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心理问题“90后”常见心理理由解决途径网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85 浏览:13238
论文导读: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真正培养出即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又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参考文献:孙英梅.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及对策探讨.健康研究,2009,(29):67-69.方鸿志.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尤其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现状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帮助他们拥有正确的心理状态,才可以使他们更积极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途径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已逐渐迎来了新一代的大学生“90后”,由于他们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存在显著差异,他们的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也相比于“80后”甚至“70后”大学生发生了较大变化。“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家长的羽翼保护下,成长在优越的环境中。但同时,由于“90后”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缺乏经受挫折的经验,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遇到无论学业、生活、感情各方面的挫折时不知如何是好,又不善于主动询问或接受他人意见,往往不能及时解决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常见问题几乎遍布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普遍化,这使得我们必须去注意这一特殊群体,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救助他们,使他们早日走出困境,坦然面对生活。对于如何更好解决好大学生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建立合理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这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四大基础。大学生一般有很重的学习负担,心理压力也很大,为了长期保持高效率的学习,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更有规律性。

二、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学校是教育的大环境,学校不仅要抓好专业知识上的教育工作,同时也要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不但在学问上有所收获,与此同时,心理上也能得到完善和发展。通过每科的教学进行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方法,同时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含非常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的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主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要深入挖掘知识内涵的教育意义,这样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巧转化为自己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就是说转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使这些优点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这样潜移默化的教育更让学生容易接受,可以更好的引导同学正确看待成败,不断提高自己的承受挫折能力。遇到失败和挫折后要能够正确而冷静的分析主、客观原因。虽然有时的失败与挫折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和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但是更多时候却是由于设定的期望值不当或者过高造成的。

三、提早发现,重在预防

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很多时候往往自己沉浸在其中并不会去理会。学校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生活的公共场所,可以设立各级关注体制,尽早发现学生的异常,及时对其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并且要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四、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茁长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业余课外活动不仅使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良好机会。大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业余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和业余爱好,从而更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到达缓解紧张情绪,维护身心健康的效源于:毕业总结范文www.7ctime.com
果。
只要肯积极地参与,就会不断自卑,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的能力和自信,最终摆脱缺乏自信心理的束缚,走出自卑的阴影和误区,健康地参与学习和社会活动,并且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有益于家庭、社会的人。但要注意活动要尽可能覆盖德智体美劳方方面面,让性格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展现其才能的平台和机会,避免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五、家庭配合关注学生

家庭对学生来说所带来的影响是很远的,家长要做好与孩子之间的全面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并及时留意孩子出现的异常情况,与学校做好密切的联系,早发现、早纠正,以确保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整,控制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做到心理无障碍。首先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目标,有了求知欲就能够自觉地涌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吸取新知识,开发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其次,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愉快开朗的心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遇到悲伤和忧虑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整,适度地表达和控制不良情绪。

六、社会为大学生减压

当代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所以,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都会使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另外,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都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大学生是一个即将迈入社会的新群体,他们可以为社会的建设添加新的活力,因此,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择业、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以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更充分地展现自己、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跨世纪人才全面的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面临的迫切任务。我们相信,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合作、携手努力,一定能够打造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真正培养出即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又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孙英梅.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及对策探讨[J].健康研究,2009,(29):67-69.
方鸿志.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01-103.
[3]张晓荒.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0,175(1):157-160.
参考文献:
史琳琳,女,硕士,沈阳药科大学,辅导员,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沈阳药科大学,1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