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两面性以《勇士》人物性格看美国文化两面性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281 浏览:159936
论文导读:
[摘 要] 影片《勇士》围绕三位主人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情感及各自的信念展开,讲述了三段为了不同的信念而努力拼搏的经历。这些情感、经历和信念既存在冲突又存有共性,深刻地给我们展示了美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所存在的双重性。通过讨论影片两位主人公以及主人公的父亲,美国文化两面性的三个侧面就跃然纸上、一目了然了。通过这三个侧面,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和了解美国文化意识形态以及核心价值的两面性特征。
[关键词] 《勇士》;美国文化;两面性
 《勇士》(Warrior)于2011年9月上映,并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好评,其主题的文化属性非常鲜明,很多影评人士均给出了对本片积极的评价。虽然主题老套,但毫无疑问电影本身对于我们分析美国文化再合适不过了。从这些主题中我们剥茧抽丝,看到了美国文化的两面性特征,这些特征既对立又统一,既存在冲突又有消解,既有爆发又有内敛。总之通过分析本片及其人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美国文化在两面性上存在的代表性特征,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更加了解美国文化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的表征。

一、影片简介

影片由三位主要人物构成,围绕三位人物的精神、感情、爱与谅解展开。汤米是前海军陆战队员,曾在伊拉克服役,后擅离职守回到匹斯堡。因为要照顾其在军队好友的妻子,所以参加了赏金拳赛,为了能拿到五百万美元的冠军奖金。他找到了他的父亲帕迪作为他的教练,但是汤米一直记恨着他的父亲并拒绝承认父子关系,因为帕迪曾经酗酒并他的母亲, 而他的母亲也因此病重离世。实际上此时的帕迪已经戒酒并信仰了基督,但是汤米并不买账。汤米的长兄布莱顿是一名前UFC(极限格斗)职业选手,而现在是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布莱顿因为家庭经济原因面临失去自己房子的窘境,又因私自参加业余拳赛而被迫无薪停课,所以他不得不再度出山,同样也参加了赏金拳赛。布莱顿也同样记恨着他的父亲帕迪,也同样一直无法接受他的父亲。汤米与此同时还一直无法释怀当他们的母亲病重的时候他的哥哥为了追求爱情而自私地离开。 就这样兄弟二人,加上一个有着灰暗过去的父亲共同踏上了追逐百万美元之路。最终三人以一种绝对美式的结局释怀了过去,重新走到了一起。影片集中反映了美国电影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几个主题:情感冲突、救赎、消解以及无条件的爱。这些主题映照在主人公的性格侧面上,充分显示了美国人国民文化意识形态的典型特征,也充分体现了美国文化的两面性特征。影片主人公的性格有明显的两面性特征,这些特征集中反映了美国文化以及美国文化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由此我们首先要分析影片人物性格的两面性特征,进而以此作为基础探索美国国民文化的共性。

二、侧面一:外表的强大与内在的脆弱

对于汤米这个人物,表面上看他是一个无比剽悍的人物。他嘴硬,不苟言笑;他的躯体更硬,对痛苦看起来毫无知觉,这一切毫无疑问来自他痛苦的经历。而他身上另外一个标签则是愤怒,影片从头至尾赋予了他猛兽公牛般的眼神。在格斗中,他像机器般冲向对手,观众看不到自信,也看不到胆怯,更准确地说是毫无知觉,如行尸走肉般令人不寒而栗。在击倒对手后,在转身离开的时候毫无怜悯与兴奋之感,而是径直离开比赛场。他冷漠、不可靠近,但他却找到他父亲,这一点更像是在报复这个曾经的酒鬼和虐妻者,只不过用的不是铁拳而是精神的锤击。以上是汤米性格特征两面性的一面,而另一面汤米却没有那么剽悍了。汤米自始至终的眼神说明了一切:最开始是游离恐吓,然后是斗笼内的愤怒与溃泻,到最后的释然,这种眼神我们似曾相识,无论是《指环王:王者无敌》中在前往末日山中的弗罗多·巴金斯,还是《王》中的张国荣,都有共同的眼神流露。这种眼神代表着崩溃的边缘、预示着绝望、无助与惶恐。毫无疑问,汤米的内心是脆弱的,是需要救赎的。他强硬的外表不过是脆弱内心的护甲, 而护甲越是强大便越无法敞开而得到救赎。这便是汤米性格的两面性所在。
由此折射的美国文化的两面性也显而易见。美国文化外表强大,无论从经济、政治影响,还是科技、娱乐方面,均昭示着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侵略性与斗争性。由此而引申出的美国国民意识以及文化在外在上看似强大而有侵略性。美国文化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强调自我与个人奋斗,在逆境中选择更多的是无谓向前而不是规避退缩。当既定目标被设定后,美国人很少会受制于其他因素。这一点从美国历史上的对外政策就可以看出,数次不顾国内国际反对的战争与冲突,均显示着这个国家的鲁莽与剽悍。而美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属性的看法也有如汤米的铁拳,自信而又有些自负。美国人对于其他文化从表面上看是包容的,它能够接受,能够转化,也能够消解,但是这一切实则是建立在美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之上的。自信来自于本身力量的强大和自然属性的不可逆转,虽然美国文化本身就是杂融的产物,这种属性使其不惧怕任何外来文化的干扰,只存在暂时的片面的冲突,最终还要归于“大熔炉”的统一属性。而我们提到汤米内心是脆弱的,这一点也能在现今美国文化中得以体现。自“911”事件后,美国人感到不安,尤其是近20年间,美国无论在地区军事冲突上还是在本国经济发展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使美国人感到在美国强大的外表下,实则存在着各种隐患和躁动,一旦时机到来,便面临着崩溃。这一点与汤米最终的倒下不谋而合。

三、侧面二:外表的羸弱与内在的坚忍

与汤米相反,作为兄长的布莱顿,表面上是再普通不过的美国平民大众,他是高中教师,无论在体力上还是在天赋上都没有过人之处。他表面上性格儒雅,从不好勇斗狠。在斗笼内的表现也有如他的身份,尊重对手、怜悯对手并善用智慧。但是这个有着平静外表的家庭男人却有着一颗坚忍和强大的内心。当面临生活的窘境和事业的挫折时,他选择面对。在格斗场上,他不似汤米那样强壮、凶狠、冷酷,他所表现的是冷静、睿智。他对于胜利的渴望也能够体现他内心的强大,他的教练在考虑是否让他参赛时害怕的是他宁愿也不愿意放弃。另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7ctime.com
外在面对最强大对手科巴的时候,这个物理老师在根本就没有任何赢的希望的时候,仍旧选择面对而不放弃。其实这强大内心力量的论文导读:
来源,可以用影片中的一句台词来诠释,他的教练在最后一个回合开始前对他说: “You dont knock him out,you dont he a home.”(你打不倒他,你连家都没有了。) 这一点可以说明自始至终使布莱顿坚持下去的是家庭的力量。这股力量足以战胜任何强壮、凶悍的对手,甚至是一路所向披靡并使极具格斗天赋的汤米最后也甘拜下风,并欣然卸下了“护甲”,与其冰释前嫌。如果说汤米的性格特点是美国上层建筑层面的抽象文化写照,那么布莱顿的性格特点更能反映美国大众文化的侧面。而其性格特点的两面性也代表了美国平民文化的两面性特征。美国人相信“小人物创造大历史”,这一点已经深深烙刻到美国大众的意识形态中。由此可以看出,“小人物”本身具有的特点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美国大众文化接受的是平民文化,布莱顿在影片被称作“civilian”(平民)和“underdog”(黑马),他们没有非凡资质,也没有富足的背景,这一点为“美国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美国精神”也正是美国文化的化身,笔者也曾经讨论过美国体源于:论文模板www.7ctime.com
育电影中“underdog”的精髓所在。[3]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国民对于“大历史”的认知。众所周知美国人关注自我以及自我的周遭条件,这是美国“个人主义”的精髓所在,而这种精神的力量来源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另一方面的关键所在。正是这股内在的力量形成了美国大众文化外在平庸与内在强大的对立统一,这股力量推动了美国文化的一脉相承,也决定了美式性格的形成与传承。究其这股力量的根源,在本片中是显而易见的,家庭、爱与谅解是所有两面性冲突消解的关键。而本片所宣扬的主题正是这三者,因为我们所讨论的内容的关键点在两面性,所以这三者作为美国文化中普遍存在的核心我们就不再赘述了。

四、侧面三:消解的交点

父亲帕迪的两面性体现有别于汤米和布莱顿共时性的特征,父亲的两面性具有历时的特点,即父亲的两面性不是同时存在的,而是经过发展变化的。一方面,从前的他以罪人的形象出现,酗酒、妻儿,直到妻子和儿子都离他远去,数年后妻子过世,儿子一直无法原谅他的所作所为,关系宛若路人。而另一方面,数年后父子再相见的时候,帕迪已不是原来的酒鬼,他信仰了基督教并参加了戒酒会,他和汤米相见的那一日正是他戒酒1 000天。他的性格转变是两面性的具体体现,先前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保守、谦和甚至有些懦弱。尤其是他对布莱顿的看法更是改变甚大,从前因为布莱顿资质平庸,他从未获得父亲的肯定;之后的帕迪当出现在布莱顿门外请求原谅时,其转变不言而喻。
帕迪身上的两面性主要体现在矛盾消解这一环节上,他是众多两面性关系的结合点,他身上体现出的文化含义是影片主题的终点与宣泄点。首先美国文化是有黑暗面的,帕迪的酗酒与虐妻正是这黑暗面的代表,它们分别代表着美国文化中的懦弱与暴力。美国所谓的文化存在时间短,二百多年的发展不足以使美国文化自信到不受任何消极因素影响而向积极面发展的程度,这是其懦弱的表现;而暴力面则反映了美国文化因缺乏积淀而表现出的不稳定性,“简单粗暴”似乎是排除不稳定因素的不二法门。而之后帕迪的转变,实际上是对美国文化消极面的修正,更准确地说是美国文化自我要求的修正希望。美国文化在浮华的外表下是渴望稳定和积淀的,帕迪的保守和谦和恰恰反映了这一修正的方向。
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找到了解决矛盾的思想武器,即影片的主题:家庭、爱与谅解。而这三者的根源来自宗教的救赎观,基督教在这里不仅拯救了帕迪,而且拯救了兄弟关系,父子关系。由此我们可以肯定,是宗教确保了美国文化摆脱黑暗面而走向积极的历史态势,宗教观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脊梁。尽管美国没有国教,但是无论是基督教、犹太教还是佛教,宗教确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影响着美国的文化,[4]它是各种矛盾消解的最强大力量源泉之一。
五、结 语
影片中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各个层面,既让我们看到了美国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也深刻反映了上层建筑所存在的忧患。无论是哪种文化意识都有着其根本的冲突与矛盾,同时又有着能够支撑其不断传承并发扬壮大的内在源泉。这种独特的两面性是我们认识和分析美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础,也是笔者着笔的意图所在。
[参考文献]
Did Edelstein.Movie Review:The Clichéd,Great Warrior[J].New York Magazine,2011(09).
李莉,宋协立.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与美国精神[J].烟台大学学报,2003(04).
[3] 张彧,张晓丹.浅谈美国体育电影的主题[J].电影文学,2009(20).
[4] 裴孝贤.宗教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J].美国研究,1998(04).
[作者简介] 张晓丹(1980— ),女,吉林梅河口人,硕士,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应用语言学。张彧(1980— ),男,天津人,硕士,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