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思考关于会计诚信理由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266 浏览:120518
论文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以及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会计诚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会计诚信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诚信资源配置会计信息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

1、基本含义

会计诚信是指在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中,能对会计信息的产生和会计信息公信力具有直接影响的会计人员、公司经理层,以及能施加影响的董事会、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和CPA)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即诚实、守信、不偏不倚地依据公认会计准则来提供会计信息,同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加强内部约束。

2、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在会计行业尤为重要,正像中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的那样,“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会计诚信不仅是一种责任,更与重大利益相关。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必将付出成本。对会计行业而言,会计诚信既是财富,又是财源,会计诚信还是财力。会计诚信是财富,是指它有助于会计业务的开拓,市场的占有;会计诚信是财源,是指它不仅可以使客户增多,扩大实力,而且可以使同行合作者增多,在合作中取得利润;会计诚源于:论文要求www.7ctime.com
信是财力,是指诚信品牌是一种极大的无形资产。

二、会计诚信下滑的原因分析

1、会计诚信下滑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1)委托关系下的视角。当委托方能够对会计产生足够的影响时,会计诚信原则的体现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委托人变得远离企业或者根本找不到确定的真正代表,那么会计诚信就会失去动力和压力,会计行为开始出现并愈演愈烈,会计诚信的下滑就成为一种必然,会计问题泛滥成灾就不足为奇了。
(2)博弈论下的视角。杨雄胜教授指出,中国的会计诚信是因为中国会计陷入了“囚徒困境”,缺少真正的委托人”。由于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利益的不一致,从而最终导致会计诚信的下滑。
(3)制度资源下的视角。由于社会的信用制度、监管制度、职业引导制度、企业业绩评价制度、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缺陷,这使得会计诚信下滑成为一种必然。特别是在国有产权制度下,委托方和管理层各自的产权不清晰,国有企业委托人缺位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制度根源。

2、会计诚信下滑原因的法学分析

诚信是民法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可适用于整个民法领域。就会计而言,它是企业的一种商事行为,而我国未制定单独的商法典,也可认为我国目前是民商法合一的国家,因此,会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守民法有关诚信的规定。虚假财务报告一般均涉及违背诚信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防止滥用诚信原则。如果对某一会计行为以具体的法律条款来进行规范的话,则应适用该具体法律条款,不能通过该具体条款则直接适用诚信原则。在我国建立社会诚信基础还是比较困难的同时法律体系、监管体系还不完善。市场经济中的诚信问题,其实最终还是法制问题。由于我国未能用法制增加非诚信行为的成本。所以使得会计诚信下滑成为必然。

3、会计诚信下滑原因的文化分析

由于市场经济破坏了旧的道德秩序,而新的标准还未完全建立,导致新旧观念的不协调,使得会计诚信下滑成为必然。对于市场微观主体的企业来说,自身的文化环境对会计诚信无时无刻不产生影响。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工作中创造出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对企业的经营观念、工作作风、处理事务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先进的文化的建立与企业信用、会计诚信是相辅相成的;反之,落后的企业文化将必然导致会计诚信下滑。

三、会计诚信下滑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1、导致税利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企业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总起来不外乎是借此为个人和小集体谋取利益,其结果是将原本是归属于国家或集体或企业的资产据为小集体或个人所有。如某些企业在会计报表上虚增支出,多列费用,少列收入,隐瞒利润,以逃避税收。而某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经营者通过不实估价,压低国有资产的价值,从而改变了国有资产的真实比例和数额,变相将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划归私有,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2、严重弱化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及时、准确的各种会计信息,如果会计资料不实,企业的管理当局势必难以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企业为了急功近利的需求,原始资料已不再完整,计量验收制度成为虚设,内部和各种定额不再发挥作用,结果全面弱化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使企业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影响到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使得投资者和债权人失去了正确预测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础,结果给投资决策带来误导,造成社会经济资源浪费,而作为最大的投资者——国家,其遭受的损失更为严重。

四、提高会计诚信的对策

1、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强化监管力度

第一,建立健全会计相关法规制度,从制度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应明确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中的相应法律责任。第二,充分发挥政府监管部门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以预防严惩相结合,督促单位严格执法,在制定处罚条款时应考虑监管部门监督不力的责任,与其切身利益联系起来。第三,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从制度上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第四,建立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荣誉档案,对其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守信者受表彰,不守信者受处罚。第五,发挥新闻媒体与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鼓励媒介披露不讲诚信的人和事,对会计活动中的不诚信行为而造成严重后果者,一定要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六,尽快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内部监督制度,董事会制度等,有条件的还要采用会计委派制度,并且认真执行和落实这些制度,由此进一步加强监督。
2、完善会计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中国正处于过渡经济时期制度变迁的历程中,应加强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和健全相关法制的建设,杜绝会计。要做到“不做假账”,提高会计信息论文导读:同时,还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计从业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会计摘自:论文范文www.7ctime.com职业道德规范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和控制自己,严格做到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5、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不诚信行为的危害
质量,维护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关键还在于要大力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三公开制度”:一是对会计的典型单位、典型案例、典型责任人必须公开;二是建立会计信息抽查制度,对抽查结果必须公开;三是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信誉评估制度,对评估结果必须公开。使诚信有价,讲诚信能得到回报,不讲诚信受到惩罚,只有两者都具备,才能建立会计诚信制度。
目前,我国缺乏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是因为有些企业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还不完善,对相关责任人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对会计、会计信息失真的打击力度明显不够。所以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加大对者的处罚力度,使其的成本远远大于其的预期收益。同时还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赔偿制度。如像美国的小股东提起的民事诉讼,要求民事损害赔偿。民事赔偿制度的建立,可使企业单位或者机构的违规成本加大,从而减少他们的违规动力。

3、积极建设诚信内控机制

积极建立会计诚信内部控制机制,加强企业内部会计诚信建设是提高我国市场交易信用程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进行重大决策时,需要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完善的会计诚信内控机制能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信用依据。通过制定严格的企业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对会计统计和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做出较为合理的规定,防止会计和舞弊,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4、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是会计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维护者,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人员应当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绳,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工作指南,切实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
作为会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增强诚信意识。会计人员是经济信息的加工者,其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会计人员在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计从业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会计摘自:论文范文www.7ctime.com
职业道德规范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和控制自己,严格做到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5、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的人们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不诚信行为的危害性,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惩罚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要从正面教育会计从业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和诚信环境,又要从反面加以宣传报道,在新闻媒体上会计诚信缺失的单位和个人,以示警示和教育。
五、结论
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业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力量之源。加强诚信建设,牢固树立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大力弘扬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己任的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业永恒的使命。广大会计人员,既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增长本领,又要加强修养、恪守道德、永铸诚信,更好地承担起当家理财、监督服务的重大责任。
【参考文献】
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
袁梦博:重塑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8(2).
[3] 李心合:会计制度的信誉基础[J].会计研究,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