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马克思马克思和国民经济学原则分野:“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527 浏览:126232
论文导读:大本体的历史演变轨迹。马克思像维科一样认为人类社会最初是以神为本的:“起初主要的生产活动,如埃及、印度、墨西哥的神殿建造等等,是为了供奉神的,而产品本身也是属于神的。”的确,早期人类由于生产力低下,认识能力有限,人受自然力和必然性支配,加上外部必然性的具象化,所以普遍地以神为本。人类学家常将这个时代称之为
摘要:人类的本体大而言之有三种可能的基本形式:或以神为本,或以物为本,或以人为本。现代社会由于“上帝死了”,使得“物本”和“人本”的对立空前凸现出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正好切中了这一现代性主题。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原则是以物为本,而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的武器是以人为本。
关键词:本体;以人为本;以物为本;马克思;国民经济学
马克思倾其毕生精力致力于政治经济学批摘自:毕业论文摘要范文www.7ctime.com
判。他的许多重要理论贡献都是从这一批判中获得的。然而,理论批判是需要思想武器的。那么,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的武器是什么呢?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马克思的批判武器不是别的,就是“以人为本”这条原则。而他的批判对象——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则是“以物为本”。据此,我们可以把马克思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原则分野描述为“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的对立。以马克思当年的批判为素材,认真研究这两条对立原则之间的对决关系,对于我们深入发掘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鉴于一篇文章容量有限,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又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开始的,所以本文把话题聚焦于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一、马克思的“三本说”和现代社会“物本”与“人本”的对立

人类有三种可能的本体:一日“神”,二日“物”,三日“人”,由此就出现了要么“以神为本”、要么“以物为本”、要么“以人为本”的本体诉求。其他的可能,要么是没有,要么从属于这三者。例如,时下盛行的“金钱本位”与“以物为本”是同一概念,“官本位”则意味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采取了以物为本的态度。这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
马克思似乎也认为人的本体不外神、物、人三者。《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讨论工人的劳动和劳动的产品属于谁,也就是劳动的主体或本体是谁时,马克思讲过这样一段话:“确实,起初主要的生产活动,如埃及、印度、墨西哥的神殿建造等等,是为了供奉神的,而产品本身也是属于神的。但是,神从来不单独是劳动的主人。自然界也不是。而且,下面这种情况多么矛盾: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使自然界受自己支配,神的奇迹越是由于工业的奇迹而变成多余,人就越是会为了讨好这些力量而放弃生产的乐趣和对产品的享受。”
稍加解读就会发现,这段话中蕴含着马克思的三大本体概念:其一为“神”,其二为自然界即“物”,其三为“人”。马克思的这三大本体概念与康德的三大本体概念至少有着结构上的“家庭相似性”。与康德不同的是,马克思不是把三大本体并列起来的三元论者。在三大本体中,马克思使用排除法,否定了神和自然界两种本体,肯定了只有人才是本体:“神从来不单独是劳动的主人。自然界也不是。”“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自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
尤其难得的是马克思在上述引文中暗示了三大本体间的历史发展关系。显然这是传统本体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结合的一种结果。传统本体论旨在追寻万物的本原,也就是变中之不变。但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发现人类的本体概念是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大体而言就是从“以神为本”到“以物为本”再到“以人为本”的三步曲。在此,我们甚至可以根据马克思的提示简要勾勒出三大本体的历史演变轨迹。
马克思像维科一样认为人类社会最初是以神为本的:“起初主要的生产活动,如埃及、印度、墨西哥的神殿建造等等,是为了供奉神的,而产品本身也是属于神的。”的确,早期人类由于生产力低下,认识能力有限,人受自然力和必然性支配,加上外部必然性的具象化,所以普遍地以神为本。人类学家常将这个时代称之为神话时代或神权时代,例如欧洲的中世纪社会就是一种神权统治的时代。
文艺复兴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人性对抗神性,等于开始从“神本”走向“人本”,所以史家称其为“人文主义”运动。宗教改革更突出了从神本到人本的走向:“路德认为宗教、信仰是外部世界的本质,因而起来反对天主教异教……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人的内在本质,从而扬弃了外在的宗教笃诚”。可以说,这是在宗教层面从“神本”向“人本”的一种转化。但是,真正从哲学上完成自“神本”向“人本”转化的是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认为神的本质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和异化,这等于揭示出神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质,等于从哲理上完成了从“以神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所以,费尔巴哈顺理成章地把他通过否定神的存在而肯定人的存在的学说称之为“人本学”。
马克思不同于费尔巴哈和其他青年黑格尔派的地方,是他把后者对于宗教的批判转化为对现实的批判。“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因此,虽然马克思和费尔巴哈都是主张“以人为本”的,但两者的立足点不同:费尔巴哈立足于宗教批判,马克思立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两种批判所起的历史作用也不一样: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可以说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运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是在现实生活领域里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运动。
这种变化充分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特点。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昌明,宗教式微,上帝已死,正如马克思所说:“神的奇迹由于工业的奇迹而变成多余。”⑥结果势必是人们的信仰对象由神本、物本、人本的三元体系变成物本和人本的二元对立。这意味着物本和人本的对立代替传统社会中神本和人本的对立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矛盾。而这正是马克思全部思想的主题。在马克思那里真正构成对立面的是“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这两大原则。马克思的批判活动正因为抓住了现代社会的这一时代主题,所以直到今天还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二、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原则:以物为本

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集中到一点,就是指控它以物为本。而国民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也确实是以物为本。通常人们说它“见物不见人”,意思并不是说它只看到物而没有看到人,或者只谈论物而不谈论人。事实上,国民经济学作为一门关于财富和幸福的科学,不可避免地要谈论到人的问题。问题是它在谈论人的时候,不是把人作为人来看待,而是把人作为物来看待。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以物为本”,首要即是因为它把人看作物。这一点体现在国民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中。在国民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以物为本的原则表现在它把人(劳动者或工人)看作如同机器或骡马一样的生产工具或生产要素。“在他们眼中,这些部下(产业大军)不是人,仅仅是以尽可能少的花费带来尽可能多的收入的生产工具”。“李嘉图在他的书(地租)中说:各国只是生产的工场;人是消费和生产的机器;人的生命就是资本;经济规律盲目地支配着世界。在李嘉图看来,人是微不足道的,而产品则是一切。”“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人变成抽象的活动和胃”。“即使在对工人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中,工人的结局也必然是劳动过度和早死,沦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
在国民经济学的工资理论中,以物为本的原则表现在它假定工人像牛马一样只有维持肉体生存和族群繁衍的需要。由于“工资属于资本的费用”,“国民经济学论文导读:异化中,以物为本表现在人被他自己的创造物所统治和奴役。“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马克思总结工人在两个方面成为自己的对象的奴隶:首先,他得到劳动的对象,也就是得到工作,这时他是作为工人而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其次,他得到生存资
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由于国民经济学把全靠劳动为生的人“仅仅当作工人来考察。因此,它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工人完全像每一匹马一样,只应得到维持劳动所必需的东西”,“按照斯密的意见,通常的工资就是同……牲畜般的存在状态相适应的最低工资”。
在国民经济学的需要理论中,以物为本的原则表现在它把工人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作为普遍标准用于大多数人。“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料的增长如何造成需要的丧失和满足需要的资料的丧失,国民经济学家是这样论证的:(1)他把工人的需要归结为维持最必需的、最悲惨的肉体生活,并把工人的活动归结为最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抽象的机械运动;于是他说:人无论在活动方面还是在享受方面再没有别的需要了;因为他甚至都把这样的生活宣布为人的生活和人的存在;(2)他把尽可能贫乏的生活(生存)当作计算的标准,而且是普遍的标准:说普遍的标准,是因为它适用于大多数人。他把工人变成没有感觉和没有需要的存在物,正像他把工人的活动变成抽去一切活动的纯粹抽象一样。”“节制需要,这个国民经济学的原则在它的人口论中最鲜明地表现出来。人太多了。甚至连人的存在都是十足的奢侈”。
在国民经济学的交换理论中,以物为本的原则表现在它把劳动和劳动者都看作可以自由交换的商品。“国民经济学抽象地把劳动看作物;劳动是商品;高,意味着对商品的需求很大;低,就意味着对商品的供给很多”。“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工人的存在被归结为其他任何商品的存在条件。工人成了商品,如果他能找到买主,那就是他的幸运了”,“工人不但远不能购买一切东西,而且不得不出卖自己和自己的人性”。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集中在“异化劳动”这一概念中。如果进一步问异化劳动的实质是什么,那么回答正是以物为本。因为异化就是非人化,所谓非人化就是把人看作物,以人为物就是以物为本。异化劳动的这一本质特征体现在它的每一个环节中。
在劳动产品的异化中,以物为本表现在人被他自己的创造物所统治和奴役。“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马克思总结工人在两个方面成为自己的对象的奴隶:首先,他得到劳动的对象,也就是得到工作,这时他是作为工人而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其次,他得到生存资料,这时他是作为肉体的主体而存在的。肉体的主体实际上是被动的客体而不是能动的主体,作为主体它是动物的特征而不是人的特征。“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总之一句话,“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在生产活动本身的异化中,以物为本表现为人在劳动成了受外力驱使的物。“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的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结果是,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在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中,以物为本表现在人的类本质退化为动物的本能。“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致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这就等于“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人具有的关于自己的类的意识,由于异化而改变,以致类生活对他来说竟成了手段。”“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
在人同人的异化中,以物为本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纯粹物的关系。“不论是生产本身中人的活动的交换,还是人的产品的交换,其意义都相当于类活动和类精神”,“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但是“国民经济学把社会交往的异化形式作为本质的和最初的、作为同人的使命相适应的形式确定下来了”,“国民经济学——同现实的运动一样——以作为私有者同私有者的关系的人同人的关系为出发点”。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揭示了人的社会关系被物化的现象:“在这个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他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并成为异己力量的玩物。”工具是典型的物件,把他人看作工具,也就是把他人当作物来看待;结果是把自己也降低为物,最后是大家都成为物的奴隶。马克思分析说:“我们彼此把自己的产品看作一个人支配另一个人而且也支配自己的权力,这就是说,我们自己的产品顽强地不服从我们自己,它似乎是我们的财产,但事实上我们是它的财产。”“我们被物品弄得相互奴役的状况在发展的初期实际上就表现为统治和被奴役的关系。”最后,在货币理论中,以物为本表现为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马克思说异化有三种表现,最终“表现为一种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这个统治一切的非人的力量就是货币。“在不论对材料的性质即私有财产的特殊性质还是对私有者的个性都完全无关紧要的货币中,表现出异化的物对人的全面统治。”⑧马克思借用莎士比亚的语言,称货币是有形的神明,“它使一切人的和自然的特性变成它们的对立物,使事物普遍混淆和颠倒”,“货币的这种神力包含在它的本质中”。“货币的本质,首先不在于财产通过它转让,而在于人的产品赖以互相补充的活动或运动,人的、社会的行动异化了并成为在人之外的物质东西的属性,成为货币的属性。……由于这种异己的——人本身不再是人的,——人把自己的愿望、活动以及同他人的关系看作是一种不依赖于他和他人的力量。这样,他的奴隶地位就达到极端。……很清楚,这个就成为真正的上帝。对它的崇拜成为目的本身。”可以说,货币崇拜是拜物教最极端的表现,从而也是以物为本原则最纯粹的表现。

三、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的武器:以人为本

从马克思的系列分析中可以看出,国民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是“以物为本”。针对这一点,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的武器是“以人为本”。马克思也是在对国民经济学“以物为本”原则的批判中,才发展出他自己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的。
如果说国民经济学的特点是见物不见人,那么马克思正相反,是从物中看到了人。这一特点首先体现在马克思对私有财产这种物的看法中。通常认为私有财产只是一种物。“人们谈到私有财产时,认为他们谈的是人之外的东西”,“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正是凭借这种物中见人的方法,马克思把私有财产看作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和异化:“私有财产不过是下述情况的感性表现:人变成对自己来说是对象性的,同时,确切地说,变成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论文导读:决。据此,我们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7ctime.com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对立。上一页123
这一看法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对象性本质:“因此在人之外存在的并且不依赖于人的……财富被扬弃了,换言之,财富的这种外在的、无思想的对象性就被扬弃了。”进而肯定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性本质:“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作为自为地存在着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就是劳动。”
马克思指出:“只有把劳动理解为私有财产的本质,才能同时弄清楚国民经济学的运动本身的真正规定性。”国民经济学在这方面经历了一个从承认人到排斥人的自我否定过程:“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表面上承认人,毋宁说,不过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而已”,因为在国民经济学中,“人本身被认为是私有财产的本质,从而人本身被设定为私有财产的规定”。因此,“这个学说的结论与上述原来的观点相反,不如说是敌视人的”。而且,这种敌视人的现象随着国民经济学的现展而越来越严重:“从斯密经过萨伊到李嘉图、穆勒等等,……他们总是自觉地在排斥人这方面比他们的先驱者走得更远。”
为什么国民经济学从承认人出发结果却是对人的彻底否定或排斥?马克思总结其理论教训:“这只是因为他们的科学发展得更加彻底、更加真实罢了。”他们的科学发展到这样的程度:“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把这些公式当作规律。”这说明国民经济学不懂得抽象规律如何具体化和历史化,他们“在表述抽象规律的时候忽视了这种规律的变化或不断扬弃,而抽象规律正是通过变化和不断扬弃才得以实现的”。结果,他们所讲的科学规律就和现实的运动相脱离:“现实的运动……被现代的国民经济学家歪曲成偶性、非本质的东西”;而国民经济学所说的“规律只是它[现实运动]的抽象的、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因此,国民经济学所承认的人只是抽象的人,不是现实的人;而所谓抽象的人,就是指工人。所以,马克思批评国民经济学把人“仅仅当作工人来考察”、“不把工人作为人来考察”。而“工人”在国民经济学里同生产工具和商品是一样的物件。
因此,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理论原则的批判,就意味着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国民经济学的原则和异化劳动的实质都是以物为本。而异化的扬弃,即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的原则,恰恰是以人为本。“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在描述“以人为本”的原则时,马克思多次使用“通过人”和“为了人,,的规定。所谓“通过人”,就是“由人生产出来”,表明人是主体,不是客体;所谓“为了人”,就是“为人所生产”,表明产品即物是为人服务的,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也就是人在他的劳动对象中重新获得自身。因此,从私有财产到共产主义的发展,也就是从“以物为本”的原则进入到“以人为本”的原则。
更具体地说,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表现在人对物的关系中。在人对物的关系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需要把物看作不是与人无关、在人之外存在的东西,而是看作与人的活动有关的东西,看作人的活动对象和活动产物。其次还要看人在他的对象中是实现了自身,还是丧失了自身。马克思认为:“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中丧失自身。”所谓“成为人的对象”,就是成为“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这样的对象物,因为是由人生产出来的,是为人而存在的,所以在自然物中就包含有人的规定和属性。因此无论是人对物的关系还是物对人的关系本质上都是一种人的关系。“物本身是对自身和对人的一种对象性的人的关系,反过来也是这样。”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更是存在着是否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的问题。在人对人的关系中以物为本就把他人作为工具、手段、客体来对待,而不是作为主体、作为目的来对待。在人对人关系中以人为本就是把任何一个他人都作为和自己一样的人,即作为主体和目的来对待。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专门分析了这样一种情况:“假定我们作为人进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就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这种自我和他人同时得到肯定的关系共包含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我在我的产品中存在;第二个环节是我的产品为另一个人而存在;第三个环节是另一个人通过我的产品而认识到我是他的本质的补充;第四个环节是我的生命表现通过他人的生命表现而成为真正人的社会的本质。
我们知道马克思毕生的理论贡献是基于他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本调这一批判活动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原则和“以物为本”原则的对决。据此,我们源于:电大毕业论文www.7ctime.com
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以人为本”和“以物为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