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预防措施孕期抑郁理由及预防措施科研方法与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09 浏览:18108
论文导读:
摘要:孕期抑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孕期抑郁产生的原因,及早进行干预和预防,以减少孕期抑郁对母婴产生危害。
关键词:孕产妇心理孕期抑郁
1008-1879(2012)10-0219-02
妊娠和分娩对妇女来说是一次生物、社会和心理的应激过程,大多数妇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尤其是初产妇和孕晚期。随着孕周的增加及产期的临近,生理负担进一步加重,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生理冲突,且产妇处于自身调整、家庭关系、经济负担等强烈的压力情境之中,极易出现复杂的精神、心理和躯体变化,对分娩产生不良的影响1。积极的心理反应有利于胎儿发育和分娩过程,而负性心理反应会使心理活动失衡,导致神经活动和内分泌失调,不同程度的影响妊娠结局及母儿的安危。近几年来,随着对分娩期精神卫生方面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从单纯的产后抑郁认识到整个围生期焦虑和其他心理问题,并提出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2。
1孕期抑郁的原因
1.1孕期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可以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传递素的变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7ctime.com
化,尤其是在孕6-10周及临产前孕妇更容易感觉焦虑,这是怀孕期间的正常反应,但部分孕妇会为此陷入痛苦和失望的情绪中而变得焦虑、抑郁。
1.2家族及个人抑郁史。如果孕妇本人或家族曾有过抑郁史,那么怀孕后更容易患抑郁症。
1.3家庭及社会因素。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是影响妊娠、分娩结局及产后康复的重要因素,如人际关系敏感、配偶关系紧张、婚姻满意度低、经济压力大等。有的孕产妇由于对婴儿性别不满而出现心理上的自卑、焦虑、抑郁和心情沮丧,社会心理因素在产妇抑郁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3。另外还与产妇的年龄、文化水平程度及职业等有关。
1.4心理因素。产妇在孕期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对即将到来的小生命怀抱期待欣喜的心态,另一方面又因各种原因如对分娩的恐惧、担心分娩是否顺利、胎儿安危等因素而感到忧虑和恐惧,尤其是生活有过重大变动、有过痛苦怀孕或流产经历、双胎或多胎妊娠等的孕产妇。在临床工作中,不乏有部分初产妇听到有关分娩的负面影响,致使对分娩存在恐惧,致使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孕妇的情绪改变可致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同时也可使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等,从而导致出现不良后果。
1.5疼痛。临产后宫缩时孕妇会有疼痛感,而随着产程的进展、宫口的扩张及胎头的下降,孕妇的疼痛感越来越强烈,虽然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但这种疼痛会让孕妇对分娩产生巨大的压力、感到恐惧、焦虑和抑郁。
2预防措施
2.1产前健康教育。加强与孕产妇的交流,了解孕妇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针对孕妇的不同情况如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性格等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指导;介绍有关妊娠、胎儿生长发育及分娩知识,让孕妇知晓分娩是一个很自然的生理过程,以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另外,指导产妇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处理家庭及社会关系,告知孕妇的家人正确对待孕妇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积极满足孕妇的心理需求。
2.2产时护理。产时由专人陪伴,指导正确运用呼吸减痛法,适当进行触摸,也可运用各种方法如音乐疗法等分散其注意力,适时进行鼓励和心理安慰,以减轻疼痛缩短产程。胎儿娩出后进行早接触、早吸吮,以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建立母子感情,尽早进行角色的转换与适应。
2.3产后护理。创造安静、温馨、舒适的休养环境,营造快乐的心理氛围,及时产后健康宣教。教授产妇母乳喂养的方法、技巧、喂养姿势以及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指导家属积极参与护理新生儿,以保证产妇充分休息,尽早恢复体力。指导家属正确对待产妇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当产妇抱怨时,不要加以阻挠,要待产妇平静后耐心的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也可告知医务人员,由专业人员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帮助产妇度过难关。另外,产后家庭访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出院后的产妇提供生理、心理和情绪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对高危人群增加访视次数,可有效减轻产后抑郁情绪的发生。
孕期抑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涵盖了心理、生理、产科、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不仅影响产妇的产程安全和分娩质量,还会对婴幼儿的情绪、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带来明显的不良后果,应引起医院、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医务人员论文导读:
应端正服务态度,分娩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用亲切、友善的语言方式指导产妇配合医务人员顺利完成分娩,并有效减少分娩方式和产时并发症给产妇带来的心理负担。另外,及早筛查孕期高危人群,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产前、产时及产后的主动、全面、连续的综合护理干预,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以降低孕期抑郁水平,减少孕期抑郁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黄朝梅,谭红彤.孕产期健康教育与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及护理能力的关系.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7,8(23):3197
Austin MP.Antenatal screening and early intervention for “perinatal” distress,depression and anxiety:where to from here [J].Arch Womens Ment,7(1):1-6
[3]李玉洁,吕修华,薛伟彩,等.新生儿性别对产妇心理和生理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6(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