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杰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探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850 浏览:34370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荒野的呼唤》和《雪原》的主要内容,又通过分析这两部长篇小说,探究了杰克·伦敦的创作心理以及写作风格,并指出了杰克·伦敦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主义观。
[关键词]荒野 雪原 狗 自然主义
[]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84-02
1903年,杰克·伦敦的一部以狗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荒野的呼唤》问世了,问世当天就倾销了一万册以上。之后,人们称他为“写狗故事的家伙”,他的作品的情节发展主要是围绕着担任主角的狗,而不是担任主角的人。杰克·伦敦笔下所描写的是真正的狗的世界。
《荒野的呼唤》写一条生长在南方的名叫布克的狗,起初在一个法官的家里过着优裕的生活,它温文尔雅、养尊处优。一天它被盗走并被卖到北方,被人“从文明的中心扔开,投入原始生活的中心”,布克在寒冷的北方遭受无情的鞭打,被强套上革具拉雪橇。它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凶恶、野蛮的狗相互争斗。为了适应生存,布克开始学会了“不顾道义,只求活命”的哲学,渐渐变得野蛮起来。它与同行的狗争抢食物时,表现得凶悍、机智而狡诈。它打败并咬死原来的狗群中的首领,自己当上了头领。后来它听到森林中的狼群的嚎叫时,野性复苏了,跟着狼群走了。
《荒原》写一只荒野中的动物,它的母亲是一只爱斯基摩狗,父亲是一只狼,它生于荒野,很早就懂得了生活是一桩吃与被吃的事情。后来它的母亲回到了主人身边,它也被转送他人。从此它进入了人类社会,并且开始学会顺从、忠实和工作的纪律。它忠于主人,拉雪橇时他也是领头的狗。当它被主人拿去和别人交换威士忌以后,它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它的新主人,白人史密斯以训练雪原去杀死其他动物为乐,“雪原”遭受了新主人的残酷。雪原以它的强悍、凶猛、战无不胜被人称为“战狼”。一次,雪原同一只狗争斗时,险些被一只狗咬死。它所以能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不是因为它的本能和其他的天性,而是被一个有教养的白人斯科特营救了。斯科特的爱终于感化了雪原,它以自己的衷心和爱来回报斯科特,雪原为了救斯科特的命,自己几乎丧了命,但它奇迹般地活了下来。雪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成为一只高雅的狗,安度自己的晚年。
《荒野的呼唤》是从原始的雏形出发来构思的,它是一部动物的传奇。而《雪原》是从基本概念出发来构思的,是一部反映社会的小说。正如杰克·伦敦所说:“……这就是我写雪原的全部动机。有机体中的每一个原子都是可塑的,现有的最好的狗崽,从一方面加压力,我们就得到返祖现象——回到野性中去;从另一方面加压力,就出现了驯化和教化现象。我总是深深地体会到生活的极大的可塑性,我感到对环境的巨大的威力的影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这段杰克·伦敦对自己的创作思想的论说,可看出杰克·伦敦想通过《雪原》证明一种观点,而这种观点是同在《荒野的呼唤》中的观点有机相连的。
杰克·伦敦在创作《荒野的呼唤》之初是想写一部短片小说《巴特》的姊妹篇,“但后来我失去了控制,当我停下笔时已不是四千字,而达到三万两千字了。”从作者的这段自述,不难想象,他不能抑制脑中不断涌现的画面,一气呵成地写下了这部作品。这很像荣格所说的那种“原始幻觉”的人。《荒野的呼唤》的成功似乎体现了陶渊明所说的那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这种“幸运的创作”并非偶然,我们只要看到《荒野的呼唤》之前已出版的30篇克朗代克故事就明白了。这种兴奋的力量是“利比多”的生命力,是隐藏在心底的冲动,而更要明白的是这些“隐藏在心底的冲动”主要是人类的而不是狗的。“狗的世界”在这个表面的共性之下,《荒野的呼唤》和《雪原》是成功的作品。如果撇开这个表面的共性,《荒野的呼唤》和《雪原》同样也是成功的。
我们从杰克·伦敦的作品中总是能看到强者的形象,他是金发超人。在《荒野的呼唤》和《雪原》中我们也时常可以感觉到强者的力量,强者适应环境的能力,和他们骨子里萌发的,被唤醒的或是与生俱来的非凡的力量,还有那的弱肉强食……由此我们想到了斯宾塞的“自然主义”, 杰克·伦敦的确是一位“自然主义”者。他称自己为“不可救药的唯物主义者”和“唯物一元论者”。而“自然主义”的重要前提正是唯物主义,杰克·伦敦的自然主义是有着明显的个人特色的“而不是改头换面的,老早以前就被人咀嚼过的”,是在其独特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
自然主义产生的源泉通常可追溯到几部重要的作品: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亚当·斯密的《原富》、康德的《纯理性批判》、本杰明的《社会进化》、斯宾塞的《第一原理》,还有尼采的著作。这些作品在杰克·伦敦成长的过程中他都读过,并深深地影响了他。他早年家境贫寒,对家庭经济地位低下的敏感,再加上要摆脱这种情况的强烈愿望使他视生活为一场斗争,在他边为了生活边奋斗边勤奋地汲取各种知识时,这些自然主义著作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无疑是给他注射了一支兴奋剂。他没有明确的关于自然主义的哲学著作,但他同左拉等其他自然主义文学家一样,把自己的自然主义和对它的探讨应用到小说创作中去。他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是意志坚强的“原始人”类型的,就如同《荒野的呼唤》中的布克和《雪原》中的雪原一样鲜血淋淋,因为它们同样为了生存而斗争的。杰克·伦敦说,求生的是人的第一本能。他笔下的主人公常常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7ctime.com
在生死的分界线上活动,在死亡的威胁下,主人公更能鲜明地表现出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生存的决心。人和动物在许多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在与他人的冲突中,在与恶兽的斗争中,在与自然界和宇宙的斗争中,都无可辩驳地证实了人是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杰克·伦敦在作品里表现了所有这些斗争都具有一种决定论的特点。
杰克·伦敦的自然主义观中的一些思想已沉淀在他的潜意识里,仅仅作为和他同等性质的生命体的人的形象已无法表达他的思想。他笔下的传奇人物在其自身求生存的能力已达到极限,但都通过努力或多方面的原因幸存下来。杰克·伦敦尊重强者,并希望其永生。宋顿被人杀害后,布克终究是回到了荒野中,随着狼群的嚎叫——这是原始的象征——远去,论文导读:
返璞归真了。但布克仍是“在狼群的前面奔跑,象巨人一样高人一头地跳跃着,他的大喉咙高歌一曲,唱着一支原始的、年轻世界的歌曲,那是狼群之歌”。
《雪原》从主题上和语气上,比《荒野的呼唤》更具自然主义色彩。文章中描写的自然环境是极端残酷的,那里并不是充满生机的,而是虐杀生命的地狱般的雪原,在这自然主义的世界中出生的是一个具有狼的顽强残忍和狗的灵性以及从人类那感染到的灵性。这些优秀的先天素质是强者的基础。
【参考文献】
昌切.“一支原始的年轻世界的歌曲”——略谈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J].写作,1997(08).
尚晓进,诸逢佳.从《荒野的呼唤》探析杰克·伦敦的生态主题[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
[3]孙绪华.杰克·伦敦小说中的自然主义——《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的解析[J].黑河学刊,2006(06).
[4]申红.杰克·伦敦作品中的生态呼唤——以《野性的呼唤》为例[J].长城,2011(02).
[5]刘海霞.《野性的呼唤》和自然主义[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03).
[6]赵颖.《野性的呼唤》中“自然主义”的色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7]刘洁.论《荒野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体现[J].山花,
2010(08).
[8]张莉.浅论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异同[J].科技信息,
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