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探析终身教育系统中学校教育定位探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794 浏览:46532
论文导读:

一、 学校教育的诞生是教育史上的重大进步

在原始社会,直接参与社会生产几乎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唯一教育方式,完全因为当时的社会条件使然。尽管在某些学者看来当时的教学方式在联系生活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专门的经过严格训练的教师、专门的场所和经过严格筛选的教育内容,当时的教育表现出零散性、随意性和经验性的特点。自从学校产生以后,出现了专门从事教学的教师、固定的适宜于教学的场所和精心编写的教材,教育开始从一种偶然的、比较随意的行为转变为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通过控制未成熟者的环境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活动。这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进步。
尽管学校教育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当时的中国、埃及、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印度等国具备了学校产生的条件,并相继出现了学校。然而,在漫长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受阶级以及特权等级思想的影响,接受学校教育仅仅是少数人的特权,家庭在教育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直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后,为了培养适合机器生产的大量操作工人和管理人员,现代学校迅速普及并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学校几乎成了教育的同义语。目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进入学校接受特定的教育,学校教育普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二、 学校教育在发展中如影随形的基本矛盾

由于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率。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学校这个特殊的经过改造的环境,割裂了真实的社会环境,因此在发展中也在所难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学校自产生之日起,就包含了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学校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然而其内在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发凸显。

1.学校环境:一般与特殊的矛盾

社会本身具有教育性,“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的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自觉的、有意而为的教育形式。教育是附属于社会的一个体系,它必然反映着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
学校是创造这个环境、传承和保存人类社会中的美好成分、平衡稳定不同势力的主要机构。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少年成长,学校对内部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其既能反映社会的特征又不至于离现实社会太远。然而,问题在于即使我们动用所有的智慧也不能营造一个真实社会的雏形,而必须经过某些社会精英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由某些社会机构来创造一种特殊的环境。如此以来,在学校这个特殊环境与社会的一般环境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首先,随着文明的进步,年轻人的能力和成年人所关心的事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成人所做的事情在空间和意义方面的距离越来越远,从而使得通过直接参与或者游戏性质的模仿越来越不足以再造它的精神。其次,随着文明的发展,社会生活中的关系越来越多、相互交织且良莠不齐,反映不同群体主动倾向的各种势力相互冲突,学校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普通机构,在简化、净化社会环境方面的能力越发显得虚弱,在各种社会冲突面前经常处于弱者的地位,难以独立承担培养未来社会所需复合型人才的重任。

2.教育内容:原型与变型的矛盾

在原始的未开化的社会,教育与生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使现在这种直接参与在帮助学生获得最基础的经验和最基本的技能方面仍然是最有效的。然而,由于时空限制,这种直接参与式的、以原型为内容的教育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个体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比如,我们要让儿童了解南极的自然环境,不可能让他们每个人亲身到南极大陆走遍每一个角落;我们要让儿童吸收历史的文化遗产,更不可能让儿童去历史的体验;我们要让儿童了解某一个历史人物,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儿童了解这位人物所经历的每一事件。为此,我们需要对原型进行改造,去除其中的消极成分,剪掉杂乱的枝蔓,使之更简洁,主题更突出,以便于儿童理解和接受。这种人为地对现实世界原型的改造本身也包含着一定的矛盾,既要符合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又不能完全一样,而应该是一种简化、抽象和概括。忠于原型是正确认识世界的需要,进行简化、抽象和概括是为了教育的需要。这一矛盾,给课程改革及其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使其经常处于顾此失彼的状态。也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促进了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繁荣与发展。

3.教师发展: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教师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到专职、从经验化到专业化的过程。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儿童未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仅要求教师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从事专门培养人的活动,也是其成为可能。文字的出现与发展,对文化传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人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必要。书本知识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在转化为学生内在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帮助解读。在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相对简单,学生的经历也比较单纯,教师的专业性尽管不强,却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用于自我发展,教师在解读书本知识并使之与学生经验相结合方面也比较游刃有余。到了机器大生产阶段,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学科知识日益丰富和分化。随着通讯和交通的发展,学生的阅历和信息渠道越来越广,相对来说教师在解读知识、了解学生方面则越来越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越源于:论文格式字体www.7ctime.com
来越高,教师专业化运动日益高涨,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也占用了教师大量业余时间,使其更加缺少自主思考社会、融入社会的机会。在各行各业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教师却因为专业狭隘日益被边缘化,社会形象也越来越差,自我效能感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在理想追求与社会压力的推动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在实践中艰难行进。

4.学生角色:应然与实然的矛盾

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从自然的、未成熟的状态向社会化的、成熟的状态过渡。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事实状态与他作为社会人的应然状态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单纯地把学生看成不成熟的人和社会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强调学生的不成熟性,容易导致教师中心,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分关注学生作为论文导读:
社会人的终点,又会导致学生中心,教师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这种矛盾深刻影响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20世纪以来,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正在由原来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古代是普遍适用的。到了近代,被逐渐扭曲,被认为是教师缺乏教育智慧的不文明表现。然而,学生主体地位的凸出并未带来预想的效果。在实践中,既有个别教师由于惩戒不当导致学生伤残、失常甚至的事件;也存在教师不敢惩戒,稍一管教便遭学生报复、家长指责,被殴、被辱、被逼疯、被弑杀的新闻。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由于缺乏规范合理的博弈规则,导致师生关系严重扭曲,以致有网友指出“教师开始成为一个有风险的职业”。越来越多的事例说明,学生是发展中的不成熟的个体,教师所代表的社会期望只能略高于学生所处成长阶段的发展目标,迁就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教育的发展。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7ct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