相对于中资银行的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这种局面促使有关金融持股公司的一部新的法律正在酝酿之中。此外,由于外国金融持股公司的进入和存在,在修订后的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中,中国已经非常强调跨机构协调和信息交换的重要性了。人们推测,新近设立的金融稳定局就是一家论文导读: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院)注解:①据统计,中国在多达100个部门做出了开放承诺,其部门数仅比美国少1个,而全部发展中国家承诺的平均水平仅仅50个部门。参考文献Levine,R.,FinancialDevelopmentandEconomicGrowth:ViewsandAgenda.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1997(35):688-72

6.Levine,R.,D

负责这种协调工作的专门机构。

3.3加重了中国汇率体制所面临的冲击

一方面,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其所面临的外部冲击也日益增加。这使得银行利用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和市场导向的政策工具来控制经济活动的需要变得更加迫切。
另一方面,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只要资本流动的规模足够地大,则全球性套利交易就会迫使在岸和离岸利差消失殆尽,从而最终迫使该国无法维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在面临资本流动自由度提高的同时又要维持独立的货币政策的话,就必须建立更为灵活的汇率体制。许多新兴市场经济的经验已经表明,在资本项目经历法律或事实上的自由化的同时维持固定汇率制度是充满危险的,特别是在国内银行体系存在明显缺陷的情况下。Prasad等(2005)8在考察了若干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后指出,资本项目自由化和固定汇率制度的组合通常被迫以慌乱地转入浮动汇率制度而告终。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不容回避的问题:在金融全球化大潮下,是主动选择汇率制度转型、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还是继续维持事实上的钉住汇率、被动接受汇率制度的强制性变化?
事实上,引入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将为我国发展外汇市场和开发各源于:论文大纲www.7ctime.com
种外汇风险管理工具提供更加强烈的激励。因此,汇率灵活性的引入实际上使中国经济做好应对日益增加的资本流动的准备,使因加入GATS而引起的强制性资本项目自由化得以健康发展。
在中国,由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势必日益活跃,这将促使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步伐超出人们原有的预期,从而危及中国现有的资本项目管制体制。我们有理由预期,在进入金融服务贸易的“后过渡期”之后,外资银行的市场地位将大幅增强。因此,我们认为,预见未来国际性资本流动的扩大趋势,从现在开始便向更灵活的汇率体制的转换才是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正确选择。

4.结论与建议

在WTO关于开放金融部门的谈判中,中国做出了许多意义深远的承诺。本文从中国的视角讨论GATS下的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金融格局和金融监管的影响。分析表明,首先,在中国发生的外资银行进入为国内金融市场化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其次,在华外资银行尽管规模还比较小,却通过在中国和国际市场间的套利和向其总行的借款对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再次,中国签署GATS并做出相应的承诺,这意味着必须修改原有的某些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使其符合多边条约和国际惯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五年过渡期的终结,随着外资银行进入壁垒和业务限制的基本消除,外资银行在改变金融竞争格局、改进银行经营方式、媒介国际资本流动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一些重要的政策含义。一方面,外资银行的进入带来人力资本、管理技术和新的经营方式和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对东道国金融机构具有良性的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这将促进东道国的金融部门提高运行效率,有助于东道国加速金融制度建设和金融监管措施的完善。因此,我们应该欢迎外资银行参与到本国金融部门中来。
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的政策制定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旦全方位对外开放金融服务贸易,便会引起更多的资本流入和流出,从而会促使现存的资本管制体制丧失作用,资本项目自由化和汇率体制转换将出人意料地加速。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应对大规模高频率资本流动的准备。为此,对于中国的决策部门来说,当务之急是做好两件事情:一是改进现有的法律和监管体制;二是在合适的时机采用合适的方式实现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变。(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院)
注解:
①据统计,中国在多达100个部门做出了开放承诺,其部门数仅比美国少1个,而全部发展中国家承诺的平均水平仅仅50个部门。
参考文献
Levine,R.,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7(35): 688-726.
Levine, R., Denying Foreign Bank Entry: Implications for Bank Interest Margins[Z] in Bank Market Structure a论文导读:271-292.Mishkin,FredericS.,TheNextGreatGlobalization:HowDisadvantagedNationsCanHarnessTheirFinancialSystemstoGetRich.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6.Claessens,Stijn,AsliDemirguc-Kunt,andHarryHuizinga,HowDoesForeignEntryAffecttheDomesticBankingMarkets.Jou
nd Monetary Policy Ed. by Luis Antonio Ahumada and J. Rodrigo Fuentes, Banco Central de Chile, 2004: 271-292.
[3]Mishkin, Frederic S., The Next Great Globalization: How Disadvantaged Nations Can Harness Their Financial Systems to Get Rich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4]Claessens, Stijn, Asli Demirguc-Kunt, and Harry Huizinga, How Does Foreign Entry Affect the Domestic Banking Markets [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1(25): 89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