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析恒河神经元群体/集群电活动对行为任务稀疏编码机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728 浏览:23212
论文导读:
摘要:探讨目的:神经元群体中的神经元对行为任务有着不同程度的编码:(1)功能神经元集群在行为任务的执行历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2)群体中非集群神经元的电活动也会发生转变,也参与编码。由于神经元活动具有稀疏特性,若随机选择若干个神经元去实现植入式脑机接口,至少需要多少神经元才能完成任务呢?本论文探讨了在两种不同的行为任务中,清醒动物皮层神经元群体/集群电活动对行为任务的稀疏编码机制。第一部分以大鼠为探讨对象,探讨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集群对工作记忆事件的编码。第二部分是以恒河猴为探讨对象,探讨神经元群体在脑机接口任务中的编码机制,探讨至少需要多少神经元才能够有效地编码信息。第一部分: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集群对工作记忆事件的编码1.探讨策略:1)实验动物:雄性SD大鼠10只,体重300-350g。2)大鼠进行Y迷宫工作记忆任务训练,直到大鼠操作正确率达到80%。3)在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植入16通道微电极阵列。4)运用Cerebus128通道信号采集系统在体记录大鼠在Y迷宫工作记忆历程中内侧前额叶皮层的16通道神经电信号。5)以16通道原始信号中获取神经元群体发放动作电位的时空序列。6)大鼠工作记忆历程中的神经元集群频率/熵编码。7)浅析大鼠工作记忆历程中的行为学特点、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集群频率和熵编码的特点方式,探讨前额叶皮层功能神经元集群编码工作记忆信息的机制。2.探讨结果:在工作记忆事件标记点前,神经元呈现显著的集群活动。对神经元群体发放动作电位的时空序列分别进行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和熵编码,得到如下结果:1)工作记忆中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在正确trials中,标记点之前的平均发放频率(10.8607±1.8176)高于标记点之后的平均发放频率(8.1714±1.1521)(P0.05)。在错误的trials中,标记点前后的平均发放频率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2)工作记忆中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集群熵编码。在正确trials中,标记点之前的平均熵值(0.1088±0.0305)高于标记点之后的平均熵值(0.0862±0.0083)(P0.05)。在错误的trials中,标记点前后的平均熵值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第二部分:恒河猴初级运动皮层神经元群体在脑机接口中的编码1.探讨策略:1)实验动物:成年雄性恒河猴(Macaca mulatta)2只,体重分别为10.1千克和7.9千克。2)猴子进行脑机接口任务(Center-out task)训练,同时运用Plexon多通道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猴子在执行脑机接口任务时,初级运动皮层的多通道神经电信号,同时记录下行为学结果和上肢肌肉群的肌电图(EMGs)。3)以多通道原始信号中获取神经元群体发放动作电位的时空序列。4)建立线性模型,对恒河猴初级运动皮层的神经元的电活动信号进行浅析、解码,实现神经信号对光标的直接制约。5)以神经元群体中随机挑选不同数目的神经元去实现光标制约,探讨至少需要多少神经元才能有效地实现神经制约。6)浅析猴子在执行脑机接口任务时,神经元的调谐属性及肌电活动的变化。2.探讨结果:1)行为学结果两只猴子在HC阶段的行为操作正确率都接近100%。在BC阶段,两只猴子可以通过神经信号直接制约光标,即使他们的手臂无法移动。对于Monkey1,在BCWH/BCWOH阶段,40-neuron模型的正确率高于10-neuron模型的正确率。对于Monkey2,在BCWH阶段,选择的模型神经元越多,正确率越高;在BCWOH阶段,只有19-neuron模型才能够完成任务,且经过长时间(65天)的训练,最高正确率稳定在80%左右。2)神经元的方向调谐属性.以神经元群体中随机选取了不同数目的神经元去制约光标,浅析了神经元群体的方向调谐属性。结果显示,模型神经元基本保持稳定的偏好方向。根据每个神经元的发放频率预测了神经元的偏好方向,并计算了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角度偏差。结果表明,选取的神经元数目越大,角度偏差的起始值越大。但是随着训练的进行,角度偏差逐渐减小。3) EMGs的方向调谐属性对于Monkey1,在HC阶段,左侧肱三头肌、腕部伸肌有显著的活动,而在BCWH和BCWOH阶段,EMGs的幅度均显著减小;对于Monkey2,在HC阶段,左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部伸肌有显著的活动,而在BCWH和BCWOH阶段,EMGs的幅度均显著减小。并且,EMGs具有一定的方向调谐属性。探讨结论:本论文探讨了在两种不同的行为任务中,清醒动物皮层神经元群体/集群电活动对行为任务的稀疏编码机制。分别以行为学浅析、皮层神经元集群编码和方向调谐属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得到如下结论:1.当大鼠在执行工作记忆任务时,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呈现显著的集群活动。这一显著的集群活动仅出现在正确的trials中,而在错误的trials中则没有显著变化。由此,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集群的活动编码了工作记忆事件。2.神经元群体中,神经元电活动对行为任务有着不同程度的编码。当猴子执行脑机接口任务时,集群神经元发挥了主要作用;同时非集群神经元的活动也有所转变(相对于自身而言),即非集群神经元也参与了编码。3.神经元活动具有稀疏特性。本实验中,随机选择群体中的40%(19/47)和24%(40/166)的神经元,可以有效地编码信息。关键词:神经元集群论文大鼠论文工作记忆论文脑机接口论文恒河猴论文初级运动皮层论文
本论文由www.7ctime.com,需要论文可以联系人员哦。中文摘要4-7
Abstract7-14
縮略语/符号说明14-15
第1章 前言15-22

1.1 探讨背景15-19

1.1 脑机接口的概念15-16

1.2 神经元群体/集群稀疏编码16-18

1.3 科学不足的提出18-19

1.2 探讨目的19

1.3 探讨内论文导读:

容19-21

1.4 革新点21-22

第2章 原理与策略22-27

2.1 植入式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22-24

2.

1.1 植入式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的进展22

2.

1.2 植入式在体多通道同步记录采集系统的组成22-24

2.2 神经元集群编码24-27

2.1 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24

2.2 神经元集群熵编码24-27

第3章 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集群对工作记忆事件的编码27-53

3.1 工作记忆27-28

3.

1.1 工作记忆的概念27

3.

1.2 内侧前额叶皮层在工作记忆中的作用27-28

3.

1.3 Hebb细胞集合学说28

3.2 获取工作记忆任务中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群体电活动的实验28-36
3.

2.1 实验动物29

3.

2.2 Y迷宫行为学实验29-30

3.

2.3 Y迷宫适应性训练30

3.

2.4 大鼠工作记忆任务的训练策略30-31

3.

2.5 多通道微电极阵列植入手术31-34

3.

2.6 大鼠工作记忆历程中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电信号的采集34

3.

2.7 多通道原始数据的预处理34-36

3.3 结果36-48

3.1 大鼠在Y迷宫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行为学结果36-37

3.2 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对工作记忆事件的调制37-38

3.3 大鼠在工作记忆历程中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38-43

3.4 大鼠在工作记忆历程中内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集群熵编码43-48

3.4 结论与讨论48-53

3.4.1 工作记忆中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群体编码48-49

3.4.2 神经元集群的预先性活动49-50

3.4.3 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和熵编码50-51

3.4.4 神经元发放熵值计算中窄带带宽的选择51-52

3.4.5 神经元发放熵值计算中窗口和步长的选择52-53

第4章 恒河猴运动皮层神经元群体对脑机接口任务的编码53-82

4.1 脑机接口实验设计53-58

4.

1.1 实验动物53

4.

1.2 脑机接口实验平台53-55

4.

1.3 恒河猴运动皮层多通道微电极阵列植入手术55-58

4.2 结果58-79
4.

2.1 恒河猴在脑机接口任务的行为学结果58-62

4.

2.2 恒河猴初级运动皮层神经元在脑机接口任务的调谐属性62-71

4.

2.3 恒河猴在脑机接口任务中EMGs的调谐属性71-79

4.3 结论与讨论79-82
4.

3.1 脑机接口中恒河猴初级运动皮层的神经元集群的频率编码79

4.

3.2 线性模型的有效性79-80

4.

3.3 至少需要多少个神经元才能有效地实现BMI?80-81

4.

3.4 EMGs的预测81-82

第5章 总结82-83
参考文献83-93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93-95
综述95-113
综述参考文献109-113
致谢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